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劑組成解釋
銀丸子方劑中加入龍齒,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:
- 清熱瀉火: 龍齒性寒,味甘鹹,具有清熱瀉火、解毒消腫的作用。銀丸子多用於治療熱毒蘊結、咽喉腫痛、口舌生瘡等症,龍齒可有效清熱解毒,緩解炎症。
- 鎮驚安神: 龍齒還具有一定的鎮驚安神之效,可用於治療心神不寧、失眠多夢等症。銀丸子方劑中,龍齒可輔助其他藥材,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。
「銀丸子」方劑中包含茯苓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健脾利濕,寧心安神:茯苓性平和,味甘淡,入脾、心、腎經,具有健脾利濕、寧心安神之功效。銀丸子方劑常用於治療脾虛濕困、心神不寧等症,茯苓在此可有效改善脾胃功能,祛除濕邪,並安撫心神,使患者精神安定,睡眠改善。
- 配伍增效:茯苓與方劑中其他藥物配伍,可發揮協同作用,增強療效。例如,茯苓與白朮、苡仁等藥物配伍,可加強健脾利濕的效果;與酸棗仁、柏子仁等藥物配伍,可增強寧心安神的作用。
「銀丸子」方劑中包含茯神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安神定志:茯神性味甘平,入心經,具有養心安神之效。銀丸子方劑常用於治療心神不寧、失眠健忘等症,而茯神可幫助緩解患者焦慮、煩躁等症狀,促進睡眠,改善心神狀態。
- 健脾益氣:茯神亦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,可改善脾胃功能,促進消化吸收。銀丸子方劑中常含有其他健脾益氣的藥物,如人參、黃芪等,茯神可與之協同作用,增強藥效,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整體脾胃虛弱狀態。
銀丸子方劑中含有羌活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1. 祛風止痛:羌活性溫,味辛,具有祛風濕、止痛的功效。銀丸子常用於治療風寒溼痹、關節疼痛、肢體麻木等症,羌活可有效緩解病症,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狀。
2. 疏散寒邪:銀丸子方劑中常搭配其他具有溫經散寒功效的藥材,如桂枝、附子等,而羌活可協助疏散寒邪,增強溫經散寒的效果,提高藥效。
因此,羌活在銀丸子方劑中起着祛風止痛、疏散寒邪的重要作用,是不可或缺的藥材。
銀丸子方劑中包含黃芩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清熱瀉火:黃芩味苦寒,入肺、胃、膽經,具有清熱瀉火、燥濕止痢的功效。銀丸子為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腹痛、泄瀉等症,黃芩可清泄腸胃之熱,達到止瀉止痛的作用。
- 解毒消腫:黃芩還具有解毒消腫之效。銀丸子中可能含有其他具有毒性或刺激性成分,黃芩可起到解毒消腫,保護腸胃的作用,使藥效更安全有效。
銀丸子方劑中加入鈎藤,主要基於其平肝熄風的功效。鈎藤味甘微苦,性平,入肝經,具有清熱解毒、平肝熄風、鎮靜安神的作用。
銀丸子方劑常用於治療高血壓、頭痛、眩暈、失眠、心悸等症,而鈎藤的平肝熄風功效恰好可以緩解肝陽上亢、肝風內動導致的頭昏眼花、頭疼失眠、心悸不安等症狀,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協同作用,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。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主治功效
銀丸子方劑分析
一、傳統功效與主治
銀丸子主治「風疳眼障,鼻癢,咬指甲,合地睡」,此症候屬中醫「風疳」(或稱「肝疳」)範疇,多見於小兒。其病機推測為:
- 風熱上擾:眼障(眼目昏矇或生翳)、鼻癢,反映風邪挾熱侵襲頭面諸竅。
- 肝脾失調:咬指甲、合地睡(喜俯臥)為肝風內動或脾虛生風之象,小兒疳積常有此類表現。
- 心神不寧:合地睡可能兼見睡眠不穩,與心神失養或肝風擾神相關。
此方以「銀箔為衣」,古代認為銀箔能鎮驚安神,針對風疳兼驚風者。
二、組成藥物的邏輯與治療原理
1. 藥物配伍分析
- 龍齒(煅):
鎮驚安神,固攝肝陽,針對風動驚搐、夜寐不安。 - 茯苓、茯神:
健脾寧心,茯神尤擅安神,可治合地睡等神不守舍之症;茯苓利濕,防脾虛生痰。 - 羌活:
祛風勝濕,上行頭目,開散風邪以緩解鼻癢、眼障。 - 黃芩(炒):
清上焦濕熱,尤善瀉肝膽火,防止風熱化火傷津。 - 鈎藤:
平肝息風,治小兒驚啼、咬指甲等肝風內動之象。
2. 方劑設計思路
- 標本兼治:
- 治標:羌活散外風,鈎藤息內風,黃芩清熱,直接緩解眼鼻症狀及風動之象。
- 治本:龍齒、茯神鎮驚安神,茯苓健脾,調理肝脾失和之本。
- 劑型特點:
以蒸餅(健脾之品)製丸,輔銀箔增強鎮驚之效;黍米大之丸劑,適合小兒吞服,米湯送下護胃氣。
3. 可能作用機制
此方結合「祛風清熱、健脾安神、平肝息風」三者,推測其通過:
- 抑制風熱上攻,改善眼鼻局部症狀。
- 調節肝脾功能,減少小兒肝亢脾虛所致異動(如咬指甲)。
- 鎮靜中樞神經系統,緩解驚惕不安。
三、總結
銀丸子為小兒風疳而設,其組方兼顧外風與內風、實證與虛證,反映中醫「肝脾同治」「心肝並調」的特色,適合風熱挾驚、脾虛肝旺之證。而銀箔衣的使用,更突顯古代對重鎮安神的重視。
傳統服藥法
龍齒(煅)2錢,茯苓3錢,茯神3錢,羌活3錢,黃芩(炒)3錢,鈎藤3錢。
上為末,蒸餅為丸,如黍米大,銀箔為衣。
米湯送下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- 銀丸子性味甘平,有一定的滋補作用,脾胃虛弱者慎用。
- 銀丸子含有龍齒,龍齒具有一定的毒性,孕婦、哺乳期婦女、兒童慎用。
- 銀丸子不宜與溫補性中藥同用,以免引起藥物相互作用。
相關疾病
相同名稱方劑
銀丸子, 出處:《誠書》卷十一。 組成:龍齒(煅)2錢,茯苓3錢,茯神3錢,羌活3錢,黃芩(炒)3錢,鉤藤3錢。 主治:風疳眼障,鼻癢,咬指甲,合地睡。
相關典籍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