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瑱散
SHEN TIAN SAN | 更多圖表
出處典籍: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四
方劑配方組成
熱性指數
19
寒性指數
1
熱/寒比例
極熱 (19.00)複方歸經比例
胃經 25%
脾經 25%
心經 25%
大腸經 25%
胃經
脾經
心經
大腸經
最後更新日:2025-01-23
方劑組成解釋
神瑱散方劑中包含赤石脂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固澀止瀉:赤石脂性澀,味甘,入脾、腎經。能收斂止瀉,固精止遺。對於神瑱散所治的脾腎虛弱、滑泄不止等症狀,赤石脂能起到固澀止瀉的作用,幫助收斂脾腎之氣,防止滑脫。
- 清熱解毒:赤石脂亦具清熱解毒之效。對於神瑱散所治的腸道濕熱、腹痛泄瀉等症狀,赤石脂能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,幫助消除腸道積熱,緩解腹痛。
因此,赤石脂在神瑱散中起到固澀止瀉、清熱解毒的功效,為治療脾腎虛弱、滑泄不止的症狀提供了重要保障。
主治功效
神瑱散主治功效分析
根據《聖濟總錄》所載,「神瑱散」一方,其組成僅有「赤石脂」一味,主治「湯火所傷,熱毒瘡癤」。
治療原理分析:
赤石脂的藥性與功效:
- 赤石脂味酸澀,性溫,歸脾、胃、大腸經。其主要藥理作用為收斂止血、澀腸止瀉、生肌斂瘡。
針對湯火傷及熱毒瘡癤的作用機理:
- 收斂止血: 湯火傷容易導致皮膚破損出血,赤石脂的收斂止血作用,有助於減少出血,促進傷口癒合。
- 生肌斂瘡: 湯火傷後,皮膚易形成潰瘍或瘡面,赤石脂的生肌斂瘡功能可以幫助新肉芽組織生長,加速傷口修復。
- 清熱解毒: 雖然赤石脂本身不具有直接清熱解毒的功效,但其收斂作用有助於局部傷口避免進一步感染,間接減少熱毒的蔓延。
- 澀性收斂: 火傷後往往會產生組織液滲出,赤石脂的澀性可以收斂滲液,保持創面乾燥,利於傷口癒合。
- 與其他方劑的對比分析:
- 《聖濟總錄》中,治療湯火傷的方劑多樣,如梔子散、拔毒膏、蛤蜊散等,這些方劑多使用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藥物。而神瑱散單用赤石脂,表明其重點在於收斂止血、生肌斂瘡,適用於輕度湯火傷,或傷後癒合階段。
- 文中亦有使用綠豆粉、雞黃、臘脂等敷於瘡面,作用在於清熱解毒,滋潤傷口,可見治療湯火傷的思路,不僅有清熱解毒,也有保護創面,促進癒合。
總結:
神瑱散以單味赤石脂為主,其治療湯火所傷、熱毒瘡癤的機制,主要依靠赤石脂的收斂止血、生肌斂瘡之功,通過減少出血、促進組織再生、收斂滲液,加速傷口癒合。在眾多湯火傷治療方劑中,神瑱散更側重於傷後的修復,尤其適用於輕微燙傷或是已經止血後需要促進癒合的傷口。
傳統服藥法
赤石脂。
上為散。
生油調塗之。
本方方名,《普濟方》引作「神須散」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...
相同名稱方劑
神瑱散, 出處: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四。 組成:赤石脂。 主治:湯火所傷,熱毒瘡癤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