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劑組成解釋
鱉頭丸中包含鱉頭,主要源於中醫藥理論中的「以形補形」和「藥食同源」思想。
以形補形: 鱉頭形狀似人腦,古人認為「以形補形」,鱉頭具有補腦益智之效,用於治療頭昏腦脹、記憶力減退等症狀。
藥食同源: 鱉肉自古被視為滋補佳品,而鱉頭富含蛋白質、氨基酸、脂肪酸等營養成分,具備滋陰補腎、清熱解毒的功效。因此,鱉頭在中醫藥方劑中被廣泛運用,不僅作為藥材,更兼具食療價值。
鱉頭丸中加入虻蟲,其原因主要有二:
一、 活血化瘀,消腫止痛: 虻蟲性溫,味辛,入肝經,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之效。鱉頭丸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、瘀血腫痛等症,虻蟲的活血化瘀作用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,消除瘀血,減輕疼痛。
二、 引藥入絡,增強療效: 虻蟲性善走竄,能引藥入絡,使藥物更有效地到達病竈部位,增強療效。鱉頭丸中其他藥物如鱉甲、地龍等,也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的作用,虻蟲的引藥作用能使這些藥物的功效更為顯著。
鱉頭丸中包含蟅蟲,其原因主要有二:
- 蟅蟲性寒,善於破瘀止痛。 鱉頭丸主治跌打損傷、瘀血腫痛等症,蟅蟲的寒性可清熱解毒,並能活血化瘀,消腫止痛,有助於治療跌打損傷所致的瘀血疼痛。
- 鱉頭與蟅蟲相輔相成。 鱉頭性寒,具有滋陰清熱、散結消腫之效。蟅蟲與鱉頭配合,可加強活血化瘀的功效,並能緩解疼痛,提高療效。
總之,蟅蟲在鱉頭丸中發揮了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的作用,與鱉頭相輔相成,共同達到治療跌打損傷的效果。
鱉頭丸方劑中加入桃仁,主要考量以下兩點:
- 活血化瘀: 桃仁性味苦甘,入心、肝經,具有活血化瘀、潤腸通便之效。鱉頭丸主治血瘀所致的頭風、頭痛、眩暈等症,桃仁能促進血液循環,改善局部血流,有助於消散瘀血,緩解頭部不適。
- 軟堅散結: 桃仁亦能軟堅散結,對於血瘀所致的頸項部腫塊、癭瘤等症亦有輔助治療作用。鱉頭丸中加入桃仁,可增強藥效,使藥物更全面地治療相關病症。
總而言之,桃仁的活血化瘀、軟堅散結之效,與鱉頭丸的治療目的相符,有助於提高藥效。
主治功效
鱉頭丸
中藥方劑「鱉頭丸」,主要成分是:鱉頭、虻蟲、蟅蟲、桃仁,主治功效是:小兒的痞氣,在脅肋和腹部有凝聚成塊的、堅硬疼痛的瘀積物。
各組成介紹如下:
桃仁
- 性溫味苦,歸肝經。
- 具有調經、活血化瘀、通便、止咳化痰、清熱瀉火等功效。
- 可改善經期不調、經血量少或過多、經期疼痛等病症。
- 緩解腸燥、促進消化道分泌,加速腸道排放。
- 促進呼吸道分泌物分泌,擴張呼吸道,降低咳嗽氣喘。
- 常用於治療經閉、痛經、產後瘀滯腹痛、癥積痞塊、跌打損傷、腸燥便祕、寒痰咳嗽、痰多無色且稀薄、咳嗽氣喘等病症。
虻蟲
- 性溫,歸心、肝、大腸經。
- 具有破血消癥、通經、活血化瘀的功效。
- 可治療瘀血導致的各種疾病,如經閉、痛經、瘀血腫痛等。
- 虻蟲的活血化瘀作用,在於其升散開鬱,走竄經絡,達於病所,疏通經絡,消散瘀血。
蟅蟲
- 性溫,歸肝、腎經。
- 具有散結消癥、通經活絡、活血化瘀的功效。
- 可治療癥瘕積聚、跌打損傷、瘀血腫痛、經閉、痛經等病症。
- 蟅蟲的散結消癥作用,在於其走竄經絡,達於病所,疏通經絡,消散瘀血,促進氣血運行通暢。
總結
鱉頭丸的主要成分是鱉頭、虻蟲、蟅蟲、桃仁,具有破血消癥、通經、活血化瘀的功效。可治療小兒的痞氣,在脅肋和腹部有凝聚成塊的、堅硬疼痛的瘀積物。鱉頭丸是中醫中藥常用的方劑之一,具有良好的臨牀療效。
傳統服藥法
鱉頭1個,虻蟲18銖,蟄蟲18銖,桃仁18銖,甘皮半兩。
大便不利,加大黃18銖。
上為末,煉蜜為丸,如小豆大。
每服2丸,每日3次,以知為度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鱉頭丸具有破積散結、通經活絡的功效,但是孕婦、哺乳期婦女、小兒、體虛者慎用。
相關疾病
相同名稱方劑
鱉頭丸, 出處:《千金》卷五。 組成:鱉頭1個,虻蟲18铢,(庶蟲)蟲18铢,桃仁18铢,甘皮半兩。 主治:小兒痞氣,脅下腹中有積聚堅痛。
鱉頭丸, 出處:《千金》卷五。 組成:死鱉頭2個(炙令焦),小猬皮1個(炙令焦),磁石4兩,桂心3兩。 主治:小兒積冷久下癒後,脫肛不癒,腹中冷,肛中疼痛不得入者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