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劑組成解釋
松香膏中包含松香,主要原因有二:
- 殺菌止癢: 松香具有較強的殺菌作用,能有效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,同時具有止癢消腫的功效,能緩解皮膚瘙癢和炎症。
- 促進癒合: 松香具有促進組織修復和傷口癒合的功效,能加速傷口癒合,並減少疤痕形成。
因此,松香是松香膏中不可或缺的成分,能有效治療皮膚病症,促進傷口癒合。
松香膏中加入樟腦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驅蟲止癢: 樟腦具有強烈氣味,能驅避蚊蟲,同時也有止癢效果。對於皮膚表面感染或寄生蟲引起的瘙癢,樟腦能有效緩解症狀。
- 消腫止痛: 樟腦具有清涼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,能舒緩局部炎症反應,減輕疼痛感。對於皮膚外傷、扭傷、跌打損傷等引起的疼痛和腫脹,樟腦能起到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。
松香膏中加入冰片,主要原因有二:
- 清熱止痛:冰片性寒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之效。松香膏本身則以松香為主要成分,性溫燥,易於燥熱生痰。加入冰片可平衡其燥性,防止因藥物過於燥熱而引發的不適。
- 增強藥效:冰片可促進血液循環,加速藥物吸收,有助於松香膏的藥效發揮,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。
松香膏中加入硇砂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增強殺菌功效: 硇砂,即氯化汞,具有強烈的殺菌作用,可有效抑制細菌、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長,進一步提升松香膏的抗菌效果,適用於治療濕疹、癬症等皮膚病。
- 促進藥物吸收: 硇砂具有一定的腐蝕性,可幫助打開皮膚毛孔,促進松香膏中的其他藥物成分滲透至病竈部位,提高藥效。
然而,硇砂有毒性,不可直接接觸皮膚,必須嚴格控制劑量,並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。
主治功效
松香膏主治功效分析
綜合以上古籍內容,松香膏的功效主治並非單一,而是隨著不同炮製方法及配伍,展現出多樣化的治療應用。其核心功效,可概括為以下幾點:
1. 消腫止痛,散結排膿:
- 針對初起腫痛: 松香膏可用于治療瘡瘍、癤子等初起紅腫、堅硬疼痛之症。《串雅內外編》中提到「治一切諸瘡、無名腫毒初起,貼散」,說明其有散瘀消腫之效。《外科備要》中記載的琥珀膏亦有類似功效,兩者均能針對瘡瘍初期的紅腫熱痛。
- 針對瘰?結核: 《絳囊撮要》明確指出松香膏「治瘰?結核。已穿未穿俱效」,表明其能軟堅散結,對於未潰或已潰的瘰?皆有療效。
- 促進排膿: 針對已潰的瘡瘍,《惠直堂經驗方》中指出「如破??。用烏金紙攤」,說明松香膏可加速膿液排出,促進創面癒合。
- 搭配其他藥物強化療效 《絳囊撮要》中配伍銅綠、麝香等藥材,可能旨在增強其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之力。
2. 生肌斂瘡,促進癒合:
- 針對久不生肌: 松香膏傳統主治之一為「潰後流血無膿,久不生肌」,說明其能促進新生肉芽組織生長,加速瘡面癒合。《救生集》也提到「久則生肌」,進一步印證了這一點。
- 針對濕瘡、?瘡 《惠直堂經驗方》直接指出「治黃水瘡。?瘡俱效」,說明其對濕瘡、?瘡等難以癒合的慢性皮膚病有良好的療效。
3. 祛風除濕,止痛通絡:
- 針對風濕疼痛:《救生集》提到「可貼筋骨疼痛」,說明松香膏有祛風除濕、通絡止痛的作用,這與《種福堂公選良方》及《醫學實在易》中提到松香膏「治濕氣第一神方」的說法相呼應。
- 複雜炮制方法提升療效 古籍中多次提及七制、九制松香膏,如用薑汁、蔥汁、酒等浸煮松香,可能旨在借用這些藥汁的溫通之性,加強祛風除濕、活血止痛的功效。
- 搭配烏頭等溫熱藥物 諸如《醫學實在易》中所記錄的配方,其中包含了川烏、草烏、乾薑等溫熱藥物,進一步強化了祛風散寒、溫經止痛的功效,可見松香膏并非單一的“清熱”藥物,而是可以根據配伍來調整其性質。
4. 其他應用:
- 治療瘋痹鶴膝風等疾病:《瘋門全書》中提到松香膏可與艾灸結合,治療瘋痹、鶴膝風等疾病,表明其可配合外治法,達到溫經散寒、活血通絡的目的。
- 可作為膏藥底料: 《理瀹駢文》中提到「松香膏見前」,可見松香膏常作為膏藥的基質,在此基礎上,通過加入不同的藥物,來治療各種病症。
治療原理分析:
松香膏的治療原理,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- 松香的藥理作用: 松香本身具有消炎、止痛、殺菌的功效,這些作用直接針對了瘡瘍腫痛的病理機制。
- 樟腦、冰片的輔助作用: 樟腦具有驅蟲、鎮靜、解熱的效果,能輔助松香膏止痛消腫,冰片則能清熱燥濕,散瘀止血,有助於改善瘡瘍的局部環境。
- 配伍藥物的協同作用: 古籍記載的各種松香膏配方,均會根據不同的病症,配伍不同的藥物,以增強療效。例如,配伍活血化瘀藥物,可增強其消腫散結的功效;配伍溫經散寒藥物,可增強其祛風除濕止痛的作用。
- 膏劑的局部作用: 膏劑直接貼敷於患處,可以使藥物持續作用於局部,更好地發揮療效。
總結:
松香膏的應用範圍廣泛,不僅可以用於治療常見的瘡瘍腫痛,還可用于治療瘰?、濕瘡、?瘡等慢性皮膚病以及風濕痹痛。其治療原理是通過松香本身的藥理作用,配合其他藥物的協同作用,以及膏劑的局部作用,達到消腫止痛、散結排膿、生肌斂瘡、祛風除濕等目的。
傳統服藥法
松香16兩,樟腦1兩,冰片2錢,硇砂5錢。
化瘀生肌,消腫止痛。
將松香、潮腦、硇砂放入瓷罐內,熟化成膏,候溫再兌冰片粉,和勻。
攤貼患處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- 孕婦慎用。
- 對松香膏過敏者禁用。
- 使用松香膏後,如果出現皮膚紅腫、瘙癢等症狀,應立即停止使用並諮詢醫生。
相關疾病
相同名稱方劑
松香膏, 出處:《惠直堂方》卷四。 組成:松香末1兩,蓖麻仁49粒(研細)。 主治:黃水瘡,臁瘡。
松香膏, 出處:《中醫皮膚病學簡編》。 組成:松香500g,乳香62g,沒藥62g,黃丹62g,蔥白根(搗汁過濾)2kg,凡士林適量。 主治:癤腫,化膿性皮膚病。
松香膏, 出處:《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》。 組成:松香16兩,樟腦1兩,冰片2錢,硇砂5錢。 主治:化瘀生肌,消腫止痛。主治:癤子、瘡瘍,紅腫堅硬無頭,或潰後流血無膿,久不生肌。
松香膏, 出處:《絳囊撮要》。 組成:白嫩松香(熔化,置生布內,絞去滓,入水杓內,頓滾,扯拔至松脆爲度,淨末)1兩,蓖麻子肉5錢(研爛),銅綠1錢,麝香1分。 主治:瘰癧,結核,已穿未穿者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