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粉膏

丹粉膏

DAN FEN GAO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8

寒性指數

14

熱/寒比例

偏寒 (0.57)

複方歸經比例

脾經 24%
肝經 24%
心經 18%
腎經 13%
膽經 7%
大腸經 7%
肺經 5%
脾經
肝經
心經
腎經
膽經
大腸經
肺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丹粉膏方劑中加入麻油,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:

  1. 促進藥物吸收: 麻油具有一定的滲透性,能幫助藥物成分更好地穿透皮膚,進入毛孔,提高藥效。
  2. 潤滑作用: 麻油具有潤滑作用,可以減少藥膏塗抹時對皮膚的摩擦,避免刺激和損傷,同時也能讓藥膏更容易塗抹均勻,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。

丹粉膏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,其主要成分之一為鉛丹。鉛丹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由於其化學成分富含砷和鉛,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血液循環,改善局部組織的微循環,故而被用於許多皮膚病、咽喉腫痛等症狀的治療。然而,鉛丹的使用必須謹慎,因其含鉛成分可能對人體造成潛在的毒害,長期使用更可能引起鉛中毒等健康問題。因此,當使用丹粉膏時,建議在專業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,以確保安全和療效。近年來,對於鉛丹的使用與禁忌,學術界和醫療界也逐漸加強研究,以期改進方劑組成,同時保留其傳統療效。整體而言,雖然鉛丹在 丹粉膏中承擔著重要作用,但同時也提醒著人們對中藥材的使用需持謹慎態度。

丹粉膏中加入白膠香,主要原因如下:

  1. 增強活血化瘀功效:白膠香性溫,味辛,具活血化瘀、止痛消腫之效。與丹粉膏中其他藥材配合,可增強活血化瘀之效,促進血液循環,改善局部組織血液供應,有助於消腫止痛。
  2. 促進藥物吸收:白膠香氣味芳香,可促進藥物吸收,提高藥效。與丹粉膏中的其他藥材共同作用,可使藥物更有效地發揮其功效。

丹粉膏中加入乳香,主要源於其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的藥性。乳香性溫、味辛,入心、肝、脾經,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、生肌斂瘡等功效。

丹粉膏主要用於治療外傷出血、瘀血腫痛、骨折脫臼等症狀。乳香能促進血液循環,消散瘀血,同時減輕疼痛,加速傷口癒合,與丹粉膏中的其他藥物協同作用,達到更好的療效。

丹粉膏中加入沒藥,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,生肌止痛的功效。

活血化瘀:丹粉膏多用於傷口感染、潰爛等症狀,而沒藥能促進血液循環,加速局部組織的修復,有利於清除瘀血,促進傷口癒合。

生肌止痛:沒藥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,可抑制傷口感染,並能有效減輕疼痛,加速傷口癒合,使傷口快速恢復。

因此,在丹粉膏中加入沒藥,可有效提高藥膏的治療效果,促進傷口癒合,減輕患者痛苦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丹粉膏方劑分析

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
丹粉膏主治「膚皴裂,腳踏地不可忍疼」,即皮膚乾裂、嚴重龜裂以致行走時劇痛之證。此類症狀多因風寒燥邪侵襲、氣血失養或長期摩擦損傷所致,古代常用於足部皸裂、勞動者手足龜裂或皮膚乾燥脫屑之症。


組成與邏輯推理

  1. 麻油(4兩)

    • 性味甘涼,潤燥滋養,能軟化角質、促進皮膚癒合。
    • 為膏劑基礎,助藥物滲透,並緩解乾裂疼痛。
  2. 黃丹(2兩,即鉛丹)

    • 性辛微寒,有毒,外用具收斂生肌、殺蟲止癢之效。
    • 傳統用於瘡瘍潰爛或皮膚破損,現代已知其能抑制細菌,促進瘡口癒合。
  3. 白膠香(半兩)

    • 即楓香脂,辛平,活血止痛、生肌斂瘡。
    • 助改善局部氣血滯澀,緩解裂傷疼痛。
  4. 光粉(1兩,即鉛粉)

    • 辛寒,外用有燥濕收斂、防腐之效。
    • 配合黃丹增強斂瘡生肌作用,但需注意其毒性。
  5. 敗荷(2錢,荷葉敗者)

    • 苦澀平,清熱止血,古代外用治瘡瘍濕疹。
    • 或取其收濕止裂之效,輔助緩解滲液性裂傷。
  6. 乳香(2錢)、沒藥(半兩)

    • 二者均活血止痛、消腫生肌,為外科常用藥對。
    • 改善局部血液循環,減輕皸裂周邊炎症,促進修復。

治療原理

此方以潤燥為本,斂瘡止痛為標

  • 麻油潤澤皮膚,緩解乾裂;黃丹、光粉收斂瘡口、抑菌防潰;
  • 乳香、沒藥、白膠香活血通絡,止痛生肌;敗荷輔助清濕斂瘡。
  • 全方通過局部外敷,直接作用於裂傷處,形成保護層,同時促進癒合。

特點與侷限

  • 含鉛成分(黃丹、光粉)具毒性,古人用於短期急症,但現代宜謹慎評估風險。
  • 活血與收斂並用,適用於皸裂伴輕微炎症或瘀滯者,非單純乾燥之證。

此方體現古代外科「斂瘡生肌」配伍思維,結合潤燥與活血,針對頑固性皮膚裂傷設計。

傳統服藥法


麻油4兩,黃丹2兩,白膠香半兩,光粉1兩,敗荷2錢(為末),乳香2錢,沒藥半兩。
上如膏藥煎得所,滴水中可丸為度。
每用如鼠糞大,敷之。即生浮皮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本方孕婦慎用。

相同名稱方劑


丹粉膏, 出處:《普濟方》卷三○○。 組成:麻油4兩,黃丹2兩,白膠香半兩,光粉1兩,敗荷2錢(爲末),乳香2錢,沒藥半兩。 主治:膚皴裂,腳踏地不可忍疼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