豬髓膏

豬髓膏

ZHU SUI GAO | 更多圖表

方劑配方組成

熱性指數

1

寒性指數

15

熱/寒比例

極寒 (0.07)

複方歸經比例

脾經 20%
胃經 20%
大腸經 20%
肺經 20%
腎經 20%
脾經
胃經
大腸經
肺經
腎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豬髓膏方劑中包含豬髓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補益精髓: 豬髓性味甘平,入腎經,具有滋陰潤燥、補益精髓的功效。古人認為,髓為精華所在,能補益腎精,改善骨骼、頭髮、皮膚等組織的營養狀況。
  2. 緩解虛損: 豬髓膏常用於治療腎虛、精虧、骨髓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軟、頭暈目眩、鬚髮早白、皮膚乾燥等症狀。豬髓富含蛋白質、脂肪、維生素等營養成分,可起到滋補強壯的作用。

總之,豬髓膏以豬髓為主要藥材,正是利用其補益精髓、緩解虛損的藥性,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。

豬髓膏方劑中添加蜂蜜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增益藥性: 蜂蜜性平味甘,入脾胃經,具有補中益氣、潤燥止渴的功效,與豬髓性平味甘,入腎經,滋陰補髓、強壯筋骨的功效相輔相成,相得益彰。蜂蜜能增強豬髓膏的滋補效果,使其更易於吸收和發揮作用。
  2. 調和口感: 豬髓膏本身味道較爲寡淡,蜂蜜的加入能改善口感,使其更易於服用,提高患者的服藥依從性。此外,蜂蜜還能起到一定的潤滑作用,有助於緩解因服用豬髓膏而產生的口乾舌燥等不適症狀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【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】
豬髓膏主治「痘瘡不脫落,癡疕不起者」,即痘疹後痂皮黏附難脫,或瘡痂乾硬不脫之證。古代醫家認為,痘瘡後期氣血耗傷,津液不足,肌膚失潤,導致痂皮乾枯難脫。此方以外治法潤澤肌膚、軟化痂皮,助其自然脫落,避免強撕引發瘢痕或感染。

【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】

  1. 豬骨髓

    • 性味甘寒,入腎經,具滋陰潤燥、填精補髓之效。《本草綱目》載其能「利血脈、澤皮毛」。
    • 富含脂質,能滲透肌表,軟化乾硬痂皮,改善局部津虧血燥狀態。
  2. 蜜汁(蜂蜜)

    • 性甘平,潤燥解毒,《本草備要》稱其「和營衛、潤臟腑、通三焦」。外用可滋養皮肉、促進創面癒合。
    • 黏滯之性可形成保護膜,防止痂下感染,其高滲透壓亦能輕微吸收組織液,減輕局部腫脹。

配伍邏輯
二者合用,以油脂(髓)與糖類(蜜)共熬成膏,形成「潤滑—黏附—滲透」協同作用:

  • 潤澤肌膚:油脂直接補充皮表脂質,改善乾燥;
  • 軟化角質:蜂蜜的保濕與小分子滲透性,促使痂皮吸水膨脹、鬆動;
  • 溫和脫痂:避免強行剝離損傷新生組織,符合中醫「濡養緩消」理念。

【原理延伸】
此方體現「以潤治燥」的對治法則,針對痘瘡後期「餘熱未清、陰血耗傷」病機,通過局部滋養調節微環境,促進痂下組織修復。現代可類比於「濕性癒合」概念,減少疤痕形成。

傳統服藥法


豬骨髓、蜜汁。
上2味,以火熬1-2沸,退涼。用雞翎掃上即落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...

相關疾病


相同名稱方劑


豬髓膏, 出處:《醫統》卷九十一。 組成:豬骨髓、蜜汁。 主治:痘瘡不脫落,癡疕不起者。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