遣蟲丸

QIAN CHONG WAN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12

寒性指數

14

熱/寒比例

偏寒 (0.86)

複方歸經比例

脾經 20%
胃經 20%
大腸經 15%
心經 10%
肝經 10%
肺經 10%
小腸經 5%
腎經 5%
膽經 5%
脾經
胃經
大腸經
心經
肝經
肺經
小腸經
腎經
膽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1-23

方劑組成解釋

遣蟲丸中加入檳榔,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:

  1. 驅蟲作用: 檳榔味辛、苦,性溫,具有殺蟲驅蟲消積的功效,對於寄生蟲感染引起的腹痛、腹瀉、消化不良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。
  2. 促進消化: 檳榔能促進胃液分泌,增強腸道蠕動,幫助消化吸收,從而改善因寄生蟲感染導致的消化功能障礙。

此外,檳榔與其他藥材配伍,還能發揮協同作用,增強驅蟲功效。因此,遣蟲丸中加入檳榔,是基於其驅蟲和促進消化的藥理作用,以及與其他藥物的配伍關係。

遣蟲丸中使用蕪荑,主要是基於其驅蟲功效。蕪荑性寒,味苦,入脾、胃經,具有殺蟲、消積、止痛等功效。

其對於蛔蟲、蟯蟲、鈎蟲等腸道寄生蟲有較好的驅除效果。同時,蕪荑還具有止痛作用,可緩解因寄生蟲引起的腹痛、腹脹等症狀。

因此,遣蟲丸中加入蕪荑,旨在驅除蟲體,緩解其所致的病症,達到治療目的。

遣蟲丸中包含雷丸,主要原因有二:

  1. 驅蟲之效: 雷丸性溫,味苦,入脾、胃經,具有驅除腸道寄生蟲的功效。對於蛔蟲、蟯蟲、鉤蟲等寄生蟲引起的腹痛、腹瀉、消化不良等症狀,雷丸可有效驅除蟲體,緩解症狀。
  2. 助消化作用: 雷丸除了驅蟲之外,還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,能促進消化液分泌,增強消化功能。對於因寄生蟲感染導致的消化不良,雷丸可以起到輔助作用,改善消化吸收,提高食慾。

遣蟲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,主要用於治療寄生蟲引起的各種症狀。其中鉛粉的使用在古代中醫理論中有所依據。鉛粉被認為具有寒涼的特性,能夠有效地抑制或殺滅體內的寄生蟲。在體內,鉛粉能夠透過其物理和化學性質,破壞寄生蟲的生長環境,進而達到治療效果。此外,鉛粉對於某些特定種類的寄生蟲具有較強的毒性,能夠直接影響其繁殖能力和存活率。

然而,需要注意的是,鉛作為一種重金屬,長期或過量攝入可能會對人體造成健康損害,如中毒或影響神經系統。因此,遣蟲丸的使用必須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,以確保安全和療效。隨著醫學的進步,許多傳統方劑的成分和用法也在不斷調整,更多的研究正在探索安全有效的替代物,以減少鉛對人體的潛在危害,促進中醫藥的現代化和安全性。

遣蟲丸中包含鶴蝨,主要原因在於其驅除寄生蟲的功效。鶴蝨性寒,味苦,入肝、脾經,具有殺蟲止癢之效。其對於蛔蟲、蟯蟲、鉤蟲等寄生蟲都有較好的驅除作用。此外,鶴蝨還有清熱解毒的功效,可以改善因寄生蟲感染引起的發熱、腹痛、腹瀉等症狀。因此,在遣蟲丸中加入鶴蝨,可以發揮其驅蟲、清熱解毒的功效,達到驅除寄生蟲,改善相關症狀的目的。

主治功效


中藥方劑「遣蟲丸」主治功效分析

根據《奇效良方》記載,「遣蟲丸」主要用於治療小兒因蟲積引起的腹痛、啼叫及口吐涎沫等症狀。其組方包含檳榔、蕪荑、雷丸、定粉(鉛粉)、鶴蝨(鶴蝦)等藥材,以下將分析其治療原理:

1. 驅蟲止痛:

  • 檳榔、雷丸: 此二味藥為方中主要驅蟲藥。檳榔具有殺蟲消積的作用,能有效驅除腸道寄生蟲;雷丸則以其強大的驅蟲療效著稱,可針對多種寄生蟲。兩者合用,增強驅蟲效果,直擊病源。
  • 蕪荑: 雖具有利尿通便之功,但在此方中,亦可協助排除體內蟲體或蟲卵,並能緩解腸道積滯所致的腹痛。

2. 緩解腹痛:

  • 檳榔、蕪荑: 檳榔能健胃整腸,有助於改善因蟲積造成的消化不良,減少腸道蠕動異常所引起的疼痛。蕪荑則能解毒止痛,可緩解蟲積引起的腹痛不適。
  • 鶴蝨(鶴蝦): 具活血化瘀之效,可促進血液循環,舒緩因蟲積導致的氣滯血瘀,進而減輕疼痛。

3. 消除其他症狀:

  • 定粉(鉛粉): 雖具有抗菌抗病毒之效,但在此方中,可能更側重於其收斂止瀉的作用。因蟲積而引起的腹痛,常伴隨腸道功能紊亂,鉛粉可能有助於緩解相關症狀。

綜合分析:

「遣蟲丸」的配伍重點在於驅蟲止痛。檳榔、雷丸為主藥,直擊蟲積病源,而蕪荑輔助驅蟲並緩解腹痛,鶴蝨(鶴蝦)活血化瘀,共同緩解蟲積引起的疼痛。定粉(鉛粉)可能用於收斂止瀉。此方透過多管齊下的方式,達到驅蟲、止痛、緩解症狀的綜合療效。古籍中記載,「小兒蟲動心腹痛啼叫,口吐涎沫」,正是此方針對的主治範圍。

此外,古籍中提及「煎苦楝根湯調白麵打糊為丸」及「食前使君子湯送下」,則反映了古代用藥的考量。苦楝根湯可能具有加強驅蟲的效果,而使君子湯則可進一步鞏固療效,確保藥物能順利抵達腸道並發揮作用。

總體而言,「遣蟲丸」是針對小兒蟲積腹痛而設的有效方劑,其治療原理在於驅蟲與止痛並重,並輔以其他藥材緩解相關症狀,體現了古代醫者對於病因病機的深刻認識。

傳統服藥法


檳榔、蕪荑(去皮)、雷丸、定粉、鶴蝨(炒)各等分。
上為末,煎苦楝湯煮糊為丸,如綠豆大。
每服30丸,使君子煎湯送下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本方有毒,不宜久服。

相關疾病


腹痛胰臟炎多痰

相同名稱方劑


遣蟲丸, 出處:《永類鈐方》卷二十。 組成:檳榔、蕪荑(去皮)、雷丸、定粉、鶴虱(炒)各等分。 主治:小兒蟲動腹痛,啼叫吐涎沫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