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劑組成解釋
祕方蒼朮湯中包含蒼朮,主要是利用其 燥濕健脾 的功效。蒼朮味辛性溫,入脾、胃經,能燥濕化痰,健脾胃,祛風止痛。
對於脾胃濕困、脘腹脹滿、食慾不振等症狀,蒼朮能 燥濕化痰,改善脾胃功能,促進消化吸收;同時,蒼朮還能 健脾胃,增強脾胃運化能力,改善食慾不振的狀況。因此,蒼朮在祕方蒼朮湯中起到重要的作用,是治療相關疾病的關鍵藥物。
「祕方蒼朮湯」中加入玄參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清熱解毒,涼血消腫: 玄參性寒,味苦甘,入心、肺、腎經,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消腫的功效。蒼朮辛溫燥濕,若單用可能燥熱傷陰,而玄參的寒涼性質可起到平衡作用,避免藥性偏燥。
- 佐蒼朮解毒,增強療效: 蒼朮善於燥濕化痰,但對於濕熱毒邪引起的疾病,單用蒼朮可能不足以徹底清除毒邪。玄參的清熱解毒功效可以與蒼朮相輔相成,共同達到祛除濕熱毒邪、改善病情的效果。
祕方蒼朮湯中加入甘草,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:
- 調和藥性:蒼朮性溫燥,容易傷脾胃,甘草味甘性平,能緩解蒼朮的燥性,使藥性更平和,避免傷及脾胃。
- 增強藥效:甘草味甘,能調和藥性,使其他藥物更容易被吸收和發揮作用,同時甘草還具有解毒、抗炎等功效,可以增強蒼朮的治療效果。
因此,甘草在祕方蒼朮湯中起到調和藥性、增強藥效的重要作用。
祕方蒼朮湯中加入遠志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健脾開胃,益氣安神:蒼朮性溫燥,善於燥濕健脾,但同時可能耗氣傷陰。遠志則性味甘辛,入心、脾、肺經,能益氣安神,與蒼朮相配,可協調藥性,避免燥氣傷陰,且能增強健脾益氣之效。
- 疏肝解鬱,化痰開竅:遠志具有疏肝解鬱、化痰開竅的作用,可改善因肝鬱氣滯所致的胸悶、心悸、失眠等症狀,同時也能促進痰液排出,有利於痰濁阻滯所致的頭昏、耳鳴等症狀的改善。
祕方蒼朮湯中加入茺蔚子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1. 溫陽散寒,助蒼朮健脾燥濕: 茺蔚子性溫,具有溫陽散寒、利水消腫的功效。蒼朮性溫燥,擅長健脾燥濕,但單用容易耗傷陽氣。茺蔚子可溫陽助陽,避免蒼朮燥性過強,使藥效更加和緩。
2. 疏肝解鬱,調和脾胃: 茺蔚子亦有疏肝解鬱的功效,可緩解肝氣鬱結造成的脾胃不和。蒼朮善於燥濕健脾,但脾胃不和,濕氣難以徹底祛除。茺蔚子疏肝解鬱,可幫助脾胃運化,使蒼朮的功效更顯著。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主治功效
中藥方劑「祕方蒼朮湯」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
組成與古籍記載
「祕方蒼朮湯」出自古籍《祕傳眼科龍木論》,由葆光道人所著。方劑組成為:蒼朮、玄參、甘草、遠志、茳蔚子。古籍記載其主治功效為「視物不明」。
藥材功效分析
- 蒼朮: 健脾化濕,燥濕止瀉。
- 玄參: 滋陰降火,潤肺解毒。
- 甘草: 調和諸藥,緩急止痛。
- 遠志: 安神定驚,消痰利水。
- 茳蔚子: 活血通絡,散瘀止痛。
病因病機與治療原理
根據《祕傳眼科龍木論》所述,「視物不明」之病因乃「脾臟虛也」。脾臟屬土,在五行中與肝木相剋。若脾虛則肝木相對偏盛,導致肝木剋脾土,土虛木旺。此時,目輪之黃輪(即揭睛,屬脾)與青輪(屬肝)之色相爭,目睛呈現雜色,因而視物不明。
「祕方蒼朮湯」之治療原理,即針對此病機,以健脾益氣,調和肝脾為核心。
- 健脾益氣: 方中蒼朮為君藥,直入脾胃,健脾化濕,增強脾臟運化功能,使脾土得以充實。甘草亦能補益脾胃之氣,加強蒼朮之功。
- 滋陰降火: 肝木偏盛易生虛火,玄參滋陰降火,可制約肝木之亢盛,避免肝火上擾清竅。
- 安神定驚: 肝脾失調,易致心神不寧,遠志安神定驚,可緩解因此引起之視物模糊。
- 活血通絡: 茳蔚子活血通絡,能促進眼部氣血運行,改善因氣血瘀滯所致之視物不明。
- 調和諸藥: 甘草不僅能益氣補中,更能調和諸藥,使全方藥性平和,發揮最佳療效。
綜上所述,「祕方蒼朮湯」透過健脾益氣,滋陰降火,安神定驚,活血通絡等作用,調理肝脾,使脾土充實,肝木得以制約,從而達到治療「視物不明」之目的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本方有燥熱之性,陰虛火旺者慎用。
相同名稱方劑
秘方蒼朮湯, 出處:《葆光道人眼科龍木集》。 組成:蒼朮、玄參、甘草、遠志、茺蔚子各等分。 主治:視物不明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