蔥白飲子

蔥白飲子

CONG BAI YIN ZI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9

寒性指數

29

熱/寒比例

(0.31)

複方歸經比例

小腸經 15%
膀胱經 15%
肺經 14%
胃經 14%
大腸經 7%
肝經 7%
心經 7%
脾經 7%
腎經 7%
小腸經
膀胱經
肺經
胃經
大腸經
肝經
心經
脾經
腎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蔥白飲子以蔥白為主要藥材,主要原因如下:

一、 辛溫發散,宣肺解表:蔥白性溫,味辛,入肺經,具有發散風寒,宣肺解表的功效。對於因風寒侵襲而引起的感冒、鼻塞、流涕等症狀,蔥白能有效驅散寒邪,促進汗液排出,達到解表的效果。

二、 溫中散寒,止咳化痰:蔥白還具有溫中散寒、止咳化痰的功效。對於因寒邪內侵所致的胃寒、腹痛、咳嗽痰多等症狀,蔥白能溫暖脾胃,驅散寒邪,起到止咳化痰的作用。

蔥白飲子中加入木通,主要考量以下兩點:

  1. 疏散風寒: 蔥白性溫,散寒解表,而木通則性寒,通利水道,兩者合用,一溫一寒,相輔相成,可有效疏散風寒,解除表邪。
  2. 宣通水道: 蔥白飲子常用於風寒感冒伴有鼻塞、流涕、頭痛等症狀,木通能利水通淋,宣通水道,可幫助排出體內寒濕,緩解鼻塞流涕等症狀,增強療效。

因此,木通在蔥白飲子中起着疏散風寒、宣通水道的作用,有助於治療風寒感冒引起的相關症狀。

蔥白飲子中包含冬葵子,主要是利用其清熱利濕、解毒的功效。

蔥白本身性溫,擅長解表散寒,但對於某些伴有濕熱的感冒,單用蔥白不足以清熱利濕。冬葵子則性寒,入膀胱經,能清熱利濕、滑腸通便,與蔥白相配,可有效清除體內濕熱,達到疏風解表、利濕通便的效果。

此外,冬葵子還具有解毒作用,可輔助蔥白解毒,對於因風寒濕邪引起的感冒,效果更佳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蔥白飲子方劑分析

一、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
本方出自古代醫籍,主治「小兒小便澀少,妨悶不通」,即小兒排尿困難、尿量減少、尿道澀痛,甚至因膀胱氣化不利而出現的脹悶不適。此證多因濕熱蘊結下焦,或氣機不暢導致水道受阻所致。

二、組成分析與治療原理

  1. 蔥白(2莖)

    • 性味功效:辛溫,歸肺、胃經,具發汗解表、通陽散寒、宣通氣機之效。
    • 方中作用:以蔥白之辛溫通陽,助氣化以利小便。其性走竄,能通達下焦,開鬱閉而紓解膀胱氣滯,古人謂其「通陽利水」,尤擅治小便不利。
  2. 木通(半兩)

    • 性味功效:苦寒,歸心、小腸、膀胱經,清熱利尿、通絡下乳。
    • 方中作用:清降心火而導熱下行,利濕通淋,專治濕熱蘊結之小便澀痛。《藥性論》載其「主五淋,利小便」。
  3. 冬葵子(半兩)

    • 性味功效:甘寒滑利,歸大腸、小腸、膀胱經,利尿通淋、潤腸通便。
    • 方中作用:滑利竅道,助膀胱氣化而通淋,適用於濕熱或氣滯所致的小便不利,兼能潤導(若兼便秘者可協同緩解)。

三、組方邏輯與治療機理

此方以「通利水道」為核心,結合三藥特性:

  • 蔥白宣通陽氣,解決「氣化不利」之因;
  • 木通清熱利尿,針對「濕熱內阻」之病機;
  • 冬葵子滑竅通淋,直接緩解「小便澀滯」之標。
    三藥合用,辛開苦降、寒溫並調,共奏通陽化氣、清熱利濕之效,使小便得通,澀悶自除。

四、方劑特點

  1. 標本兼顧:既通陽化氣以調節水液代謝(治本),又清熱滑竅以緩解症狀(治標)。
  2. 藥簡力專:三藥皆歸膀胱經,集中藥力於下焦,適合小兒體質輕靈、不耐峻藥之特性。
  3. 寒溫配伍:蔥白之溫制約木通、冬葵子之寒涼,避免過傷陽氣,體現「通而不伐」的配伍智慧。

此方體現中醫「提壺揭蓋」之法(通過宣通肺氣以利水道),尤適用於小兒因外感或飲食積熱導致膀胱氣化失司之證。

傳統服藥法


蔥白2莖,木通半兩,冬葵子半兩。上細銼。
以水1大盞,煎至5分,去滓,量兒大小,以意加減服之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本方適用於小兒小便澀少,妨悶不通的症狀,若有其他不適症狀,應及時就醫。

相同名稱方劑


蔥白飲子, 出處:《聖惠》卷九十二。 組成:蔥白2莖,木通半兩,冬葵子半兩。 主治:小兒小便澀少,妨悶不通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