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劑組成解釋
竹葉芍藥湯中加入淡竹葉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清熱除煩: 淡竹葉性寒,味甘,入心、胃經,具有清熱除煩、生津止渴的功效。用於治療熱病煩躁、心煩失眠、口渴咽乾等症狀。
- 利水消腫: 淡竹葉亦能利水消腫,用於治療小便不利、水腫等症狀。搭配芍藥等藥物,可更有效地清熱利水,緩解因熱邪蘊積而導致的各種水腫。
總而言之,淡竹葉在竹葉芍藥湯中起到清熱除煩、利水消腫的作用,配合其他藥物,可更好地治療相關病症。
竹葉芍藥湯中使用赤芍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:
- 清熱涼血,活血止痛:赤芍性寒,味苦,歸肝、脾經,具有清熱涼血、活血止痛的功效。竹葉芍藥湯以清熱解毒為主,而赤芍能有效地清熱涼血,緩解熱毒所致的發熱、口渴、煩躁等症狀,並能促進血液循環,緩解疼痛。
- 配合竹葉、生地等藥材,增強清熱解毒效果:赤芍與竹葉、生地等藥材相配伍,共同發揮清熱解毒、涼血止痛的功效,互相增效,使藥效更顯著。赤芍的加入,有助於緩解熱毒引起的各種不適,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。
竹葉芍藥湯中加入甘草,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:
1. 調和藥性: 甘草味甘性平,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。竹葉芍藥湯中,竹葉清熱解暑,芍藥涼血活血,兩者偏寒。甘草的加入可以緩解寒性,使藥性更為平和,避免寒涼過度傷胃。
2. 增強療效: 甘草能增強其他藥物的功效。甘草與芍藥同用,可以增強芍藥的養血柔肝之效,使藥效更加顯著。
竹葉芍藥湯為一方經典中藥處方,其組成包括竹葉、芍藥等多種中藥材,並輔以阿膠。阿膠在此方中的應用,主要是因其具有補血止血、滋陰潤燥之功效。本方針對的是因陰虛火旺所導致的諸多症狀,如心煩失眠、咽乾口燥等。阿膠性質平和,味甘微鹹,歸肝、肺、腎三經,能夠滋養肝腎之陰,並能補血止血,對於改善因陰虛導致的各種不適具有重要作用。此外,阿膠還能夠協同方中其他藥物,增強整體療效,使藥性更加圓融,適用於治療因陰虛火旺所致的失眠、盜汗、咽乾等症狀。因此,在竹葉芍藥湯中加入阿膠,不僅能夠增強其滋陰清熱的作用,還能提升整體調理陰陽平衡的能力。
竹葉芍藥湯中包含當歸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活血調經: 當歸具有活血化瘀、調經止痛的功效,能改善血液循環,緩解血瘀所致的經痛、月經不調等症狀,與方劑中芍藥、川芎等藥物相輔相成,共同達到活血化瘀、調和氣血的效果。
- 滋陰養血: 當歸具有滋陰養血、補血生血的功效,能改善血虛所致的面色蒼白、頭暈眼花、心悸氣短等症狀,配合竹葉、生地等藥物,達到滋陰清熱、養血安神的作用,使整體方劑更趨於平衡。
主治功效
中藥方劑「 竹葉芍藥湯 」
竹葉性寒、味甘,歸心、小腸、腎三經,具有清熱瀉火、清心降火、利尿消腫、生津止渴、利水滲濕等功效。
赤芍具有清熱涼血、活血化瘀、利水消腫、補腎、清熱利尿、止血、活絡止痛、補血養肝等功效。
甘草性味甘平,歸脾、肺、心經,具有清熱解毒、補氣、瀉火、止咳化痰、潤肺、生津止渴、補血、活絡止痛等功效。
當歸具有補血活血、調經止痛、止血、活血化瘀、止咳平喘等功效。
阿膠具有補血、補氣、滋陰、止血、止咳化痰、清熱利尿、清肺熱利咽、安胎、潤燥、補血養肝等功效。
主治功效:吐血衄血,大小便出血:指吐血、流鼻血,以及大小便中帶血的症狀。
總結:「竹葉芍藥湯」是中藥方劑之一,主要用於治療吐血、衄血、大小便出血等症狀。其組成成分包括淡竹葉、赤芍、甘草、阿膠、當歸,這些藥物均具有清熱涼血、活血化瘀、補血益氣等功效,相互配合,可起到止血、止痛、補氣養血的作用。
傳統服藥法
竹葉6合,赤芍藥1兩,甘草(炙,銼)1兩,阿膠(炙燥)3兩,當歸(切,焙)1兩半。
上為粗末。
每服5錢匕,水1盞半,煎至8分,去滓,食後溫服,日2次。
本方方名,《普濟方》引作"竹葉芍藥散"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- 本方具有涼血止血的作用,陰虛血少者慎用。
-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。
相關疾病
相同名稱方劑
竹葉芍藥湯, 出處: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八。 組成:竹葉6合,赤芍藥1兩,甘草(炙,銼)1兩,阿膠(炙燥)3兩,當歸(切,焙)1兩半。 主治:吐血衄血,大小便出血。
相關典籍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