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續丸

SI XU WAN | 更多圖表

出處典籍:《千金》卷十五

熱性指數

36

寒性指數

5

熱/寒比例

極熱 (7.20)

複方歸經比例

心經 18%
腎經 18%
胃經 18%
脾經 18%
肝經 9%
大腸經 9%
肺經 9%
心經
腎經
胃經
脾經
肝經
大腸經
肺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1-23

方劑組成解釋

四續丸中加入龍骨,主要基於其鎮靜安神、收斂固澀的藥性。

龍骨性寒、味甘鹹,入心、腎經,具有鎮驚安神、斂汗止瀉、固精止遺、收斂止血等功效。四續丸主治心悸、失眠、盜汗、虛汗、遺精、滑精、小便頻數等症,這些症狀多與心腎不交、精氣虧虛、氣血不固等因素相關。龍骨能夠鎮定心神,固澀精氣,從根本上緩解上述症狀,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。

四續丸中包含附子,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:

  1. 溫陽散寒:附子性溫熱,味辛甘,入心、腎、脾經,具有溫陽散寒、回陽救逆、補火助陽的功效。四續丸主治脾腎陽虛、寒濕內盛所致的腹痛、泄瀉、肢冷等症,附子的溫陽散寒作用可以溫暖脾腎,驅散寒濕,從根本上緩解症狀。
  2. 協同藥效:附子與其他藥材如肉桂、乾薑等配合,可以起到溫陽補氣、散寒止痛的協同作用,進一步增強藥效。例如,肉桂溫腎助陽,乾薑溫脾散寒,與附子共同溫補脾腎陽氣,促進氣血運行,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。

四續丸中加入玉竹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:

  1. 滋陰潤燥: 玉竹性甘寒,入肺、胃經,具有滋陰潤燥、生津止渴的功效。四續丸主治肺腎陰虛所致的燥熱咳嗽、咽乾口渴,玉竹能滋養肺腎陰液,緩解燥熱症狀,起到潤燥止咳的作用。
  2. 養陰生津: 玉竹還能養陰生津,促進津液生成,使口渴得以緩解。四續丸中其他藥物如麥冬、生地等也有滋陰潤燥的作用,與玉竹相輔相成,增強藥效。

四續丸中加入白朮,主要原因如下:

  1. 健脾益氣: 白朮味甘性溫,入脾胃經,能健脾益氣,燥濕利水,補中益氣,有助於脾胃運化水濕,增強機體抵抗力。四續丸主治脾虛濕盛,導致的腹瀉、水腫等症,白朮能改善脾虛,促進水濕代謝,從而達到止瀉、消腫的效果。
  2. 固本培元: 白朮具有固本培元的功效,能補益脾胃之氣,提升機體抵抗力,使脾胃運化功能恢復正常,進而達到治本的效果。四續丸不僅止瀉,更重要的是能改善脾虛根源,從根本上解決問題。

主治功效


四續丸主治功效分析

根據《外臺秘要》及《備急千金要方》所載,四續丸主要用於治療「三十年疰痢,骨立萎黃,腸滑不療」之症。此病症描述了長期慢性痢疾,導致身體極度虛弱、形體消瘦、面色萎黃,以及腸道滑脫、腹瀉不止等症狀。

治療原理分析:

四續丸的組成藥物,針對上述病症的病機,具有以下治療作用:

  • 龍骨: 具有鎮定安神、收斂固澀之功,在此方中,龍骨主要用於收斂腸道,制止長期腹瀉不止的狀況。同時,龍骨亦有滋陰降火之效,可緩解長期病痛所致的陰虛火旺。
  • 附子: 屬於溫陽藥,具有溫經散寒、補腎助陽之效。長期痢疾往往損耗陽氣,造成脾腎陽虛,附子可溫補陽氣,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,亦有助於固攝腸道。
  • 白朮: 具有健脾益氣、利水消脹的作用。長期腹瀉會耗傷脾胃之氣,導致脾虛濕盛,白朮可健運脾氣,增強脾胃的運化能力,同時可去除體內濕氣,緩解腹瀉。
  • 玉竹: 具有養肺潤燥、生津止渴之效。長期病痛易耗傷津液,玉竹可潤燥生津,緩解因體液虧虛所致的口乾等症狀。

綜合分析,四續丸的治療原理是溫陽健脾、收斂固澀、滋陰潤燥。其配伍思路著重於針對長期痢疾所致的虛弱、陰陽失調,以及腸道失固等病機,運用溫補、收澀、滋潤等方法,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。龍骨收澀止瀉,附子溫補陽氣,白朮健脾利濕,玉竹滋養陰液,四藥合用,使脾胃功能恢復,腸道得以固攝,從而達到治療慢性痢疾的效果。

儘管《備急千金要方》中提及的藥物組成與四續丸略有不同(增加了雲實、女萎),但其核心治療思路仍與四續丸一致,皆為治療長期慢性痢疾所致的虛損之症。雲實亦具有收澀止瀉之效,女萎則可補益氣血,可視為輔助藥物,加強了整體的治療效果。

傳統服藥法


雲實5合(熬令香),龍骨3兩,附子2兩,女萎2兩,白朮2兩半。上為末,以蠟煎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5丸,日3次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本方具有補益脾腎、固澀止瀉的功效,但陰虛火旺、大便溏薄者慎用。

相關疾病


四肢痿軟無力

相同名稱方劑


四續丸, 出處:《千金》卷十五。 組成:雲實5合(熬令香),龍骨3兩,附子2兩,女萎2兩,白朮2兩半。 主治:30年註痢,骨立痿黃,腸滑不癒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