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劑組成解釋
已嗽丸中包含款冬花,主要因其具備以下兩項功效:
- 潤肺止咳:款冬花性溫,味甘,入肺經,具有潤肺止咳、化痰止喘之效。對於咳嗽、痰多、氣喘等症狀,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。
- 宣肺利氣:款冬花能宣肺利氣,通暢呼吸道,對於因肺氣不宣導致的咳嗽、氣短、胸悶等症狀,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。
因此,已嗽丸中加入款冬花,可以有效地改善咳嗽、痰多等症狀,並促進呼吸道通暢,達到止咳化痰的目的。
已嗽丸中加入百部,主要基於其潤肺止咳、化痰止喘的功效。百部味甘性微溫,入肺經,具有潤肺止咳之效,能有效緩解咳嗽、痰多等症狀。此外,百部還具有殺蟲止癢的作用,可治療因肺熱引起的皮膚瘙癢等症狀。因此,在已嗽丸中加入百部,可有效增強其止咳化痰、潤肺止癢的效果,進一步提升方劑療效。
已嗽丸中加入紫菀,主要基於其潤肺止咳、宣肺化痰的功效。
紫菀味辛溫,入肺經,能宣散肺氣,化解痰濁,對於因肺氣不宣、痰濕阻肺所致的咳嗽、咳痰、痰多粘稠等症狀有顯著療效。
此外,紫菀還具有潤肺生津的功效,可以緩解因肺燥引起的咳嗽、咽乾、口渴等症狀。
因此,已嗽丸中加入紫菀,可有效地改善咳嗽、咳痰等症狀,促進肺部功能恢復。
已嗽丸中加入皁莢,主要基於其潤腸通便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
皁莢味甘、性寒,入肺、脾、大腸經,具有清熱解毒、潤腸通便的作用,能有效緩解因燥熱引起的咳嗽。同時,皁莢還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,可減輕咳嗽引起的胸悶、呼吸不暢等症狀。
此外,皁莢與其他藥材搭配,可增強藥效,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。例如,與苦杏仁、甘草等藥材搭配,可有效清熱解毒,潤肺止咳,緩解痰多咳嗽等症狀。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主治功效
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
【已嗽丸】主治「嗽久不已」,即長期咳嗽不癒之證。此類咳嗽多因久病肺氣虛弱,或痰濕滯留、氣道不利所致,常見於慢性咳嗽、虛勞咳喘等症。古代醫家認為,久嗽易耗傷肺氣,致使痰濁內伏,治當潤肺化痰、止咳平喘兼顧。
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
款冬花
- 性味辛溫,歸肺經。傳統用於潤肺下氣、止咳化痰,尤擅治寒嗽久咳。《本草綱目》載其「潤心肺,益五臟,除煩消痰」。其辛溫之性可宣散肺中寒邪,甘潤之質能滋養肺陰,適用於久咳肺虛兼寒者。
百部
- 性味甘苦微溫,歸肺經。功擅潤肺止咳、殺蟲滅虱。《醫學入門》稱其「治肺熱咳嗽,傳屍骨蒸」。其微溫不燥,能潤降肺氣,對頑固性咳嗽(如肺勞久嗽)有顯效,現代亦用於治療百日咳。
紫菀
- 性味辛苦溫,歸肺經。長於化痰止咳、辛開苦降,《神農本草經》謂其「主咳逆上氣,胸中寒熱結氣」。其辛溫能散肺寒,苦潤可化頑痰,尤宜於痰黏難咯之久嗽。
皂角
- 性味辛鹹溫,歸肺、大腸經。為強力祛痰藥,能「通竅開閉、滌痰導滯」(《本草備要》)。其辛烈之性可刺激呼吸道黏膜,促使痰液排出,適用於痰壅氣逆之實證。然其性猛,與蜂蜜同製可緩和峻烈之性。
全方配伍原理
- 潤燥並行:款冬花、紫菀、百部均具潤肺之效,但款冬花偏溫潤,紫菀偏辛潤,百部偏降潤,三者協同可滋肺而不助痰濕。
- 祛痰為佐:皂角滌痰力峻,與蜂蜜相配(煉蜜為丸)既能制其燥烈,又可助藥物緩釋,直達病所,專攻深伏痰濁。
- 標本兼治:久嗽多虛實夾雜,本方以潤肺治本(款冬、百部、紫菀),化痰治標(皂角),棗湯送服更可益氣和中,助藥力溫運。
適用證型推論
此方適於痰濕久嗽偏寒者,症見:
- 咳嗽經年不癒,痰白黏或多咳不爽;
- 咳聲低沉,夜間或臥時加劇;
- 舌淡苔白滑,脈濡或弦滑。
若屬陰虛燥咳(乾咳無痰、舌紅少苔)或肺熱痰黃者,則非所宜。
傳統服藥法
款冬花、百部、紫菀、皂角各等分。
上為細末,煉蜜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10丸,臨臥前棗湯下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本方不宜長期服用。
相同名稱方劑
已嗽丸, 出處:《雞峰》卷十一。 組成:款冬花、百部、紫菀、皂角各等分。 主治:嗽久不已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