亞聖膏

YA SHENG GAO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11

寒性指數

12

熱/寒比例

中性 (0.92)

複方歸經比例

肝經 26%
胃經 21%
脾經 19%
肺經 10%
心經 9%
腎經 5%
大腸經 4%
膽經 2%
肝經
胃經
脾經
肺經
心經
腎經
大腸經
膽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1-23

方劑組成解釋

亞聖膏為傳統中醫藥方之一,其組成複雜而精妙,其中包含象皮這一珍稀成分。根據中醫學理論,象皮性平、味甘鹹,具有補腎固澀、收斂止血之功,適用於治療久瀉、脫肛、子宮脫垂及傷口難癒等症狀。在亞聖膏中加入象皮,主要是利用其強大的收斂固澷效果,以促進組織修復,加速傷口癒合,並能增強身體抵抗力,防止病邪侵襲。此外,象皮還具有良好的滋潤性,可使膏體質地更為細膩,提升外用藥物的吸收率,從而增強療效。然而,由於象皮來源受限且價格昂貴,現代制藥往往會尋找其他具有相似功效的替代品,以實現藥物的廣泛應用與經濟實惠。亞聖膏中象皮的運用,充分體現了中醫藥學對天然資源的獨到見解及合理利用。

亞聖膏中加入雞蛋,是基於其藥性與功效。

雞蛋性平,味甘,具有滋陰潤燥、補益氣血的功效。

  1. 滋陰潤燥: 雞蛋富含蛋白質和卵磷脂,能滋養陰血,潤燥止渴,適合陰虛燥熱、皮膚乾燥者。
  2. 補益氣血: 雞蛋中的鐵質和維生素B12,能促進造血功能,補益氣血,適合氣血不足、面色蒼白者。

因此,亞聖膏中加入雞蛋,旨在增強其滋陰潤燥、補益氣血的功效,使藥效更全面。

亞聖膏中加入木鱉子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消腫止痛:木鱉子性寒,味苦,歸肝、胃經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亞聖膏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、筋骨疼痛等症狀,木鱉子能有效緩解疼痛,消散瘀血,促進傷口癒合。
  2. 活血化瘀:木鱉子能活血化瘀,通絡止痛,對於跌打損傷引起的瘀血腫痛,有較好的療效。

因此,亞聖膏中加入木鱉子,可發揮其消腫止痛、活血化瘀的功效,促進傷口癒合,達到治療跌打損傷等病症的效果。

亞聖膏中加入蛇蛻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袪風止癢: 蛇蛻性味甘涼,入肝經,具有祛風止癢、消腫生肌之效。對於因風濕邪氣引起的皮膚瘙癢、瘡瘍腫毒等症狀,蛇蛻能有效清熱解毒,緩解炎症反應。
  2. 活血化瘀: 蛇蛻還有活血化瘀的功效,能促進血液循環,改善局部血液供應,對於因血瘀導致的皮膚病變,如斑疹、色素沉著等,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。

因此,亞聖膏中加入蛇蛻,是為了更好地發揮其祛風止癢、活血化瘀的作用,以達到治療皮膚病的效果。

亞聖膏中添加蟬蛻,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、散風止癢的功效。

蟬蛻為蟬科昆蟲蟬的蛻皮,性涼味甘,入肺、肝經。其藥性善於疏散風熱,對於因風熱引起的皮膚病症,如濕疹、蕁麻疹、皮膚瘙癢等,有良好的療效。

蟬蛻還能清熱解毒,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皮膚炎症,如瘡瘍、腫毒等,亦有治療作用。因此,亞聖膏中加入蟬蛻,可起到清熱解毒、散風止癢、消腫止痛的作用,以達到治療皮膚病的功效。

亞聖膏中加入血餘炭,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:

  1. 活血化瘀:血餘炭為動物血經炭化製成,具有活血化瘀、止痛消腫之效。此膏方常用於跌打損傷、瘀血腫痛等症,血餘炭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,加速瘀血消散,緩解疼痛。
  2. 收斂止血:血餘炭具有收斂止血作用,對於外傷出血、創口難以癒合等症狀,可起到止血、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。同時,其收斂作用也能夠幫助止癢,改善皮膚炎症。

因此,亞聖膏中加入血餘炭,能夠有效地促進傷口癒合、減輕疼痛,改善相關症狀。

亞聖膏中加入穿山甲,主要基於其在中醫藥理上的兩個特點:

  1. 通經活絡: 穿山甲性味辛、鹹,歸肝、胃經,具有通經活絡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其藥性可促進血液循環,疏通經絡,對於跌打損傷、骨折、筋骨疼痛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。
  2. 活血化瘀: 穿山甲有活血化瘀的功效,可促進血液循環,消除瘀血,對於瘀血阻滯引起的疼痛、腫脹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。

因此,亞聖膏中加入穿山甲,主要是為了發揮其通經活絡、活血化瘀的功效,以達到治療跌打損傷、骨折、筋骨疼痛等症狀的目的。

亞聖膏中包含槐枝,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的功效。

槐枝性寒,味苦,歸肝、大腸經。其清熱解毒之力可消散熱毒,涼血止血則可治療因熱毒引起的出血。

在亞聖膏中,槐枝與其他藥材配合,可發揮協同作用,更有效地達到治療目的。例如,與金銀花、連翹等清熱解毒藥材配合,可增強清熱解毒之力;與生地、丹皮等涼血止血藥材配合,可加強涼血止血功效。

亞聖膏中加入柳枝,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:

1. 清熱解毒:柳枝性寒,味苦,入肝經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對於外感風熱、瘡瘍腫毒等症狀,柳枝能有效地清熱解毒,消散熱毒。

2. 活血化瘀:柳枝還有活血化瘀的作用,能促進血液循環,消散瘀血。對於跌打損傷、瘀血腫痛等症狀,柳枝可促進血液循環,消散瘀血,加速傷口癒合。

總之,柳枝在亞聖膏中起到清熱解毒、活血化瘀的作用,對於治療外感風熱、瘡瘍腫毒、跌打損傷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。

亞聖膏中加入桑枝,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:

1. 祛風濕、通經絡:桑枝性味苦寒,入肝經,具有祛風濕、通經絡的功效。對於風濕痺痛、關節疼痛、筋骨酸軟等症狀,桑枝能有效舒緩,配合其他藥材,共同發揮治療作用。

2. 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:桑枝亦具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,對於因熱毒所致的腫痛、瘡瘍等,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。在亞聖膏中,桑枝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,更能發揮其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

亞聖膏是一種中藥外用方劑,主要用於改善皮膚病症及促進傷口癒合。其成分中包含鉛丹,這是一種較具爭議的成分。鉛丹的化學成分為三氧化二鉛,傳統上用於外用方劑,因其具有一定的殺菌和消炎特性。然而,鉛丹在現代醫學中因其毒性而受到限制,長期接觸可能導致鉛中毒,對人體造成損害。

在傳統中醫理論下,鉛丹能夠滲透皮膚,促進局部血液循環,加速靈活性,有助於皮膚的癒合過程。此外,鉛丹的使用受到中醫經典文獻的支持,認為在特定病症下具特殊療效。然而,隨著現代醫學與公共健康意識的提升,對於鉛的使用應謹慎考量,需在專業指導下使用,避免潛在的健康風險。未來的研究應更加重視安全性與效能的平衡。

亞聖膏中加入蜂蠟,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:

  1. 增稠作用: 蜂蠟具有良好的增稠性,能使膏藥質地更稠密,不易流動,更易於塗抹於患處,且能延長藥效的停留時間。
  2. 保護作用: 蜂蠟具有一定的防水性,能形成一層保護膜,避免藥物被汗水或其他液體稀釋,同時也能隔絕空氣,防止藥物氧化變質,延長藥效。

主治功效


中藥方劑「亞聖膏」主治功效分析

綜合《外科心法要訣》、《外科大成》、《理瀹駢文》、《外科備要》等古籍所載,「亞聖膏」主要針對「一切破爛諸瘡」及「楊梅結毒」等病症,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。其治療原理可歸納如下:

一、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:

  • 象皮、穿山甲: 象皮具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之功,穿山甲則能破癥散結、通經下乳,二者合用,可加速局部血液循環,消散腫脹,緩解疼痛。
  • 木鱉子: 具利水消腫、解毒殺菌之效,有助於清除瘡瘍毒邪,減輕炎症反應。
  • 蟬蛻: 清熱解毒、抗炎抑菌,可清除瘡瘍熱毒,抑制細菌繁殖,加速瘡面癒合。
  • 鉛丹: 解毒殺蟲、收斂瘡口,可抑制瘡瘍惡化,促進瘡面收縮。

二、祛風除濕、生肌斂瘡:

  • 蛇蛻: 具祛風除濕、鎮靜安神之效,有助於改善瘡瘍因風濕侵襲所致的症狀。
  • 血餘炭: 涼血止血、收斂固精,可止血生肌,促進瘡面癒合。
  • 蜂蠟: 滋潤皮膚、保護創面,有助於保護瘡面,促進新肉生長。
  • 槐枝、柳枝、桑枝: 槐枝清肝明目,柳枝發汗透疹,桑枝舒筋活絡,三者合用可疏通經絡,加速病邪排出,改善瘡瘍局部微循環。
  • 生肌藥物(如血竭、五靈脂、煅牡蠣、兒茶、乳香、沒藥): 諸藥具有去腐生肌、定痛之效,可加速瘡面腐肉脫落,促進新肉生長,加速瘡口癒合。

三、滋陰養血、補虛扶正:

  • 雞蛋: 滋陰養血、補虛益氣,可補充瘡瘍消耗的氣血,增強機體抗病能力,加速康復。

綜合分析:

「亞聖膏」以多種藥材配伍,發揮清熱解毒、活血化瘀、祛風除濕、生肌斂瘡、滋陰養血等多重功效。其組方思路嚴謹,藥性相互協調,既能祛除瘡瘍之邪毒,又能扶助機體正氣,故能治療「一切破爛諸瘡」及「楊梅結毒」等頑固性病症。

總結:

「亞聖膏」通過多重藥理作用,清熱解毒、祛風除濕、活血化瘀、收斂瘡口、促進生肌,能有效治療各種瘡瘍潰爛,尤其對楊梅結毒有特殊療效,不愧為外科膏藥之良方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,使用時應注意用量,並遵醫囑服用。

相同名稱方劑


亞聖膏, 出處:《金鑑》卷六十二。 組成:象皮1兩,驢甲(即懸蹄)1塊,雞子清3個,木鱉子7個,蛇蛻2錢,蟬蛻4錢,血餘3錢,穿山甲6錢,槐枝21寸,榆枝21寸,艾枝21寸,柳枝21寸,桑枝21寸,黃丹,黃蠟麻油3斤。 主治:一切破爛諸瘡並楊梅結毒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