能消丸

NENG XIAO WAN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14

寒性指數

5

熱/寒比例

(2.80)

複方歸經比例

肝經 23%
腎經 17%
肺經 15%
膀胱經 12%
胃經 10%
脾經 10%
大腸經 5%
心經 5%
肝經
腎經
肺經
膀胱經
胃經
脾經
大腸經
心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1-23

方劑組成解釋

能消丸中包含威靈仙,主要源於其祛風濕、通經絡的功效。威靈仙性溫,味辛,入肝、腎經,具有舒筋活絡、止痛消腫的功效,對於風寒濕痹、筋骨疼痛、肢體麻木等症狀具有一定的療效。因此,在能消丸中加入威靈仙,可以緩解風寒濕邪引起的疼痛和腫脹,達到消炎止痛的效果,並促進經絡氣血運行,改善患處的血液循環。

能消丸中包含卷柏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止血生肌: 卷柏性寒,味苦,具有涼血止血、生肌斂瘡之效。能消丸主治跌打損傷、骨折瘀血、瘡瘍久不癒合等症,卷柏的止血生肌功效有助於消腫止痛,促進傷口癒合,提升藥效。
  2. 活血化瘀: 卷柏亦具有活血化瘀之效,能促進血液循環,有助於清除瘀血,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,進一步促進傷口癒合。因此,卷柏在能消丸中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,與其他藥材相互配合,達到更好的療效。

能消丸中包含防風,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:

一、散風止痛: 防風性味辛溫,具有祛風止痛、解表散寒之效。能消丸多用於治療風寒濕邪引起的痺痛,防風能散解風寒濕邪,緩解疼痛,改善痺痛症狀。

二、疏通經絡: 防風能疏通經絡,促進氣血流通,改善肢體麻木、關節疼痛等症狀。能消丸中加入防風,可協同其他藥物,共同發揮疏通經絡、止痛消腫的作用。

總之,防風在能消丸中起到散風止痛、疏通經絡的作用,配合其他藥物,共同發揮治療痺痛的功效。

能消丸方劑中含有刺蝟皮,主要基於以下原因:

  1. 散結消腫: 刺蝟皮性味苦寒,具有散結消腫、解毒止痛的功效,對於瘰癧、癭瘤、乳癰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。能消丸旨在治療頸部、乳房等部位的腫塊,刺蝟皮的加入有助於消散腫塊,減輕疼痛。
  2. 活血化瘀: 刺蝟皮亦具活血化瘀之效,能促進血液循環,改善局部組織的營養供應,有助於消除炎症,促進傷口癒合。對於因氣血瘀滯而引起的腫塊,刺蝟皮能起到疏通經絡,活血化瘀的作用,進一步促進腫塊消散。

能消丸方劑中加入阿膠,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:

  1. 滋陰補血,潤燥止血:阿膠性味甘平,入肺、肝、腎經,能滋陰潤燥,補血止血。對於因陰虛血燥引起的燥熱咳嗽、咯血、便血等症狀,阿膠能起到滋陰潤燥,涼血止血的作用,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,達到消炎止痛、化瘀生新的效果。
  2. 固本培元,增強體質:阿膠具有補血益氣的功效,能增強人體抵抗力,有助於更快恢復健康。在能消丸中,阿膠與其他藥材配合,能起到固本培元的作用,使患者體質得到改善,從根本上預防疾病再次發生。

能消丸中加入糯米,主要原因有二:

1. 粘性強,有助成丸: 糯米富含澱粉,煮熟後具有強粘性,可將藥材粉末黏合在一起,方便製成丸劑,方便服用。

2. 補益脾胃,增強藥效: 糯米性溫味甘,具有健脾益氣、固澀止瀉的功效。對於脾胃虛弱者,糯米可以起到補益作用,增強藥效吸收,有利於疾病的康復。

主治功效


中藥方劑「能消丸」之主治功效分析

「能消丸」出自《聖濟總錄》及《奇效良方》等古籍,為一治療痔疾疼痛之著名方劑。綜合古文所述,能消丸主要針對以下病症及病理機制發揮療效:

主治病症:

  1. 痔疾疼痛,如錐刀刺,不可忍:《聖濟總錄》、《奇效良方》及《証治準繩》皆明確指出能消丸主治「痔疾疼痛,如錐刀刺,不可忍」,可見其止痛效果顯著。
  2. 五痔腫痛,下血不止:《聖濟總錄》亦有記載能消丸可治「五痔腫痛,下血不止」,說明其對於痔瘡引起的腫痛、出血等症狀亦有療效。
  3. 榮衛滯澀,身體疼痛:除痔疾外,《聖濟總錄》指出能消丸亦可用於治療「榮衛滯澀,身體疼痛」。此表明能消丸具有疏通經絡、調和氣血的功效,可緩解因氣血運行不暢引起的身體疼痛。
  4. 大便風祕不通:《聖濟總錄》中還提及能消丸可治療「大便風祕不通」。此處「風祕」可能指因風邪侵襲腸道,導致腸道氣機不暢、大便祕結,能消丸可能具有祛風通便的作用。
  5. 虛勞:於《何氏虛勞心傳》及《顧松園醫鏡》中,能消丸被提及為「能消丸藥之人」,用於形容療效明顯之藥劑,亦可見能消丸可用於輔助治療虛勞,其滋補功效亦受肯定。

治療原理分析:

能消丸的組成藥物及各自功效如下:

  1. 威靈仙:又名「能消」,性味辛溫,具有通經活絡、消腫止痛之功效,可疏通經絡,活血止痛,針對痔瘡局部疼痛效果明顯。
  2. 卷柏:性味辛平,具有補肝腎、固精縮尿之功效。可強健肝腎,補益精血,改善因肝腎不足引起的虛勞等問題。
  3. 防風:性味辛溫,具有散寒解表、祛風除濕之功效。可祛除體內風邪,疏散寒氣,解除因風邪引起的疼痛及氣機鬱滯。
  4. 刺蝟皮:性味甘平,具有補氣養血、調經止痛之功效。可補益氣血,活血止痛,對於痔瘡出血或氣血不足引起的疼痛有改善作用。
  5. 阿膠:性味甘平,具有滋陰養血、潤燥止渴之功效。可滋補陰血,潤澤腸道,對於痔瘡出血、便祕等有幫助。
  6. 糯米:性味甘溫,具有健脾益胃、溫中和緩之功效。可健運脾胃,促進藥物吸收,緩和藥性,增強整體療效。

綜合來看,能消丸的配伍精妙,其治療原理可歸納為:

  • 活血止痛:威靈仙、刺蝟皮均能活血通絡、消腫止痛,可直接緩解痔瘡的疼痛及腫脹。
  • 祛風散寒:防風可祛風散寒,解除風邪引起的氣機鬱滯,使氣血運行順暢。
  • 滋補陰血:卷柏、阿膠可補益肝腎、滋養陰血,可針對虛勞體質及因陰血不足引起的病症進行調養。
  • 健脾和胃:糯米可健脾益胃,促進藥物吸收,增強整體療效,同時亦可保護脾胃,避免藥物傷及脾胃。

能消丸通過多種藥物的協同作用,一方面可直接緩解痔瘡引起的疼痛、腫脹、出血等症狀,另一方面可從根本上調節機體氣血陰陽平衡,以達標本兼治的目的。

此外,古籍中提及,能消丸可蜜煉成丸,並可用人參湯送服,此舉亦有其深意。蜂蜜可潤燥滑腸,有助於藥物吸收,同時可增加滋補作用;人參湯可補氣養血,有助於增強藥效,更適合體虛之人服用。

綜上所述,能消丸針對痔疾疼痛,尤其是「如錐刀刺」般的劇痛,以及其他因氣血不暢、虛勞等引起的疼痛,具有顯著療效。其配伍嚴謹,療效明確,不愧為中醫治療痔疾的經典方劑。

傳統服藥法


威靈仙(淨洗,麩炒)1兩,蟬殼(淨洗去土足,焙乾)1兩。
上為末,醋面糊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20-30丸,米飲送下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本方孕婦慎用。

相關疾病


大便秘結痔瘡胃腸出血

相同名稱方劑


能消丸, 出處:《聖濟總錄》一四一。 組成:威靈仙(淨洗,麸炒)1兩,蟬殼(淨洗去土足,焙乾)1兩。 主治:痔瘡。

能消丸, 出處: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一。 組成:威靈仙(去苗土)10兩,木香2兩,防風(去叉)2兩。 主治:五痔腫痛,下血不止,或榮衛滯澀,身體疼痛,大便風秘不通。

能消丸, 出處:《聖濟總錄》卷一四三。 組成:威靈仙(去苗土)4兩,卷柏(去根)半兩,防風(去叉)半兩,猬皮(燒灰存性)半兩,阿膠(炙燥)半兩,糯米(炒)1合。 主治:痔疾疼痛,如錐刀刺不可忍。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