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劑組成解釋
蟬青煮肝散方中加入谷精草,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:
- 清熱解毒,利濕退黃:谷精草性寒,味甘,入肝、腎經,具有清熱利濕、解毒退黃的功效。蟬青煮肝散主治肝膽濕熱,症狀為目黃、身黃、小便赤、舌苔黃膩等。谷精草可清熱利濕,使濕熱之邪得以消除,並解毒退黃,改善黃疸症狀。
- 涼血止血,疏肝解鬱:谷精草還具有一定的涼血止血功效,可緩解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腫痛、出血等症狀。同時,谷精草也能疏肝解鬱,緩解肝鬱氣滯所致的胸悶、脅痛等症狀,有助於整體的肝膽調和。
蟬青煮肝散中包含蟬蛻,主要原因如下:
- 蟬蛻性涼,可清熱解毒:蟬蛻入藥,具有清熱解毒之效,可疏風散熱,適用於外感風熱、發熱頭痛、咽喉腫痛等症狀。
- 蟬蛻能疏通經絡,止癢止痛:蟬蛻入藥,能疏通經絡,散風止癢,適用於皮膚瘙癢、風疹、濕疹等症狀。
因此,蟬蛻加入蟬青煮肝散中,可以發揮清熱解毒、疏風止癢的功效,有助於治療相關病症。
蟬青煮肝散為一方古籍記載之驗方,主治肝風內動所致諸般病症。其中鉛粉之應用,源於其性質重鎮,善於平肝息風,古代醫家視之為制約肝風上擾之要藥。鉛粉味甘、辛,性寒,入肝經,能鎮驚安神,用於治療抽搐、眩暈等症狀。然而,現代科學已知鉛為有毒金屬,長期或過量攝入可致鉛中毒,影響神經系統、消化系統等多個器官功能,故在臨床應用時應極為謹慎,並非現代醫學所推崇之療法。傳統醫學中鉛粉的使用,反映古人對藥物性質與療效的認識,但對於現代讀者而言,更應關注其歷史背景與文化價值,而非盲目仿效。
蟬青煮肝散方中加入石決明,主要是利用其清肝明目的功效。
石決明性寒,味甘鹹,入肝經,具有清肝明目、平肝潛陽、鎮驚安神之效。蟬青煮肝散治療肝熱上炎,目赤腫痛、視物模糊等症狀,石決明能清肝熱,改善視力,同時也能緩解肝陽上亢引發的頭暈目眩、耳鳴等症狀,與方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,達到更好的療效。
蟬青煮肝散中加入蛇蛻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祛風止痙: 蛇蛻性味甘平,入肝經,具有祛風止痙、舒筋活絡的功效。蟬青煮肝散主要用於治療小兒驚風、抽搐等症,蛇蛻可助於緩解痙攣,平息風邪,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。
- 活血通絡: 蛇蛻亦有活血通絡的功效,可改善血液循環,促進局部組織的修復。小兒驚風常伴有血管痙攣、血液循環障礙,蛇蛻的加入可助於改善血液循環,促進恢復。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主治功效
蟬青煮肝散方劑分析
一、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此方主治小兒疳氣(疳積)、斑疹、目生雲昏翳膜(角膜混濁、白內障等),以及「一切病眼」,顯示其核心作用在於:
- 疳積眼疾:小兒疳積日久,氣血虧虛,肝血不足,導致眼目失養,出現翳障、視物昏矇。
- 風熱外襲:斑疹、目赤翳膜可能與風熱上攻或痘疹後遺留的眼部炎症有關,屬外邪鬱滯肝經。
- 退翳明目:方中藥物多具明目退翳之效,針對角膜混濁、眼瞼紅腫等症狀。
二、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
1. 藥物配伍分析
- 谷精草:辛甘微寒,歸肝、胃經,擅散風熱、退目翳,尤治風熱目赤、角膜雲翳,為眼科要藥。
- 蟬殼(蟬蛻):甘寒,歸肺、肝經,輕清透邪,疏散風熱,善治目赤翳障,兼能息風止痙(針對小兒疳積驚風)。
- 定粉(鉛粉):辛寒有毒,外用燥濕殺蟲,內服古方用於消疳積,可能取其鎮驚、瀉熱之效。
- 石決明:鹹寒,歸肝經,平肝潛陽、清熱明目,主治肝火上炎之目赤翳障,為退翳要藥。
- 蛇退皮(蛇蛻):甘鹹平,歸肝經,祛風定驚、退翳消腫,善治角膜生翳、疳積目暗。
2. 組方邏輯
- 主調肝經:疳積眼疾多與肝血不足或肝熱上攻相關,全方藥物多歸肝經,集中清肝、平肝、養肝。
- 谷精草、蟬殼、蛇蛻 散風熱、透邪外出,治標(外邪或痘疹餘毒)。
- 石決明 平肝潛陽,防止肝熱化風。
- 定粉 瀉熱消疳,古方用於殺蟲(疳積可能與腸蟲有關)。
- 以肝補肝:豬肝為引,取「以形補形」之義,補肝養血,輔助明目。米疳煮食可顧護脾胃。
3. 可能作用機制
- 退翳明目:風熱或毒邪鬱滯角膜,方中蟬殼、蛇蛻、谷精草輕揚透散,結合石決明清肝明目,共奏消翳之效。
- 疳積治本:疳積多因脾胃虛弱、蟲積或久病耗血,鉛粉(定粉)殺蟲,豬肝補血,米疳健脾,標本兼顧。
三、總結
此方以 祛風熱、退翳膜 為主,兼顧 消疳積、養肝血,適合小兒疳積伴隨目赤生翳、痘疹後眼疾等。其特色在於內服結合藥膳(煮肝),既有藥物直達病所,亦藉食療調理體質。然鉛粉今已少用,需斟酌替代。
傳統服藥法
谷精草(去土)、蟬殼(去嘴腳土)、定粉、石決明、蛇退皮2尺。
如瀉,加定粉半兩。
上為細末。
每服2錢,豬肝2兩,竹刀批開,摻藥了,卷麻扎定,米疳煮熟,分3-5次,就鹽細嚼,煮肝湯送下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本方含鉛粉,長期服用可能引起鉛中毒,應慎用。
相關疾病
相同名稱方劑
蟬青煮肝散, 出處:《施圓端效方》引張君王方(見《醫方類聚》卷七十)。 組成:谷精草(去土)、蟬殼(去嘴腳土)、定粉、石決明、蛇退皮2尺。 主治:小兒疳氣,斑疹,雲昏翳膜,一切病眼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