乳香木瓜丸

乳香木瓜丸

RU XIANG MU GUA WAN | 更多圖表

方劑配方組成

熱性指數

15

寒性指數

8

熱/寒比例

偏熱 (1.88)

複方歸經比例

心經 40%
肝經 40%
脾經 20%
心經
肝經
脾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乳香木瓜丸中加入乳香,主要原因有二:

一、活血化瘀: 乳香性溫,味辛,入血分,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對於乳房腫塊、乳腺增生等問題,乳香能促進血液循環,改善局部微循環,有助於消散瘀血,緩解疼痛。

二、疏通經絡: 乳香能通絡止痛,對於乳房經絡不通,導致的乳房脹痛、乳汁不通等問題,乳香能疏通經絡,促進乳汁分泌,改善乳房健康。

乳香木瓜丸中加入血竭,主要考量其活血化瘀、止痛生肌之效。

乳香木瓜丸以乳香、木瓜為君藥,主治跌打損傷、瘀血腫痛,而血竭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、生肌止血的功效。其化瘀止痛作用可配合乳香、木瓜加強治療跌打損傷,血竭的生肌止血功能則有助於加速傷口癒合。因此,血竭的加入可以協同其他藥材,增強乳香木瓜丸的療效,使治療效果更佳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乳香木瓜丸方劑分析

一、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此方主治「遠年近日腳氣」,即無論新久發作的腳氣病。古代所稱「腳氣」涵蓋範圍較廣,可包含下肢腫脹麻木、關節疼痛無力,或伴隨氣逆喘滿等症狀,多與濕邪流注、氣血瘀滯相關。

二、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

  1. 君藥:宣木瓜

    • 性味酸溫,歸肝脾經,傳統用於祛濕舒筋,專治腳氣浮腫、筋脈拘攣。《本草綱目》載其「治轉筋、腳氣」。
    • 本方以木瓜為載體,其酸收之性可固攝藥力,同時引藥下行,針對下肢病症。
  2. 臣藥:乳香

    • 辛溫活血,止痛生肌。此處用其「通經活絡」之效,解決腳氣病常見的氣血瘀滯問題,改善麻木疼痛。
  3. 佐藥:熟艾、茴香、青鹽

    • 熟艾:溫經散寒,燥濕通絡,助木瓜化濕,兼能溫煦下焦。
    • 茴香:辛香行氣,散寒止痛,與乳香協同調暢氣機,化解濕阻氣滯。
    • 青鹽:鹹寒入腎,古人認為能「引藥下行」,並軟堅散結,防止諸藥過於溫燥。
  4. 配伍特點

    • 蒸製工藝:以炊餅裹蒸,使木瓜與諸藥藥性融合,增強溫通滲濕之效;搗爛為丸則利於藥力緩釋。
    • 酒糊丸劑:酒行藥勢,助活血通絡;米飲送服顧護脾胃,防濕邪復聚。

三、推論治療原理
此方結合「祛濕舒筋、行氣活血、溫通散寒」三法:

  • 木瓜+熟艾:化解濕濁留滯,改善腫脹。
  • 乳香+茴香:調動氣血,解決「濕阻氣滯→血瘀」的病理連鎖。
  • 青鹽調控:既引藥入下焦,又平衡溫燥之性。

全方著眼於「通利下焦」,符合古人「治腳氣當疏滯氣、除濕毒」的觀點,適合寒濕夾瘀型腳氣病。

傳統服藥法


宣木瓜1個(開頂,去瓤),乳香(別研)半兩,熟艾半兩,茴香(淘去沙,炒)半兩,青鹽3錢。
上四味為細末,入在木瓜內蓋定,使竹釘釘合,用炊餅劑裹定就蒸令熟,取出,去面不用,於砂鉢內搗極細,看乾濕得所,用好酒煮面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50丸,空心米飲送下,1日2次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...

相關疾病


腳氣病

相同名稱方劑


乳香木瓜丸, 出處:《普濟方》卷二四○。 組成:乳香、血竭各等分。 主治:遠年近日腳氣。

乳香木瓜丸, 出處:《魏氏家藏方》卷八。 組成:宣木瓜1個(開頂,去瓤),乳香(别研)半兩,熟艾半兩,茴香(淘去沙,炒)半兩,青鹽3錢。 主治:一切腳氣疼痛,腳膝緩弱,行步艱難,不能屈伸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