舒和湯

SHU HE TANG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12

寒性指數

9

熱/寒比例

偏熱 (1.33)

複方歸經比例

腎經 27%
肺經 16%
肝經 16%
心經 11%
膀胱經 5%
胃經 5%
脾經 5%
三焦經 5%
大腸經 5%
腎經
肺經
肝經
心經
膀胱經
胃經
脾經
三焦經
大腸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1-23

方劑組成解釋

「舒和湯」方劑中加入桂枝,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:

  1. 溫通經絡,緩解寒凝: 桂枝性溫,味辛,具有溫經通絡、散寒止痛的功效。對於因寒凝血瘀導致的肢體麻木、疼痛等症狀,桂枝能溫通經絡,促進血液循環,緩解疼痛。
  2. 調和營衛,扶正祛邪: 桂枝入足太陽膀胱經,與人體的衛氣相通,可調節營衛之氣,使之協調平衡。對於因外邪侵襲導致的寒熱交戰、氣血失調等症狀,桂枝能扶正祛邪,恢復人體正氣。

因此,桂枝在「舒和湯」方劑中扮演著溫通經絡、調和營衛的重要角色,有助於改善寒凝血瘀、氣血失調等症狀。

舒和湯中包含黃耆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補氣固表:黃耆味甘性溫,具有補氣固表之效。舒和湯多用於治療氣虛、表虛證,如容易感冒、體虛乏力等。黃耆能補益正氣,提升人體抵抗力,固護表防,防止外邪入侵,從根本上改善體質,達到舒和之效。
  2. 調和藥性:黃耆性溫和,能調和方中其他藥物的寒涼之性,避免藥性過於寒涼,減輕藥物對脾胃的負擔,使藥效發揮得更加全面和溫和。

舒和湯中加入續斷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一、補肝腎,強筋骨: 續斷味甘性溫,入肝腎經,具有補肝腎、強筋骨、續筋接骨之效。對於肝腎不足、筋骨不健所致的腰膝痠軟、肢體麻木、骨折癒合不良等症狀,有顯著療效。

二、調和氣血,緩解疼痛: 續斷還能活血通絡,調和氣血,緩解疼痛。對於因氣血瘀滯、經絡不通所致的腰腿疼痛、關節疼痛,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。

因此,舒和湯中加入續斷,可以起到補肝腎、強筋骨、調和氣血、緩解疼痛的功效,對於治療相關疾病具有較好的療效。

「舒和湯」方劑中加入桑寄生,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:

  1. 補肝腎,強筋骨: 桑寄生性味甘平,入肝腎經,具有補益肝腎、強筋健骨之效。此功效有助於治療因肝腎不足導致的腰膝酸軟、筋骨無力等症狀,與舒和湯整體調理筋骨、舒筋活絡的功效相輔相成。
  2. 祛風濕,止痛: 桑寄生亦具祛風濕、止痛之效,能有效緩解風溼痹痛、腰腿疼痛等症。此功效能配合舒和湯中其他藥材,共同改善因風寒濕邪入侵引起的疼痛不適。

綜上所述,桑寄生在「舒和湯」中起到補益肝腎、強筋健骨、祛風濕止痛的作用,有助於全面改善患者的筋骨疼痛和體虛乏力等症狀。

舒和湯中加入知母,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:

  1. 清熱瀉火:知母味苦性寒,具有清熱瀉火、滋陰降火之效。它能降解體內燥熱,緩解因熱邪引起的煩躁不安、口渴、咽喉腫痛等症狀,達到舒緩熱症的作用。
  2. 滋陰潤燥:知母入肺、腎經,能滋陰潤燥,改善因陰虛火旺引起的燥咳、便祕、口乾舌燥等症狀。與其他藥材配合使用,能增強舒和湯的滋陰潤燥功效,使患者更快適舒。

主治功效


中藥方劑舒和湯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

舒和湯出自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,由張錫純創制,主治小便遺精白濁,且病因為感受風寒者。其組成為:桂枝尖(四錢),生黃耆(三錢),續斷(三錢),桑寄生(三錢),知母(三錢)。

主治功效

根據《醫學衷中參西錄》記載,舒和湯主要治療因受風寒引起的小便遺精白濁,臨牀表現為脈象弦而長,左脈尤甚。

治療原理

張錫純認為,此病發病機理為房事後腎臟經絡空虛,風寒乘虛而入,侵襲腎臟,導致腎臟封藏失職,同時肝木疏泄太過,加重病情。具體分析如下:

  1. 脈象分析: 脈象弦長,左脈尤甚,提示肝木過盛。因肝與風為同類,風邪易引動肝木,導致肝木疏泄失常。
  2. 病因病機: 患者房事後小便當風,風邪乘腎經空虛之時入侵,導致腎臟封藏功能失調。而肝木又因風邪引動而疏泄太過,加劇了腎精的流失,故見小便遺精白濁。
  3. 方藥組成分析:
    • 桂枝: 溫經散寒,通陽化氣,既能祛除在表之風寒,又能溫通經脈,助腎氣之恢復。
    • 黃耆: 補氣固表,益衛氣而固腠理,防止風邪再次入侵,同時又能補益脾肺之氣,增強機體抵抗力。
    • 續斷: 補肝腎,強筋骨,益精血,有助於恢復腎臟封藏功能。
    • 桑寄生: 祛風濕,補肝腎,強筋骨,既能祛除經絡中之風邪,又能滋補肝腎,鞏固療效。
    • 知母: 清熱滋陰,瀉火除煩,制約桂枝之溫燥,防止溫燥傷陰。

綜上所述,舒和湯通過溫散風寒、補氣固表、補益肝腎之法,調整陰陽平衡,使肝木疏泄有度,腎臟封藏有權,從而達到治療小便遺精白濁的目的。張錫純創立此方之目的,即是希望通過藥物調理,使原本弦長的脈象,變得平和舒緩,故名為「舒和湯」。若服藥數劑後病未痊癒,則去桂枝,加龍骨、牡蠣(皆不用煅)各六錢,以加強固澀之力。

傳統服藥法


桂枝尖4錢,生黃耆3錢,續斷3錢,桑寄生3錢,知母3錢。
服此湯數劑後未全愈者,去桂枝,加龍骨、牡賑(皆不用煅)各6錢。
白濁東海漁者,年三十餘,得騙白證甚劇,旬日之間,大見衰憊,其脈左右皆弦,而左部弦而兼長。為擬此湯,服之一劑見輕,數劑後遂全愈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舒和湯是一首溫補腎陽的方劑,陰虛火旺者不宜使用。

相關疾病


遺精前列腺炎精囊炎(精囊炎性疾患)多痰尿中混挾精液小便渾濁不清

相同名稱方劑


舒和湯, 出處:《衷中參西》上冊。 組成:桂枝尖4錢,生黃耆3錢,續斷3錢,桑寄生3錢,知母3錢。 主治:小便遺精白濁,因受風寒者,其脈弦而長,左脈尤甚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