豆連散

DOU LIAN SAN | 更多圖表

方劑配方組成

寒性指數

27

複方歸經比例

心經 20%
脾經 20%
小腸經 10%
腎經 10%
肝經 10%
膽經 10%
大腸經 10%
胃經 10%
心經
脾經
小腸經
腎經
肝經
膽經
大腸經
胃經

最後更新日:2024-05-08

方劑組成解釋

豆連散中加入赤小豆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利水消腫:赤小豆性平味甘,入脾、腎經,具有利水消腫、清熱解毒之功效。豆連散主治濕熱蘊結所致的諸症,赤小豆利水消腫的作用可以幫助身體排除濕熱,緩解水腫。
  2. 健脾益氣:赤小豆兼具健脾益氣之效,能增強脾胃功能,促進脾胃運化水溼,有利於整體病症的緩解。

因此,赤小豆的加入,不僅能夠利水消腫,同時也能健脾益氣,增強藥效,是豆連散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。

豆連散中含有黃連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:

  1. 清熱解毒:黃連味苦性寒,具有清熱解毒、燥濕止瀉的功效。豆連散用於治療濕熱蘊結、脾胃不和所致的腹瀉,而黃連可以清熱利濕,消除腸道炎症,緩解腹瀉症狀。
  2. 瀉火止痛:黃連亦可瀉心火,止心煩、口渴、心痛等症狀。豆連散若用於治療心火亢盛所致的口舌生瘡、心煩失眠等,黃連則可清心火,緩解症狀,達到止痛之效。

總而言之,黃連在豆連散中的加入,主要發揮清熱解毒、瀉火止痛的作用,配合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效果。

主治功效


中藥方劑「豆連散」

組成介紹

  • 黃連

    • 味苦,性寒,具有清熱燥濕、瀉火解毒之功。
    • 可治療濕熱痞滿、嘔吐吞酸、瀉痢、黃疸、高熱神昏、心火亢盛、心煩不寐、血熱吐衄、目赤、牙痛、消渴、癰腫疔瘡等症狀。
  • 赤小豆

    • 具有利水滲濕、清熱利尿、清熱瀉火、排膿、健脾胃、清熱解毒、利水消腫、解毒排膿等功效。
    • 可治療水腫、腳氣、瘡瘍腫毒、丹毒、溫病初起、熱勢甚盛、如狂亂發斑等症狀。

主治功效

  • 下注瘡

    • 又稱「流注瘡」、「下陰瘡」,是一種中醫病症,是指生殖器部位出現紅腫、疼痛、潰爛等症狀的疾病,常見於陰莖、陰囊、陰脣、肛門等部位。
    • 下注瘡多由濕熱邪毒侵襲局部,或因肝經鬱熱、脾經濕熱、腎經虛火等因素所致。
    • 症狀表現為局部紅腫疼痛,潰爛流膿,伴有瘙癢、灼熱感,嚴重者可出現尿痛、排便困難等症狀。

總結

中藥方劑「豆連散」具有清熱利濕、解毒排膿的功效,可治療下注瘡。方中黃連清熱燥濕,瀉火解毒,赤小豆利水滲濕,清熱利尿,兩藥合用,共奏清熱利濕,解毒排膿之功。

傳統服藥法


赤小豆、黃連(去須)各等分。
上為散。
先用溫鹽漿水洗令淨,次將藥散用豬膽汁調塗之,每日3換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...

相同名稱方劑


豆連散, 出處: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三。 組成:赤小豆、黃連(去須)各等分。 主治:下注瘡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