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劑組成解釋
滌寒湯中加入橘皮,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:
- 理氣和胃: 橘皮味辛、苦,性溫,入脾、胃經,具有理氣化痰、和胃止嘔之效。寒邪阻滯胃腸,導致氣機不暢,易出現腹痛、嘔吐、腹瀉等症狀,橘皮可理氣散寒,消除寒邪對胃腸的阻礙,改善消化功能。
- 燥濕化痰: 橘皮善於燥濕化痰,寒邪易傷脾胃,導致痰濕內生,橘皮能化解痰濕,促進其排出體外,配合其他藥物,達到溫中散寒、化痰止咳的效果。
因此,橘皮在滌寒湯中發揮著理氣和胃、燥濕化痰的重要作用,有助於治療寒邪犯胃、脾胃不和的症狀。
滌寒湯中包含天南星,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:
1. 驅寒止痙: 天南星性溫,味辛,歸肺、脾經,具有燥濕化痰、祛風止痙的功效。對於寒邪客於肺脾,引起咳嗽痰多、肢體麻木、痙攣等症狀,天南星能起到驅寒止痙的作用。
2. 協同作用: 滌寒湯中常配合其他藥物,如半夏、生薑等,共同發揮驅寒止嘔、化痰止咳的功效。天南星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,能增強藥效,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。
滌寒湯中加入草果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溫中散寒,燥濕化痰:草果性溫,味辛,入脾胃經,具有溫中散寒、燥濕化痰的功效。滌寒湯主要用於治療寒邪客於脾胃,導致的脘腹冷痛、嘔吐、泄瀉等症狀。草果的溫中散寒作用,可溫暖脾胃,驅散寒邪;其燥濕化痰作用,則可化解寒邪引起的痰濕阻滯,改善症狀。
- 調和藥性,增強療效:草果與其他藥材配伍,可以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。例如,與附子等溫陽藥材配合,可增強溫陽散寒的功效;與半夏、陳皮等理氣藥材配合,可增強理氣化痰的功效。草果的加入,使方劑整體作用更加協調,治療效果更佳。
主治功效
中藥方劑[滌寒湯]主治功效分析
古籍記載與藥物組成
根據《是齋百一選方》| 王璆 的記載,滌寒湯的組成包含:
- 橘皮 (二兩)
- 天南星 (四兩)
- 草果 (四兩,炮製去皮)
治療原理與主治功效分析
滌寒湯主治 痰飲。
古籍中記載的藥物組成與「滄海沉香」的成分相同,因此可以推斷其治療原理亦相同。
- 橘皮: 理氣化痰、健脾燥濕。橘皮在此方中主要發揮其理氣的作用,可推動氣機運行,有助於痰飲的消散,同時健脾燥濕,從根本上減少痰濕的生成。
- 天南星: 祛風止咳、消腫散結。天南星的功效主要為祛風止咳,在此方中用以針對痰飲可能引發的咳嗽症狀,並協助消散痰飲所造成的腫結。
- 草果: 溫中行氣、除溼解表。草果辛溫,具有溫中行氣的作用,可溫化中焦寒濕,並促進氣機運行,有助於驅除體內的寒濕之邪,並可解表發汗,有助於排出體內的水濕。
三者合用,重點在於溫化寒痰、理氣化痰。草果溫中燥濕,為君藥,溫化寒痰之力最強;天南星燥濕化痰,為臣藥;橘皮理氣化痰,為佐藥。三藥合用,共奏溫中燥濕,化痰行氣之功。因此,滌寒湯適用於寒痰內阻,胸膈痞滿,嘔吐惡心等症。
總結
滌寒湯透過橘皮、天南星和草果的配伍,達到溫化寒痰、理氣燥濕的功效。其治療核心在於溫中燥濕、化痰行氣,針對寒痰內阻的痰飲證有良好的療效。
傳統服藥法
橘皮2兩,天南星4兩,草果子(炮,去皮)4兩。
上(口父)咀。每服4錢,加生薑20片,水2盞,煎至8分,去滓,空心、食前服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本方有溫燥之性,陰虛火旺者慎用。
相關疾病
心內膜炎心包炎二尖瓣狹窄多痰
相同名稱方劑
滌寒湯, 出處:《百一》卷五。 組成:橘皮2兩,天南星4兩,草果子(炮,去皮)4兩。 主治:痰飲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