豚胃丸

TUN WEI WAN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6

寒性指數

23

熱/寒比例

(0.26)

複方歸經比例

心經 15%
肝經 15%
大腸經 15%
肺經 14%
腎經 14%
胃經 9%
膽經 5%
脾經 5%
膀胱經 4%
心經
肝經
大腸經
肺經
腎經
胃經
膽經
脾經
膀胱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1-23

方劑組成解釋

豚胃丸中加入刺蝟皮,主要是利用其 「燥濕止癢」 的功效。

刺蝟皮性味辛溫,入肺經,具有燥濕止癢、祛風解毒的功效。豚胃丸為治療小兒消化不良、脾胃濕熱等症的方劑,而刺蝟皮則能 有效去除濕邪,止癢止痛,有助於改善因濕熱引起的腹痛、腹瀉、嘔吐等症狀。同時,刺蝟皮還能 祛風解毒,進一步提升藥效,達到治療目的。

豚胃丸中加入牡丹皮,主要基於其清熱涼血、活血化瘀的功效。

牡丹皮性寒,味苦酸,歸心、肝、脾經。其清熱涼血的作用可緩解因熱毒內蘊導致的煩躁、口渴、失眠等症狀,而活血化瘀則可改善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、腫脹等。

豚胃丸主要用於治療胃脘脹痛、消化不良等症,牡丹皮的加入可起到清熱解毒、活血止痛的輔助作用,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。

豚胃丸中包含黃連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清熱燥濕:黃連味苦性寒,具有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的功效。豚胃丸主治胃熱、胃痛、食慾不振、口乾舌燥等症狀,黃連可以清瀉胃火,緩解胃熱所致的症狀。
  2. 抑制菌羣:黃連還具有抑制腸道內有害菌羣生長的作用,對於因胃腸濕熱、菌羣失衡所導致的腹痛、腹瀉等症狀,黃連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。

豚胃丸方劑中加入槐花,主要考量其以下兩方面功效:

1. 止血收斂:槐花性涼,味苦,入肝、大腸經,具有涼血止血、清熱解毒的功效。豚胃丸用於治療胃痛、腹痛、消化不良等症,而槐花能收斂止血,有助於緩解胃部不適,減少出血。

2. 抑制腸道細菌:槐花含有豐富的蘆丁、槲皮素等黃酮類化合物,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。豚胃丸中加入槐花,有助於抑制腸道內有害細菌的繁殖,改善腸胃功能,促進消化。

豚胃丸中加入羌活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一、袪風散寒:羌活性溫,味辛,具有祛風散寒、止痛的功能,可有效治療風寒濕痺、頭痛、肢體疼痛等症狀,與豚胃丸整體溫中散寒、止痛的功效相符。

二、利濕通絡:羌活亦能利濕通絡,有助於改善水濕停滯、經絡阻滯所致的疼痛及麻木等症狀,配合豚胃丸中的其他藥材,可更全面地改善脾胃虛寒、濕氣困阻所致的病症。

主治功效


中藥方劑「豚胃丸」主治功效分析

綜觀古籍記載,豚胃丸的主要功效在於治療痔瘡及痔漏腫硬之症,其治療機理可歸納如下:

一、病機分析

根據《醫學入門》及《濟陽綱目》所述,痔瘡及痔漏的成因複雜,多與飲食、情慾、體質等因素相關:

  1. 濕熱內蘊: 飲食不節,嗜食肥甘厚味或飲酒過度,導致脾胃運化失常,濕熱內生,積於腸道,下注肛門,形成痔瘡。
  2. 風邪入侵: 體質虛弱,風邪乘虛而入,與濕熱相合,下注於肛門,亦可導致痔瘡。
  3. 氣血瘀滯: 長期勞累、久坐不動或情志不暢,導致氣血運行不暢,瘀阻於肛門,形成痔瘡。
  4. 精氣虧損: 性慾過度,損傷精氣,下焦虛損,濕熱更易侵襲,引發痔漏。

痔瘡初起多為濕熱,久則可轉化為濕寒,且常伴隨氣血瘀滯及風邪侵擾。痔漏則可視為痔瘡的進一步發展,病程較長,症狀更為複雜。

二、豚胃丸的組成功效與治療原理

豚胃丸由五味中藥組成,各具功效,協同作用以達到治療痔瘡腫硬之目的:

  1. 刺蝟皮: 《醫學入門》中提及,刺蝟皮性味平和,具有滋陰降火、止血化瘀的功效。痔漏腫硬多因體內火熱與瘀血交結所致,刺蝟皮可清泄虛火,兼能活血化瘀,為治療此證之要藥。
  2. 牡丹皮: 性味辛、苦、微寒,具有涼血解毒、利尿消腫的功效。痔瘡腫痛,多因熱毒蘊結,牡丹皮可清熱涼血,並助利水消腫,有助於減輕局部炎症反應。
  3. 黃連: 性味苦寒,具有清熱燥濕、殺菌抗炎的功效。痔瘡濕熱蘊結,黃連可清熱燥濕,清除體內濕熱之邪,緩解痔瘡濕爛等不適。
  4. 槐花: 性味苦、微寒,具有清肝明目、涼血止血的功效。《濟陽綱目》提到,槐花可涼血,而痔瘡出血多因血熱所致,故槐花可涼血止血,兼能清肝明目,可針對肝經火熱上炎引起的痔瘡。
  5. 羌活: 性味辛、苦、溫,具有散風寒、除溼痹的功效。痔瘡初期或夾雜風邪時,可見疼痛、腫脹等症,羌活可散風祛濕,緩解疼痛。

以上五藥合用,以刺蝟皮為主,滋陰降火,活血化瘀;配伍牡丹皮、黃連以清熱解毒燥濕;佐以槐花涼血止血,羌活散風祛濕。諸藥合用,可達清熱涼血、活血化瘀、祛濕散風之效,從而消腫止痛、緩解痔瘡腫硬之症。

三、服用方法與注意事項

古籍記載,豚胃丸可將藥物切碎後放入豬肚中煮爛,去藥食肚,如腫硬未消,可繼續服用,直至患處軟化。或將藥物共搗為丸服用亦可。

總結:

豚胃丸是針對痔瘡腫硬的有效方劑,其治療機理以清熱涼血、活血化瘀、祛濕散風為主,通過協調體內氣血平衡,從而達到治療目的。其組方嚴謹,配伍合理,是中醫治療痔瘡的寶貴經驗。

傳統服藥法


蝟皮7錢,牡丹皮1兩,黃連1兩,槐花2兩,羌活6錢。
上銼。
入豬肚內縫定,煮爛,去藥食肚,如硬再服,以患處軟方止;或同藥為丸服亦可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本方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,可用於治療痔瘡出血、脫出肛門及各種瘻管。但孕婦及哺乳期婦女不宜服用。

相同名稱方劑


豚胃丸, 出處:《醫學入門》卷八。 組成:猬皮7錢,牡丹皮1兩,黃連1兩,槐花2兩,羌活6錢。 主治:痔漏,諸瘻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