益陰丹
YI YIN DAN | 更多圖表
出處典籍:《醫方類聚》卷二一二引《仙傳濟陰方》
熱性指數
寒性指數
複方歸經比例
最後更新日:2024-12-17
方劑組成解釋
益陰丹中加入黑豆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滋陰補腎: 黑豆性平味甘,入脾、腎經,具有滋陰補腎、益氣養血的功效。其富含蛋白質、維生素、礦物質等營養物質,能有效改善腎陰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軟、頭暈耳鳴、失眠多夢等症狀,與益陰丹滋陰補腎的功效相輔相成。
- 利水消腫: 黑豆亦有利水消腫之效,可促進體內水分代謝,改善水腫、浮腫等症狀。這對於一些因腎陰虛導致的體液代謝異常、水腫等病症,也有輔助治療作用。
益陰丹中加入香附,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:
- 疏肝解鬱,理氣止痛: 香附味辛、苦,性微溫,入肝、脾經,具有疏肝解鬱、理氣止痛之效。益陰丹多用於治療陰虛火旺所致的各種症狀,而肝鬱氣滯常為其重要病機,香附能疏理肝氣,解除鬱結,有助於改善陰虛火旺的症狀。
- 行氣活血,調和氣血: 香附亦具行氣活血之功,能促進血液循環,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,對於陰虛所致的氣血不足、血行不暢等症狀有一定的改善作用。
益陰丹中加入乾薑,看似與滋陰補腎的功效相悖,實則暗藏玄機。
乾薑性溫,能溫中散寒,化濕止嘔,且能促進氣血運行,有助於藥物更好地滲透至病竈。益陰丹主治腎陰虛,伴有脾虛濕困者,乾薑在此起到溫脾助運、化濕止嘔的作用,避免滋陰藥物單純滋補,反而加重濕邪困阻。
此外,乾薑還能溫陽化氣,與滋陰藥物相輔相成,達到陰陽調和的效果。這也正是益陰丹「益陰而不燥,溫陽而不熱」的精妙所在。
益陰丹中包含生地黃,乃因其具有滋陰降火之效。生地黃味甘性寒,入心、肝、腎三經,能清熱涼血,滋陰潤燥。
其清熱涼血之效,可瀉心火、降肝火,對於陰虛火旺所致的口燥咽乾、心煩失眠等症狀有顯著療效。而其滋陰潤燥之效,則能滋養陰液,潤澤肌膚,改善陰虛所致的皮膚乾燥、口舌乾燥等問題。
故生地黃在益陰丹中,起到滋陰降火、清熱涼血的作用,配合其他藥材,共奏滋陰益氣、清熱解毒之效。
主治功效
中藥方劑「益陰丹」,組成包括:黑豆、香附、乾薑、生地黃,具有補血養陰、活血化瘀之功效,主治血虛、血勞、血氣虛弱、血風等症狀。
黑豆味甘,入脾、腎經,具有補血益腎、烏髮明目、活血化瘀之效。黑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、維生素和礦物質,具有降低膽固醇、軟化血管、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。
香附辛散苦降,能理氣解鬱,疏肝理氣,調經止痛,散結消痞。可治療肝氣鬱結引起的胸脅脹滿、脘腹疼痛、食慾不振、月經不調、痛經等症狀。香附含有揮發油、皁苷、香草酚等成分,具有抗菌、消炎、鎮痛的作用。
乾薑性溫、味辛,具有溫經散寒、溫裡溫中、補陽、止瀉、止血、破血消癥、健脾胃、溫化寒痰、活絡止痛等功效。主要用於治療感冒、腹痛、腰痛、脾胃寒證、消化不良、腹瀉、吐血、便血、崩漏、經血不調、痛經、月經過多、咳嗽氣喘痰多清稀等病症。乾薑含有揮發油、薑辣素、薑烯酚等成分,具有抗菌、消炎、止痛的作用。
生地黃是一種中藥材,具有清熱涼血、清熱瀉火、滋陰、補血等功效。生地黃能清瀉肝火、胃火、心火、肺火,滋陰、養血,治陰虛發熱、消渴、吐血、衄血、血崩、月經不調、胎動不安、陰傷便祕。生地黃亦用於津傷口渴、內熱消渴。現代研究表明,生地黃對糖尿病、高血壓等疾病具有治療和預防作用。
中藥方劑「益陰丹」,組成包括:黑豆、香附、乾薑、生地黃,具有補血養陰、活血化瘀之功效,主治血虛、血勞、血氣虛弱、血風等症狀。本方中,黑豆具有補血益腎之效,香附具有理氣解鬱、疏肝理氣之功,乾薑具有溫經散寒、溫裡溫中之能,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、滋陰補血之用。諸藥合用,共奏補血養陰、活血化瘀之效。
傳統服藥法
黑豆1升(炒熟,去皮),香附子末4兩半,乾薑(炮)1兩,生乾地黃1兩。
補理。
上為末,以酒煮面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30丸,以溫酒、米飲送下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益陰丹有補血、活血、止痛的功效,但是不宜長期服用。如果有出血傾向,或者有血液凝固障礙的患者,不宜服用益陰丹。
相關疾病
相同名稱方劑
益陰丹, 出處:《醫方類聚》卷二一二引《仙傳濟陰方》。 組成:黑豆1升(炒熟,去皮),香附子末4兩半,乾薑(炮)1兩,生乾地黃1兩。 主治:補理。主治:血虛、血勞、血氣、血風。
相關典籍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