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油膏

DAN YOU GAO | 更多圖表

方劑配方組成

熱性指數

5

寒性指數

24

熱/寒比例

(0.21)

複方歸經比例

肝經 20%
心經 20%
脾經 20%
膽經 20%
腎經 20%
肝經
心經
脾經
膽經
腎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1-23

方劑組成解釋

丹油膏中添加桐油,主要基於以下原因:

  1. 消炎止痛:桐油具有抗菌消炎、止痛止癢的作用。其富含多種活性成分,能有效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,並緩解炎症反應,減輕疼痛。
  2. 促進癒合:桐油中的油酸、亞油酸等成分能促進皮膚組織再生,加速傷口癒合。其獨特的滲透性,能夠深入創面,起到潤滑、保護、修復的作用,幫助皮膚快速恢復。

丹油膏是一種傳統中藥膏劑,主要用於外用治療,特別是在皮膚疾病和創傷修復方面。其組成中包含鉛丹(又稱鉛丹或硃砂),這是一種含有硫化汞的礦物,歷史上在中醫中被廣泛使用。鉛丹的主要功效在於其抗菌、消炎及鎮靜作用,能有效促進傷口癒合,減少感染風險。

儘管鉛丹的療效明顯,但其安全性亦引發關注。鉛丹含有的重金屬元素如汞,若長期或過量使用可能導致中毒,對人體造成損害。因此,在製作和使用丹油膏時,必須遵循嚴格的劑量規範,並考慮到個體差異和過敏反應。此外,現代醫學進步使得許多替代成分可用於相似療效,因此對鉛丹的使用逐漸受到限制,醫療界也開始探索更加安全有效的替代療法。

主治功效


丹油膏主治功效分析

丹油膏,一方出自《瘍醫大全》,其組成簡潔而效驗顯著,主要由桐油與鉛丹煉製而成,後世醫家亦有在此基礎上加入其他藥物以增強療效。《瘍科綱要》記載了丹油膏的應用與治療機理,可見其在中醫外科學上的重要地位。

組成與藥理

丹油膏的核心成分為:

  • 桐油:具有潤燥止痛、清熱解毒、消炎止癢的功效。其油性特質能滋潤皮膚,緩解乾燥引起的瘙癢,同時具備一定的抗炎作用,有助於消退瘡瘍的紅腫熱痛。

  • 鉛丹:具有收斂止血、殺蟲止癢、防腐消毒的功效。鉛丹的收斂作用能夠使瘡瘍分泌的膿液減少,加速創面癒合,其殺蟲止癢的作用則針對瘡瘍因感染引起的瘙癢。鉛丹還具有一定的防腐消毒能力,能夠抑制創面細菌生長,防止感染擴散。

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

從古籍記載來看,丹油膏主要用於治療各種瘡瘍腫毒,如《瘍醫大全》所言「貼一切瘡癤」、「貼一切瘡毒」。《瘍科綱要》則進一步明確其治療範疇:「治遊風濕注,黃水瘡,膿窩瘡等,膿水浸淫,癢不可耐者。」

由此可見,丹油膏主要針對以下幾種病症:

  1. 瘡癤腫毒:包括各種皮膚上的紅腫、熱痛、化膿性病變。丹油膏中的桐油能夠潤滑皮膚,緩解炎症反應;鉛丹則能收斂膿液,促進創面癒合,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。
  2. 濕疹、黃水瘡等:這類疾病常見膿水浸淫、瘙癢難耐。丹油膏中的鉛丹能夠收斂膿水,減少濕邪侵蝕;桐油則能滋潤皮膚,緩解乾燥瘙癢,從而達到止癢消腫的功效。
  3. 膿窩瘡:這類瘡瘍容易化膿,並伴隨劇烈瘙癢。丹油膏中的鉛丹能殺蟲止癢,桐油則能消炎止痛,兩者協同作用,達到治療目的。

治療原理

丹油膏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其組成的藥物特性。桐油與鉛丹的結合,既能疏散表邪,又能收斂固澀。

  • 外疏:桐油的清熱解毒、消炎止癢功效,可以緩解瘡瘍的紅腫熱痛,減輕炎症反應。
  • 內斂:鉛丹的收斂止血、殺蟲止癢作用,能夠減少瘡瘍分泌的膿液,抑制細菌生長,防止感染蔓延。

兩者相互配合,達到清熱解毒、消炎止痛、收斂生肌、止癢除濕的功效,從而治癒各種瘡瘍腫毒。

後世醫家應用及發展

《瘍科綱要》中,張山雷不僅肯定了丹油膏的療效,還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改良,加入鋅氧粉、凡士林、樟冰等成分。

  • 鋅氧粉:具有收斂、保護皮膚的作用,能夠幫助創面乾燥。
  • 凡士林:具有良好的潤滑性和封閉性,可以保護創面,防止水分散失。
  • 樟冰:具有止痛止癢的作用,能加強止癢效果。

이러한 추가 성분은 치료 효과를 강화하고 다양한 피부 증상을 치료할 수 있도록 하였습니다.張山雷認為,此方簡單易製,療效顯著,能夠取代許多傳統的治瘡藥方。此可見丹油膏在中醫外科學上的地位和應用價值。

總而言之,丹油膏以其簡潔的配方和卓越的療效,在中醫外科學領域佔有重要地位。其治療原理符合中醫外治法的原則,即疏散表邪、收斂固澀,內外兼治。無論是單純的丹油膏,還是後世加入其他成分的改良方,都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、靈活應用的精髓。

傳統服藥法


桐油1斤,飛過炒黃丹5兩。
桐油放鍋內略滾片時,不待白沫盡,即下飛過炒黃丹,細細篩下,候黑色,即成膏矣。
貼患處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...

相關疾病


頸間生瘡

相同名稱方劑


丹油膏, 出處:《瘍醫大全》卷七。 組成:桐油1斤,飛過炒黃丹5兩。 主治:一切瘡毒。

丹油膏, 出處:《瘍醫大全》卷七。 組成:真麻仁1斤,桃枝4尺9寸,柳枝4尺9寸。 主治:一切瘡癤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