藥核桃

藥核桃

YAO HE TAO | 更多圖表

出處典籍:《仙拈集》卷二

熱性指數

16

寒性指數

19

熱/寒比例

偏寒 (0.84)

複方歸經比例

肝經 25%
脾經 16%
腎經 16%
肺經 16%
大腸經 16%
心經 8%
肝經
脾經
腎經
肺經
大腸經
心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藥核桃方劑中包含胡桃仁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補腎益腦: 胡桃仁性溫,味甘,入腎、肺經。其富含不飽和脂肪酸、維生素E、磷脂等營養物質,具有補腎固精、養血潤燥、溫肺定喘之效。對於腎虛精虧、頭昏耳鳴、健忘失眠、咳嗽氣喘等症狀,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。
  2. 滋陰潤腸: 胡桃仁富含膳食纖維,能促進腸道蠕動,潤腸通便,改善便祕。同時,其滋陰作用可緩解燥熱、口渴等症狀。

綜上所述,胡桃仁在藥核桃方劑中發揮著補腎益腦、滋陰潤腸的作用,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,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。

藥核桃方劑中加入黑芝麻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補腎固精,潤燥滑腸: 黑芝麻性平味甘,入肝腎經,具有補肝腎、益精血、潤腸通便的功效。藥核桃方劑常用於治療腎虛、腰膝痠軟、大便乾結等症狀,黑芝麻的加入可以起到補益腎精、潤腸通便的作用,增強藥效。
  2. 相輔相成,提高療效: 核桃仁性溫味甘,入腎經,具有補腎固精、養血潤燥的功效。黑芝麻與核桃仁藥性相輔相成,共同發揮補腎益精、潤燥滑腸的功效,達到治療疾病、增強體質的目的。

總體來說,黑芝麻的加入不僅可以增加藥效,更能使藥核桃方劑的藥性更加溫和,適合更多人羣使用。

藥核桃方劑中加入馬齒莧,主要原因有二:

一、 清熱解毒,涼血止血: 馬齒莧性寒,味甘酸,入心、肝、大腸經。其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的功效,可有效緩解藥核桃可能造成的燥熱上火、血熱妄行等症狀。

二、 收斂生肌,促進傷口癒合: 馬齒莧富含多種營養成分,具有收斂生肌、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。藥核桃方劑中加入馬齒莧,有助於修復因藥物或其他因素造成的組織損傷,促進傷口癒合。

總之,馬齒莧在藥核桃方劑中起到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、收斂生肌的作用,協同其他藥物,達到更好的療效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藥核桃方劑分析

一、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
此方劑主治「血淋」與「沙淋」,屬中醫淋證範疇:

  1. 血淋:指小便淋瀝澀痛伴隨尿血,多因濕熱下注膀胱、灼傷血絡,或陰虛火旺、迫血妄行所致。
  2. 沙淋:即石淋,指尿中夾雜砂石、小便艱澀或突發疼痛,多因濕熱煎熬尿液成石,阻塞尿道。

二、組成與治療原理

  1. 核桃(胡桃)

    • 性味歸經:甘溫,歸腎、肺、大腸經。
    • 作用:補腎固精、潤腸通便。古代醫家認為其能「通命門、利三焦」,助氣化以疏通水道,改善淋證氣滯血瘀或腎虛之本。現代研究顯示,核桃含亞油酸等成分,或可調節代謝,減少結石形成。
  2. 芝麻(胡麻)

    • 性味歸經:甘平,歸肝、腎、大腸經。
    • 作用:補肝腎、益精血、潤燥滑腸。與核桃協同滋養腎陰,緩解陰虛火旺導致的血淋;其油脂特性或能潤滑尿道,助砂石排出。
  3. 馬齒莧

    • 性味歸經:酸寒,歸肝、大腸經。
    • 作用: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、利濕通淋。針對濕熱下注的病機,直接清熱利尿以治標,緩解尿血與疼痛。現代研究證實其具抗菌、抗炎作用,可能抑制尿路感染。

配伍邏輯

  • 攻補兼施:馬齒莧清熱利濕治標,核桃、芝麻補腎潤燥治本。
  • 協同通淋:核桃與芝麻的油脂滑利特性,結合馬齒莧的利尿作用,共促砂石排出;馬齒莧涼血止血,配伍核桃溫通,調和寒熱以止尿血。
  • 酒引藥力:以滾酒送服,取其辛溫行散之力,助藥勢直達下焦,加強活血通淋之效。

三、潛在應用推論

此方著重於「腎虛濕熱夾雜」之淋證,適用於:

  • 血淋屬腎陰不足、虛火灼絡者(尿血反覆,伴腰酸口乾)。
  • 沙淋初起,結石細小者(藉滑利之性輔助排石)。

:本方為傳統經驗方,臨床運用需結合具體病機辨證加減。

傳統服藥法


核桃1個,芝麻1把,馬齒莧1撮。
共搗爛,滾酒服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本方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,孕婦慎用。

相關疾病


膀胱炎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膀胱惡性腫瘤(膀胱癌)腎盂腎炎尿道膿傷小便疼痛

相同名稱方劑


藥核桃, 出處:《仙拈集》卷二。 組成:核桃1個,芝麻1把,馬齒莧1撮。 主治:血淋,沙淋。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