Herb Formula Database
中醫古籍記載主治「腎勞」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
腎勞,又稱腎虛勞損,是指腎臟精氣虧損、虛弱的病證。多由久病、房事不節、勞累過度等因素引起。臨床主要表現為腰膝酸軟、疲倦乏力、頭暈耳鳴、健忘失眠、遺精早泄、尿頻尿急、尿不盡、小便混濁等症。
腎勞的病因病機主要與腎精虧損有關。腎精是人體先天之本,主藏精氣,主生髓,主骨,主納氣。腎精虧損,則精氣不足,髓海空虛,骨失所養,故可見腰膝酸軟、疲倦乏力、頭暈耳鳴、健忘失眠等症。腎精虧損,亦可導致腎陽虛衰,水火失調,故可見遺精早泄、尿頻尿急、尿不盡、小便混濁等症。
腎勞的診斷主要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結合相關檢查,可以作出診斷。
腎勞的治療以補腎益精、養陰固精為主。可選用六味地黃丸、金匱腎氣丸、右歸丸等中成藥治療。
腎勞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:
- 注意勞逸結合,避免過度勞累。
- 房事有度,切忌縱慾。
- 飲食清淡,多吃富含蛋白質、維生素的食物。
- 保持良好的心情,避免情緒波動。
- 適當進行體育鍛煉,增強體質。
腎勞是中醫學中常見的疾病,如果出現相關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治療。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:
相關中藥方劑清單
六味地黃丸
- 1.《蒼生司命》:「_六味地黃丸_,治腎勞要藥,凡腎經虛損,新久憔悴,盜汗發熱,五臟齊損,瘦弱虛煩,骨蒸痿弱,下血咯血。」
五加皮湯
- 1.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:「治腎勞虛寒,恐慮失志,傷精損髓,噓吸短氣,遺泄白濁,小便赤黃,陰下濕癢,腰脊如折,顏色枯悴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