橡實湯

XIANG SHI TANG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22

寒性指數

0

熱/寒比例

極熱 (22.00)

複方歸經比例

大腸經 25%
脾經 12%
胃經 12%
心經 12%
肺經 12%
腎經 12%
肝經 12%
大腸經
脾經
胃經
心經
肺經
腎經
肝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1-23

方劑組成解釋

橡實湯中加入橡實殼,是基於中醫藥理的考量:

  1. 斂肺止咳: 橡實殼性味苦澀,入肺經,具有收斂止咳的作用。其富含單寧酸,能收斂肺氣,止咳化痰,對於肺氣不固、咳嗽痰多者有效。
  2. 固腎澀精: 橡實殼還具有固腎澀精的功效,能收斂腎氣,防止腎精滑脫,對於遺精、滑精等腎虛症狀有一定療效。

因此,橡實殼在橡實湯中起到收斂肺氣、止咳化痰、固腎澀精的作用,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療效。

橡實湯中加入甘草,主要有兩大原因:

  1. 調和藥性: 橡實味苦澀,性寒,容易傷脾胃。甘草味甘,性平,能調和藥性,緩解橡實的寒性,避免傷脾胃,使藥性更加平和,更容易被人體吸收。
  2. 增強療效: 甘草具有補氣益脾、緩和藥性、解毒的功效。與橡實搭配,可以增強橡實的利水消腫、清熱解毒功效,使治療效果更加顯著。

此外,甘草還具有潤喉、止咳的作用,可以改善橡實湯的口感,提高患者服藥的依從性。

橡實湯中加入石榴皮,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:

  1. 收斂固澀: 石榴皮性澀,具有收斂固澀之效,可止瀉止痢,固精止遺。橡實湯常用於治療脾虛泄瀉、滑精遺精等症,而石榴皮的收斂作用可以輔助橡實等藥材,加強固澀止瀉的功效。
  2. 清熱燥濕: 石榴皮性涼,具有清熱燥濕之效,可治療濕熱泄瀉、赤白帶下等症。橡實湯中加入石榴皮,既可收斂固澀,又可清熱燥濕,相輔相成,增強療效。

主治功效


中藥方劑「橡實湯」主治功效分析

根據《聖濟總錄》記載,「橡實湯」主治赤白痢疾,且伴隨臍腹疼痛、腸滑後重等症狀。此方劑的治療原理可從其組成藥物及其功效分析如下:

  • 橡實殼: 具有行氣、止痛、消炎的功效。痢疾的發生,往往伴隨著腸道氣機阻滯、炎症反應以及腹痛。橡實殼的行氣作用有助於疏通腸道氣機,緩解因氣滯導致的腹痛;其消炎作用則針對痢疾本身的病理機制,減輕腸道炎症。

  • 甘草: 具有調和諸藥、解毒、緩急止痛的功效。甘草在方中扮演輔助角色,其調和諸藥的特性可以協調方中各藥的作用,使藥效更加平和且持久。甘草的緩急止痛作用則有助於緩解痢疾引發的腹部絞痛,特別是腸滑後重等症狀。

  • 石榴皮: 具有收斂固精、殺菌消毒的功效。痢疾的病因可能包含細菌感染。石榴皮的收斂作用能夠減少腸道水分的過度流失,有助於止瀉;其殺菌消毒作用則能針對病原體進行抑制或清除,從而達到治療痢疾的目的。

綜合來看,「橡實湯」透過橡實殼的行氣止痛消炎、甘草的調和解毒止痛、以及石榴皮的收斂固精殺菌,多管齊下,針對痢疾的病理環節進行治療。此方不僅能緩解腹痛等症狀,同時也能針對病因進行調理,達到治療赤白痢疾的功效。

傳統服藥法


橡實殼(炒)、甘草(炙)、荔枝殼、石榴皮各等分。上為細末。
每服半兩,水1盞半,煎至8分,去滓溫服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  • 橡實湯性味寒涼,脾胃虛寒者慎用。
  • 橡實湯不宜長期服用,以免引起腸胃不適。

相關疾病


痢疾志賀桿菌病阿米巴病大便膿血

相同名稱方劑


橡實湯, 出處:《聖濟總錄》卷七十六。 組成:橡實殼(炒)、甘草(炙)、荔枝殼、石榴皮各等分。 主治:赤白痢疾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