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劑組成解釋
「一筆勾」方劑中含有麝香,主要原因如下:
- 開竅醒神:麝香性溫通開竅,能迅速穿透血腦屏障,直達腦部,具有醒神開竅、豁痰開痰之效。對於神志昏迷、痰涎壅盛、中風昏厥等症狀,能起到迅速改善的作用。
- 活血止痛:麝香性溫通散瘀,能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,對於跌打損傷、瘀血腫痛等症狀,能起到迅速止痛、消腫止痛的效果。
因此,「一筆勾」方劑中加入麝香,正是為了發揮其開竅醒神、活血止痛的功效,達到快速治療的效果。
「一筆勾」方劑中含有藤黃,主要原因為:
- 清熱解毒: 藤黃性寒,味苦,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的功效。方劑中加入藤黃,可以有效地清除體內熱毒,減輕炎症反應,並達到止血的效果。
- 活血化瘀: 藤黃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,可以促進血液循環,改善局部血液供應,加速傷口癒合。對於一些由瘀血阻滯引起的疾病,藤黃的加入可以起到疏通經絡、化瘀止痛的效果。
總之,藤黃在「一筆勾」方劑中起到清熱解毒、活血化瘀的功效,配合其他藥材,可有效治療相關疾病。
「一筆勾」方劑中包含「五倍子」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收斂止血作用:五倍子性寒、味苦澀,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,可有效治療出血症狀。方劑中加入五倍子,有助於快速止血,減輕出血量。
- 清熱解毒作用:五倍子還具備清熱解毒的功效,能夠抑制細菌、病毒的生長繁殖,預防感染。方劑中加入五倍子,可幫助消炎止痛,促進傷口癒合。
因此,在「一筆勾」方劑中使用五倍子,可發揮其收斂止血、清熱解毒的功效,達到治療目的。
「一筆勾」方劑中包含天南星,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:
- 祛風止痙:天南星性溫,味辛苦,入肺、脾經,具有祛風止痙、化痰散結之效。對於因風寒濕邪侵襲所致的抽搐痙攣、肢體麻木等症狀,能起到較好的治療作用。
- 消腫止痛:天南星亦具消腫止痛之效,能有效治療痰飲咳嗽、瘰癧腫痛等病症。
「一筆勾」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小兒驚風、抽搐等症,而天南星在此方中發揮祛風止痙、消腫止痛的作用,有助於緩解病症,取得較好的療效。
「一筆勾」方劑中加入白芨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止血生肌: 白芨具有涼血止血、生肌斂瘡的功效,能有效控制因外傷或手術造成的出血,並促進傷口癒合。此藥性與方劑中其他藥材如當歸、川芎、生地等,共同發揮止血生肌的作用,使創傷快速恢復。
- 清熱解毒: 白芨亦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,可緩解因外傷感染引發的炎症反應,防止傷口化膿。這點與方劑中其他藥材如金銀花、連翹等,共同達到清熱解毒的效果,使創傷恢復過程中避免感染。
總體而言,白芨在「一筆勾」方劑中,發揮了止血生肌、清熱解毒的功效,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,達到快速止血、生肌、預防感染的效果,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。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主治功效
一筆勾方劑分析
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此方記載主治「一切癰腫」,即各種局部化膿性感染,如癰疽、疔瘡、腫毒等。古代醫家認為癰腫多因熱毒壅滯、氣血瘀結所致,故需清熱解毒、消腫散結、排膿止痛,而本方以膽汁調製外用,側重於局部清熱消腫、拔毒生肌。
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
生大黃(四兩)
- 主效:清熱瀉火、涼血解毒、逐瘀通經。
- 原理:大黃苦寒沉降,能瀉血分實熱,破瘀滯,促進局部腫脹消散,尤善治熱毒瘡癰。
天南星(一兩)
- 主效:燥濕化痰、散結消腫。
- 原理:外用可助散結止痛,針對癰腫痰瘀互結之硬塊,軟堅化滯。
生半夏(一兩)
- 主效:燥濕化痰、消痞散結。
- 原理:與天南星協同,增強化痰散結之力,破除局部痰濕凝聚。
白及(一兩)
- 主效:收斂止血、消腫生肌。
- 原理:黏膩之性可助藥錠黏附病灶,促進瘡口修復,防止毒邪擴散。
冰片(一錢)
- 主效:清熱止痛、透竅散火。
- 原理:辛香走竄,能引藥透達病所,局部麻醉以緩解疼痛,並增強清熱效果。
雄豬膽汁調和
- 主效:清熱解毒、潤燥消腫。
- 原理:膽汁苦寒,助大黃、冰片清熱,其脂溶性特性亦利於藥物滲透皮膚。
全方配伍思維
- 清熱毒:大黃、膽汁、冰片為主,直折火毒。
- 散結滯:南星、半夏破痰瘀,松解局部壅塞。
- 生肌斂瘡:白及保護瘡面,避免腐爛蔓延。
- 外治透達:冰片引藥,膽汁賦形,使藥力直透癰腫深部。
總結:此方以峻烈之品組方,側重「瀉熱破結」為主,適合熱毒熾盛之癰腫未潰階段,藉外用直攻病灶,達到消腫、拔毒、止痛之效。
傳統服藥法
天南星1兩,生半夏1兩,白及1兩,生大黃4兩,冰片1錢。
上為末,用雄豬膽汁和成錠子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-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,孕婦、小孩、哺乳期婦女慎用。
-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,以免引起副作用。
相關疾病
相同名稱方劑
一筆勾, 出處:《瘍醫大全》卷八。 組成:蚰蜒蟲30-40條,冰片4分。 主治:癰疽。
一筆勾, 出處:《外科方外奇方》卷一。 組成:天南星1兩,生半夏1兩,白及1兩,生大黃4兩,冰片1錢。 主治:一切無名大毒。
一筆勾, 出處:《青囊秘傳》。 組成:麝香1錢,藤黃1兩,五倍子2兩,赤豆5錢,南星5錢,白及(半炒半生)2兩。 主治:一切癰腫。
一筆勾, 出處:《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》(濟南方)。 組成:毛慈菇3兩,蝸牛3兩5錢,蟾酥(酒制)3兩5錢,白芷1兩,甘石5錢,川芎5錢,官粉2兩5錢,生半夏4兩,冰片2分,麝香(另兌)2分。 主治:腫毒初起,疥癬頑瘡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