遺山牢牙散

YI SHAN LAO YA SAN | 更多圖表

其他名稱:牢牙散

熱性指數

15

寒性指數

13

熱/寒比例

偏熱 (1.15)

複方歸經比例

腎經 19%
心經 16%
肺經 16%
胃經 12%
脾經 11%
肝經 11%
大腸經 4%
膀胱經 3%
膽經 3%
腎經
心經
肺經
胃經
脾經
肝經
大腸經
膀胱經
膽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1-23

方劑組成解釋

遺山牢牙散中包含茯苓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健脾滲濕:茯苓性平味甘,入脾、腎經,具有健脾利濕、寧心安神之效。牙齒鬆動、疼痛,常與脾虛濕盛、腎氣不足有關。茯苓能健脾利濕,促進脾胃運化,減少濕邪積聚,從而改善牙齒鬆動疼痛的症狀。
  2. 寧心安神:茯苓能寧心安神,有助於緩解因心脾不和引起的牙痛,如心火上炎、脾胃虛弱等。

遺山牢牙散中加入石膏,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:

  1. 清熱瀉火: 石膏性寒,味甘,入肺、胃經,具有清熱瀉火、除煩止渴的作用。遺山牢牙散用於治療牙痛,多因熱毒上攻牙齦所致,石膏能清熱瀉火,解毒消腫,從而緩解牙痛症狀。
  2. 引藥入牙: 石膏質地細膩,能引藥直達牙齦,提高藥效。遺山牢牙散中的其他藥材,如黃芩、黃連等,也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,石膏能將這些藥材有效地引導至牙齦處,加強療效。

遺山牢牙散中加入龍骨,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:

一、固腎止瀉:龍骨味甘鹹性寒,入腎經,具有固腎止瀉的功效。遺山牢牙散主治牙齒鬆動、易搖、牙齦萎縮等症狀,這些症狀往往與腎氣不足、脾虛濕盛有關。龍骨入方,可補腎固齒,同時還能收斂止瀉,改善因脾虛濕盛導致的牙齦萎縮、牙齒鬆動等問題。

二、鎮驚安神:龍骨還具有鎮驚安神的作用,可緩解因腎虛或脾虛引起的頭暈目眩、心神不安等症狀。牙齒鬆動、易搖常伴隨這些症狀,龍骨入方,可起到鎮驚安神的作用,進一步緩解牙齒鬆動、易搖等問題。

遺山牢牙散中加入寒水石,主要原因有二:

一、 清熱解毒,消腫止痛:寒水石性寒,味甘,入肝、胃經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可有效緩解牙齦腫痛、發炎等症狀,同時也能抑制細菌滋生,預防感染。

二、 收斂固齒,止血生肌:寒水石亦具有收斂固齒、止血生肌的功效,能有效改善牙齒鬆動、牙齦出血等問題。對於因熱毒侵襲導致的牙齦炎症,寒水石能起到很好的緩解和修復作用。

遺山牢牙散中加入白芷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散寒止痛: 白芷性溫,味辛,入肺、胃經,具有散寒止痛的功效。牙痛常因寒邪入侵所致,白芷能溫經散寒,緩解牙痛,配合其他藥物,達到止痛效果。
  2. 通竅止痛: 白芷具有通鼻竅的功效,而牙痛與鼻竅密切相關,白芷能通竅止痛,改善牙痛症狀。

因此,白芷在遺山牢牙散中發揮著散寒止痛、通竅止痛的作用,為治療牙痛提供有效幫助。

遺山牢牙散中包含細辛,主要基於其 辛溫解表,散寒止痛 的功效。

細辛味辛性溫,入肺經,能溫肺散寒,止咳化痰;且其走竄力強,能直達牙齒,故能止牙痛。對於寒邪客齒,或風寒齒痛,齒齦腫痛等症狀,細辛能起到溫經散寒,止痛止癢的作用,配合其他藥物,更能有效緩解疼痛,起到牢固牙齒的作用。

遺山牢牙散中包含石燕,主要基於以下原因:

  1. 固齒止痛:石燕性寒,味甘鹹,入肝腎經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其能清瀉肝火,止痛定驚,對於牙痛、牙齦腫痛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。
  2. 補腎固本:石燕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,如鈣、磷等,對於骨骼和牙齒的生長發育有益。其能補腎固本,改善牙根鬆動、牙齦萎縮等問題,進而達到固齒的目的。

主治功效


中藥方劑探討:遺山牢牙散

方劑組成與來源

根據《衛生寶鑒》記載,遺山牢牙散有兩種版本:

  1. 版本一(祝補齋記載):
    • 茯苓
    • 石膏
    • 龍骨
    • 寒水石
    • 白芷
    • 細辛
    • 石燕
  2. 版本二(羅天益與祝補齋皆有記載):
    • 訶子肉
    • 五倍子 (各等分)

兩個版本皆記載為王漢卿所傳,據說此方源自於李節使,後傳至折太守。折太守得此方後,九十多歲牙齒仍未見鬆動或疼痛。王漢卿本人亦因使用此方,八十九歲仍能以牙齒咬斷肉類,足見其效果顯著。

方劑功效分析

版本一分析:

此方組成藥物功效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:

  • 健脾益氣,利濕消腫: 茯苓具有健脾益氣、利水滲濕的功效,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,促進體內水濕代謝,間接可能有助於牙齦健康。
  • 清熱瀉火,解毒生津: 石膏、寒水石皆為清熱瀉火之品,能清除體內熱毒,寒水石兼具生津之效,可能有助於緩解牙齦紅腫、發炎等症狀。
  • 鎮靜安神,收斂固澀: 龍骨具有鎮靜安神、收斂固澀的功效,可能有助於穩定牙齒,防止鬆動。
  • 祛風通竅,溫肺化痰: 白芷、細辛具有祛風通竅、溫肺化痰的功效,主要針對風寒引起的牙痛,以及可能伴隨的鼻塞、流涕等症狀。
  • 滋陰潤燥,養血補虛: 石燕具有滋陰潤燥、養血補虛的功效,可能對於年長體虛、牙齦萎縮者有一定益處。

綜合來看,版本一的遺山牢牙散偏重於清熱瀉火、固齒鎮痛,兼顧健脾益氣、滋陰補虛,適用於多種原因引起的牙齒鬆動、疼痛等問題,尤其對於體內有熱、年長體虛者效果可能更佳。

版本二分析:

此方組成較為簡單,僅有兩味藥物:

  • 訶子肉: 具有澀腸止瀉、斂肺止咳、澀精止遺的功效,其收斂固澀之性,可能有助於緊固牙齦,防止牙齒鬆動。
  • 五倍子: 具有收斂止汗、澀腸止瀉、斂肺止咳、收濕斂瘡的功效,其收斂作用更強,能有效收斂牙齦,固齒止痛。

因此,版本二的遺山牢牙散功效集中於收斂固澀,直接作用於牙齦,使其緊固,達到固齒止痛的效果。 此方適用於牙齦鬆動、牙齒不固引起的疼痛,尤其對於單純性牙齒鬆動效果可能更為直接。

結論

遺山牢牙散的兩種版本各有側重,版本一組方較為複雜,功效較為全面,適用範圍較廣;版本二組方簡單,功效集中於收斂固澀,針對性更強。兩種版本皆有其療效,但具體應用需根據個人體質及病症情況選擇。

古籍中強調此方療效顯著,但仍需注意,中藥方劑需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使用,切勿自行濫用。此外,牙齒保健應從日常做起,保持口腔清潔,定期檢查,方能維護牙齒健康。

附:紅芍藥散簡介

《衛生寶鑒》中亦記載了紅芍藥散,主治心病引起的口瘡。藥方組成為紫菀、桔梗、紅芍藥、蒼朮等分研末,與羊肝拌勻燒熟食用。此方與遺山牢牙散病症不同,不在此詳述。

傳統服藥法


茯苓1兩,石膏1兩,龍骨1兩,寒水石半兩,白芷半兩,細辛3錢,石燕子1枚(大者;小者用1對)。固齒。上為末。早晨用藥刷牙,晚亦如之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遺山牢牙散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,但不宜長期服用,以免傷陰耗氣。

相同名稱方劑


遺山牢牙散, 出處:《衛生寶鑑》卷十一。 組成: 遺山牢牙散(《衛生寶鑑》卷十一。)出處:《衛生寶鑑》卷十一。別名:牢牙散組成:茯苓1兩,石膏1兩,龍骨1兩,寒水石半兩,白芷半兩,細辛3錢,石燕子1枚(大者;小者用1對)。主治:固齒。 。 主治:固齒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