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蒼生司命》~ 卷七(貞集) (4)
卷七(貞集) (4)
1. 血證方
補脾統血湯,治痰涎夾血而吐,出於脾虛,又胃中清血,熱蒸而出。
山藥,白朮,茯苓(各八分),米仁(一錢二分),歸身(五分),白芍,麥冬,貝母(各七分),黃連(三分)
水煎,溫服,量病加減。
又方滋腎丸,治陰火起於湧泉,並治腎虛頭痛,又治腎虛發呃。
黃柏(炒半兩),知母(炒六兩),肉桂(五錢)
水丸。
唾血出腎
黃柏,知母,天冬,麥冬,熟地,山梔,甘草,山藥,米仁
吐血嘔血出胃
白芍,歸尾,紅花,貝母,花粉,丹皮,茜根,蘇子,荊芥,黑山梔
嘔血出胃
知母,石膏,甘草,蘇子,天冬,丹皮,茜根,麥冬
咳血出肺
麥冬,五味,知母,貝母,百部,白芍,川歸,阿膠,片芩,百合
咯血出腎
天冬,麥冬,貝母,知母,黃柏,沙參,生地,甘草,丹皮,白芍,枸杞
白話文:
補脾統血湯,這個方子是治療因為脾虛引起的痰涎夾雜血絲的嘔吐,也治療胃裡清澈的血液,因為熱氣蒸騰而外溢的情況。
藥方組成:山藥、白朮、茯苓(各八分)、薏苡仁(一錢二分)、當歸身(五分)、白芍、麥冬、貝母(各七分)、黃連(三分)。
用水煎煮,溫熱服用,用量根據病情輕重調整。
又方滋腎丸,這個方子是治療陰虛火旺從腳底湧泉穴上竄的情況,也可以治療腎虛引起的頭痛,還能治療腎虛引起的打嗝。
藥方組成:黃柏(炒過,半兩)、知母(炒過,六兩)、肉桂(五錢)。
把藥材磨成粉,加水製成藥丸。
唾血是腎臟問題
藥方組成:黃柏、知母、天冬、麥冬、熟地、山梔子、甘草、山藥、薏苡仁。
吐血或嘔血是胃的問題
藥方組成:白芍、當歸尾、紅花、貝母、花粉、丹皮、茜草根、紫蘇子、荊芥、黑山梔子。
嘔血是胃的問題
藥方組成:知母、石膏、甘草、紫蘇子、天冬、丹皮、茜草根、麥冬。
咳血是肺的問題
藥方組成:麥冬、五味子、知母、貝母、百部、白芍、川芎、阿膠、片芩、百合。
咯血是腎臟的問題
藥方組成:天冬、麥冬、貝母、知母、黃柏、沙參、生地、甘草、丹皮、白芍、枸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