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柳絮散
LIU XU SAN | 更多圖表
出處典籍: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八一
熱性指數
寒性指數
熱/寒比例
寒 (0.27)複方歸經比例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方劑組成解釋
柳絮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,其組成中包含谷精草,這是因為谷精草在中醫中具有清熱利尿和解毒消腫的功效。谷精草性寒,能夠有效排除體內的多餘水分,對於因濕熱引起的腫脹、痹痛和小便不利等症狀有明顯的改善作用。在柳絮散的方劑中,谷精草與其他成分共同協作,能強化方劑的療效,使其更適合於對抗由風邪引起的疾病。此外,谷精草含有豐富的活性成分,能促進血液循環,提升新陳代謝,有助於調理脾胃,進一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。綜合來看,谷精草在柳絮散中不僅提供瞭解毒和利尿的功能,還能協調方劑的整體效果,使得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能夠更快速地恢復健康。因此,谷精草的加入能有效提升柳絮散的臨牀應用價值。
柳絮散中包含石決明,主要基於其清肝明目的功效。
石決明味甘鹹,性涼,入肝經。其主要作用為清肝瀉火,平肝潛陽,明目退翳。柳絮散主治目赤腫痛、羞明流淚、視物昏花等肝火上炎所致的眼疾,而石決明能清肝火、明目,故而被納入方劑中,以增強其清熱明目的效果。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主治功效
《柳絮散》方劑分析
一、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《柳絮散》主治「小兒斑瘡入眼」,即痘疹(如天花、麻疹等)後熱毒上攻,引發眼部紅腫、生翳、視物不清等症。古代醫家認為,痘疹餘毒未清,循肝經上擾目竅,導致眼目損傷,此方以清肝退翳、解毒明目為核心。
二、組成藥物分析與方劑邏輯
柳絮(柳樹之花絮)
- 藥性:性涼,味淡。
- 功效:傳統用於清熱解毒、利濕止血,外治瘡瘍。用於此方,可輕清上浮,散眼部熱毒,緩解紅腫。
谷精草
- 藥性:辛甘微寒,入肝、胃經。
- 功效:專長疏散風熱、明目退翳,《本草綱目》載其治「目盲翳膜」,能引藥上行目竅,清解痘疹餘熱。
石決明
- 藥性:鹹寒,入肝經。
- 功效:平肝潛陽、清肝明目,為治目疾要藥。《海藥本草》稱其「主青盲內障」,能鎮肝火、消目赤翳障。
夜明砂(蝙蝠糞便)
- 藥性:辛寒,入肝經。
- 功效:清熱明目、散血消積,《本經逢原》言其「專治目盲障翳」,可活血化瘀,清除眼部瘀滯。
配伍邏輯:
- 清熱解毒:柳絮、谷精草協同清解痘毒餘熱。
- 平肝明目:石決明鎮肝火,防熱毒上炎;夜明砂活血消翳,直達病所。
- 外治內服結合:以豬肝為引(中醫「以肝補肝」理論),米泔水煮藥後先熏後服,增強藥物對眼部的局部作用。
三、治療原理推論
此方針對「熱毒瘀滯肝經」之病機:
- 清散並用:輕清藥物(柳絮、谷精草)透發鬱熱,重鎮藥物(石決明)沉降火毒,標本同治。
- 血分調理:夜明砂入血分,化解眼絡瘀滯;豬肝滋養肝血,防清熱傷陰。
- 局部給藥:熏眼使藥性直達病所,米泔水甘涼護胃,兼助解毒。
全方體現「清肝、解毒、退翳」三步策略,符合中醫「給邪出路」的治療思維,適用於小兒痘後體虛餘熱未清之眼疾。
傳統服藥法
柳絮、 谷精草、 石決明、 夜明沙各等分。
上為散。
每服1錢匕,豶豬肝1片批開,摻藥在內,以線子扎定,米泔1大盞,煮至5分取出,乘熱以湯熏眼,良久服之,日1次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...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