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府亞聖膏

NEI FU YA SHENG GAO | 更多圖表

出處典籍:《理瀹》

熱性指數

12

寒性指數

13

熱/寒比例

中性 (0.92)

複方歸經比例

肝經 23%
胃經 23%
脾經 21%
心經 12%
肺經 9%
大腸經 4%
腎經 4%
肝經
胃經
脾經
心經
肺經
大腸經
腎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1-23

方劑組成解釋

內府亞聖膏中加入槐角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清熱涼血,止血消腫:槐角性涼,味苦,歸肝、大腸經。其具有清熱涼血、止血消腫之功效,可有效治療熱毒血瘀所致的瘡瘍腫毒、痔瘡出血等症狀。
  2. 消炎止癢,促進癒合:槐角對於皮膚炎症具有較好的消炎止癢作用,可促進創面癒合,減少疤痕形成。內府亞聖膏針對外傷、皮膚病等問題,槐角的加入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。

內府亞聖膏中包含「象皮」,實為藥材「象皮」而非動物皮革。此藥材為馬錢科植物馬錢的根皮,具有祛風濕、止痛、消腫等功效。

使用象皮的原因在於其藥性與方劑主治症狀相符。象皮味苦性寒,可入肝經,擅長治療風濕痺痛、筋骨疼痛等症狀。而內府亞聖膏主治風寒濕邪引起的腰膝痠痛、肢體麻木等症,因此以象皮作為藥材,可起到驅寒除濕、舒筋活絡的作用。

內府亞聖膏方中包含木鱉子,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消腫止痛:木鱉子味苦性寒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內府亞聖膏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、瘀腫疼痛等,木鱉子的加入可幫助消散瘀血,減輕腫痛。
  2. 活血化瘀:木鱉子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,可促進血液循環,改善局部血液供應,有助於傷口癒合,加速傷患恢復。

內府亞聖膏中加入蟬蛻,主要基於其 清熱解毒、止癢消風 的功效。

蟬蛻為蟬科昆蟲蟬的蛻皮,性寒味甘,入肺經。其含有甲殼質、幾丁質等成分,具有疏風散熱、透疹止癢、解毒消腫的藥效。

對於內府亞聖膏所治療的疾病,如風熱之邪犯表、疹出不暢、皮膚瘙癢等,蟬蛻能清熱解毒,透發疹子,止癢消風,達到治癒目的。

內府亞聖膏中加入蛇蛻,主要基於以下原因:

  1. 祛風除濕: 蛇蛻性味甘平,具有祛風除濕、止癢生肌的功效。蛇蛻可有效治療風濕痺痛、皮膚瘙癢、瘡瘍等病症,與膏方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,可增強祛風除濕的效果。
  2. 活血化瘀: 蛇蛻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,能促進血液循環,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,有助於消腫止痛,促進傷口癒合。這對於膏方治療一些瘀血阻滯、筋骨疼痛等病症具有重要意義。

內府亞聖膏中加入雞蛋,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:

  1. 滋陰潤燥: 雞蛋性平味甘,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。內府亞聖膏多用於治療燥熱症候,如口乾舌燥、便祕等,雞蛋的滋陰潤燥作用可以緩解燥熱,使藥效更顯著。
  2. 和中補虛: 雞蛋富含蛋白質、維生素等營養成分,具有補虛益氣的作用。內府亞聖膏往往用於久病體虛者,雞蛋可以起到補虛的作用,增強患者的體力,幫助疾病康復。

內府亞聖膏中加入血餘炭,乃取其止血之效。血餘炭為動物血液經炭化製成,其性涼、味苦鹹,入肝經。

其止血作用主要源於其收斂止血的特性,能凝血止血,並能清熱解毒,可用於治療熱毒血熱所致的出血症狀。

此外,血餘炭還能活血化瘀,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,改善瘀血情況,因此在治療跌打損傷、瘀血腫痛等症狀方面亦有應用。

主治功效


內府亞聖膏方劑主治功效分析

內府亞聖膏,根據古籍《理瀹駢文》記載,主治「破爛諸瘡,楊梅結毒」。方中所用藥物,其功效協同作用,共同達到治療目的。以下就其組成藥物及治療原理作分析:

藥物功效及作用機理:

  • **槐角:**性寒,味苦,具有清熱涼血、止血、降壓的功效。在方中,槐角主要針對瘡瘍感染引起的熱毒,起到清熱解毒,控制炎症的作用,並可止血,減少滲出。

  • **象皮:**性平,味甘,具有消腫、止痛、解毒、收斂的功效。象皮能有效消腫止痛,並收斂瘡口,促進傷口癒合。其解毒作用亦能輔助槐角清除感染。

  • **木鱉子:**性溫,味苦,具有行氣、活血、消癥、化痰的功效。木鱉子在方中,主要作用是活血化瘀,促進血液循環,加速傷口癒合及毒素排出,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供應。

  • **蟬蛻:**性寒,味甘,具有散風、清熱、明目、止瘡的功效。蟬蛻主要針對瘡瘍伴隨的風熱之邪,起到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作用。

  • **蛇蛻:**性溫,味甘,具有祛風、解毒、通絡、療傷的功效。蛇蛻能祛除風邪,解毒消腫,並通經活絡,促進局部血液循環,有利於傷口癒合。

  • **鳥蛋(雞子清):**性平,味甘,具有補虛、養血、潤燥、安神等功效。 雞子清能滋陰養血,潤燥生肌,緩解因瘡瘍久治不愈所導致的體虛狀況,並輔助其他藥物發揮作用。

  • **血餘炭:**性寒,味苦澀,具有止血、收斂、消腫、解毒的功效。血餘炭具有較強的止血和收斂作用,能有效控制瘡瘍出血,並收斂瘡口,促進癒合。

治療原理:

內府亞聖膏的治療原理是通過多種藥物的協同作用,達到清熱解毒、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、生肌斂瘡的目的。方中寒涼藥物清熱解毒,溫熱藥物活血化瘀,並佐以收斂止血之品,整體構成了一個治療破爛諸瘡、楊梅結毒的完整治療方案。 它針對瘡瘍的病理過程,從清熱解毒、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、生肌斂瘡多個方面入手,以達到徹底治癒的目的。 吳師機在《理瀹駢文》中提到「其造之也非一式,其用之也非一端」,說明此方劑的組成及用法可能存在一定的靈活性,需根據具體病情進行調整。

總結:

內府亞聖膏是一個針對破爛諸瘡和楊梅結毒的複方,其藥物配伍精妙,通過多種藥物的協同作用,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。 方中藥物功效互補,共同促進傷口癒合,有效治療瘡瘍。 雖然古方中提及的藥物劑量及組成可能存在變異,但其治療原理和思路值得現代研究借鑒。

傳統服藥法


槐21寸,柳21寸,桑21寸,榆21寸,艾21寸,象皮1兩,驢甲1塊,木鱉仁7個,炮甲6錢,蟬蛻4錢,蛇蛻2錢,雞子清3個,血余3錢。
以麻油3斤熬,黃丹收,黃蠟1兩5錢和入靈脂、血竭、煅牡蠣各5錢,乳香、沒藥末各3錢,攪勻。
貼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本方有毒,使用時應慎重。

相同名稱方劑


內府亞聖膏, 出處:《理瀹》。 組成:槐21寸,柳21寸,桑21寸,榆21寸,艾21寸,象皮1兩,驢甲1塊,木鱉仁7個,炮甲6錢,蟬蛻4錢,蛇蛻2錢,雞子清3個,血餘3錢。 主治:破爛諸瘡,楊梅結毒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