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rb Formula Database

中醫古籍記載主治「痞積」的中藥方劑清單與原文

痞積是中醫古代疾病的一種,主要表現為胸脘痞悶、噯氣不爽、食欲不振、大便不暢等症狀。其病因多由飲食不節、情志不遂、勞倦過度等因素所致,病位在脾胃,病性屬於實證。

痞積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胸脘痞悶:患者常常感到胸部和上腹部脹滿不舒服,有時還會伴有噯氣、打嗝等症狀。
  2. 食欲不振:患者往往沒有食慾,吃一點就覺得飽,甚至吃不下飯。
  3. 大便不暢:患者常常大便乾燥、便秘,或者大便不成形、溏稀。
  4. 舌苔厚膩:患者的舌苔往往是白厚膩的。
  5. 脈象滑數:患者的脈象往往是滑數的。

痞積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:

  1. 飲食調理:患者要注意飲食清淡,少吃油膩、辛辣、刺激性的食物,多吃蔬菜水果。
  2. 藥物治療: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,可以使用柴胡疏肝散、香砂六君丸、保和丸等中藥進行治療。
  3. 針灸治療:針灸可以起到疏肝理氣、健脾和胃的作用,對於治療痞積有一定的效果。
  4. 推拿按摩:推拿按摩可以幫助患者緩解胸悶、腹脹等症狀,對於治療痞積也有一定的效果。

痞積是中醫古代疾病的一種,雖然現在已經很少見了,但我們仍然要了解它的相關知識,以便在出現相關症狀時能夠及時就醫。相關中藥方劑清單與古籍原文如下:

相關中藥方劑清單



甘草湯


肥兒丸

  • 1.《瘍醫大全》:「_肥兒丸_,小兒脾疳痞積,黃瘦肚大,口臭飧泥,消蟲進食。
  • 2.《馮氏錦囊秘錄》:「小兒脾疳痞積,黃瘦肚大,口臭餐泥,消蟲進食。

大七氣湯

  • 1.《濟世全書》:「_大七氣湯_,治諸般痞積,面色萎黃,肌體羸瘦,四肢無力,皆緣內有蟲積。或好食生米,或好食壁泥,或好食茶、炭、咸、辣等物者,只此一服除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