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劑組成解釋
天香飲子中加入砂仁,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:
- 行氣止痛:砂仁性溫,味辛,入脾、胃經,具有行氣散寒、止痛消脹的功效。方中因脾胃虛寒,氣滯不通而致腹痛、腹脹,砂仁可助於溫中散寒,行氣止痛,改善脾胃功能。
- 醒脾開胃:砂仁能醒脾開胃,增進食慾。因脾胃虛寒,胃口不佳,砂仁可助於促進消化,增強食慾,改善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。
因此,天香飲子中加入砂仁,可有效改善脾胃虛寒,氣滯不通等症狀,達到行氣止痛、醒脾開胃的功效。
天香飲子中包含天南星,主要原因如下:
- 祛風止痙: 天南星性溫,味辛,入脾、肺經,具有祛風止痙、化痰散結的功效。其能治療風寒襲肺、痰濁阻絡所致的咳嗽、氣喘、痰多,以及小兒驚風、抽搐等症狀。
- 散寒止痛: 天南星亦可散寒止痛,對寒邪阻滯經絡所致的肢體麻木、疼痛有一定的療效。
天香飲子中的天南星,配合其他藥物,能夠協同作用,發揮更佳的療效。然而,天南星性燥,不可過量使用,需遵醫囑服用,以免出現不良反應。
天香飲子中加入香附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:
- 疏肝解鬱,理氣止痛: 香附味辛、苦,性溫,入肝、脾經,具有疏肝解鬱、理氣止痛之效。天香飲子常用於治療肝鬱氣滯、胸脅脹痛、脘腹痞滿等症狀,香附的加入可以幫助疏解肝氣,緩解疼痛,改善氣機流通。
- 調和脾胃,健脾和中: 香附還具有健脾和中的作用,可以幫助脾胃運化,改善消化功能。天香飲子中常含有其他健脾和胃的藥物,香附的加入可以增強其健脾和胃的效果,促進整體療效。
主治功效
天香飲子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
方劑組成
根據《是齋百一選方》記載,天香飲子由以下三味藥材組成:
- 縮砂仁 (三兩)
- 天南星 (湯洗,四兩)
- 香附子 (洗淨,四兩)
主治功效
天香飲子主治痰飲。痰飲是中醫病症名,指體內水液代謝失常,導致水濕停聚,凝結成痰,阻礙氣機運行所引起的病症。臨牀表現可見咳嗽、咯痰、胸悶、脘痞、嘔惡、肢體困重等。
治療原理分析
天香飲子的治療原理,可從方中各藥材的功效及配伍意義來分析:
縮砂仁:辛溫 aromatic,入脾、胃經。具有化濕行氣,溫中止嘔之功。 痰飲之形成,多與脾胃運化失常有關。縮砂仁能溫運脾胃,促進水濕運化,使痰飲得消。
天南星:苦辛溫,有毒,入肺、肝、脾經。具有燥濕化痰,祛風止痙之功。天南星善於燥化寒痰、濕痰,對於痰飲壅盛所致的咳嗽、咯痰等症狀有良好療效。 此外,天南星能祛風,對於風痰引起之證亦有治療作用。
香附子:辛微苦甘,平,入肝、三焦經。具有理氣解鬱,調經止痛之功。 香附子能疏理肝氣,暢達氣機,使氣行則水行,有助於痰飲的消散。同時,香附子能調暢三焦氣機,使水液代謝恢復正常,從而達到治療痰飲的目的。
綜合來看,天香飲子以縮砂仁健脾化濕,天南星燥濕化痰,香附子理氣行水,三藥合用,共奏化痰飲,行氣機之效,使痰飲得消,氣機暢達,諸症自解。
服用方法
- 湯劑:將藥材粗略搗碎,每次服用四錢,加入生薑十五片,用水二盞煎至八分,飯前服用。
- 丸劑:或可將藥材研磨成細末,用薑汁糊製成藥丸服用。
總結
天香飲子以其化痰、行氣、健脾的功效,針對痰飲病症,從根本上調理脾胃功能,促進水液代謝,消除痰飲,恢復身體健康。其配伍精妙,藥性平和,是一首治療痰飲的有效方劑。
傳統服藥法
縮砂仁3兩,天南星(湯洗)4兩,香附子(洗淨)4兩。
每服4錢,加生薑15片,水兩盞,煎至8分,食前服;或用薑汁糊丸亦得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本方不宜長期服用。
相關疾病
相同名稱方劑
天香飲子, 出處:《百一》卷五。 組成:縮砂仁3兩,天南星(湯洗)4兩,香附子(洗淨)4兩。 主治:痰飲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