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傳驚風丸

XIAN CHUAN JING FENG WAN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16

寒性指數

4

熱/寒比例

(4.00)

複方歸經比例

肺經 25%
膀胱經 17%
心經 16%
脾經 16%
肝經 8%
小腸經 8%
腎經 7%
肺經
膀胱經
心經
脾經
肝經
小腸經
腎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1-23

方劑組成解釋

仙傳驚風丸中加入麻黃,主要考量其發汗解表、宣肺止咳、通竅開竅之功效。

麻黃性溫,味辛,入肺、膀胱經。其發汗力強,可驅散風寒,對於因風寒襲肺而引起的咳嗽、鼻塞、頭痛等症狀,有較好的療效。同時,麻黃還能宣通肺氣,利水消腫,對於風寒阻滯肺經,導致痰多喘咳者,也有改善作用。此外,麻黃亦具有開竅之效,可通鼻竅,利腦竅,對於風寒阻滯經絡,導致神志不清、昏迷等症狀,亦有一定程度的緩解作用。

總之,仙傳驚風丸加入麻黃,旨在通過其發汗解表、宣肺止咳、通竅開竅等作用,以達到治療風寒襲肺、痰阻肺經、神志不清等病症的目的。

仙傳驚風丸中包含琥珀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鎮驚安神: 琥珀性甘平,入心經,具有鎮驚安神之效。驚風多因風邪入腦,導致神志不清,驚厥抽搐。琥珀能平息肝風,安神定志,緩解驚風症狀。
  2. 化痰開竅: 琥珀亦可化痰開竅,對於風痰阻竅,導致神志昏迷的患者,琥珀能化痰通竅,使神志清醒。此外,琥珀還具有一定的止痛作用,可以緩解驚風患者頭疼、肢體疼痛等症狀。

中藥方劑「仙傳驚風丸」的組成中,包含硃砂,是因為硃砂具有安神鎮靜和清熱解毒的作用。硃砂能夠有效改善由於驚風症狀引起的神經系統不安和癲癇發作。其主要作用是安神鎮靜,幫助方劑控制驚風症狀。硃砂的加入能夠提升方劑的療效,使其在治療驚風方面更為有效。

主治功效


仙傳驚風丸主治功效分析

仙傳驚風丸,據《經驗奇方》周子薌記載,專治幼兒各項驚風,療效顯著。方中選用麻黃、琥珀、硃砂三味藥物,藥物配伍精妙,其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:

一、疏風解表,平息內驚: 方中麻黃性味辛溫,功能發汗解表,宣肺平喘。幼兒驚風,多由外感風邪,或風邪內侵,導致肺氣失宣,氣機紊亂所致。麻黃能疏散風邪,宣通肺氣,使邪氣得以宣洩外出,從而達到平息驚厥的目的。此為治標之法,先解表邪,為後續安神定驚打下基礎。

二、鎮心安神,定驚止搐: 琥珀與硃砂為方中君藥,二者均具有鎮心安神之效。琥珀甘平,性味平和,能安神定驚,且有活血化瘀之功,對於驚風所致的氣血阻滯,有一定的緩解作用。硃砂甘寒,善於鎮驚安神,清熱解毒,對於驚風伴有熱象者,更能起到清熱瀉火,平息肝陽的作用。二藥合用,相輔相成,起到鎮心安神,定驚止搐的功效,此為治本之法。

三、方中其他成分的推測: 《經驗奇方》中另有記載以雌雄蚱蜢、廣黃(可能為黃連或其他黃色藥物)等配伍,並未明確指出其在仙傳驚風丸中的使用。若參考此方,則蚱蜢可能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,而廣黃則可能清熱瀉火,輔助硃砂清熱解毒,更能全面地控制驚風的症狀。

綜上所述: 仙傳驚風丸以麻黃疏風解表,宣通肺氣,為後續安神定驚打下基礎;以琥珀、硃砂鎮心安神,定驚止搐,為主治幼兒驚風的根本之法;其他成分則可能輔助清熱解毒,活血化瘀,使藥效更加全面。三藥合用,標本兼治,故能有效治療幼兒各項驚風。 值得注意的是,此方劑成分及用法用量僅供參考,需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。 實際臨牀應用中,應根據患兒具體病情,辨證施治,調整藥物劑量及配伍。

傳統服藥法


雌雄蝍蜢100只(須至立冬日向稻田內提取,放瓦片上文火焙乾,研細末),麻黃5分,真琥珀5分,頂朱砂3分。
上藥各為細末,和勻再研,清水和為丸,每丸約重5分。
臨用時取1丸,研細末,用鈎藤煎湯調送。服下1-2丸即愈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,孕婦慎用。

相同名稱方劑


仙傳驚風丸, 出處:《經驗奇方》卷上。 組成:雌雄蝍蜢100隻(須至立冬日向稻田內提取,放瓦片上文火焙乾,研細末),麻黃5分,真琥珀5分,頂朱砂3分。 主治:幼孩各項驚風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