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仙眼藥

神仙眼藥

SHEN XIAN YAN YAO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20

寒性指數

14

熱/寒比例

偏熱 (1.43)

複方歸經比例

肝經 22%
胃經 16%
心經 11%
脾經 11%
大腸經 10%
肺經 5%
小腸經 5%
膀胱經 5%
腎經 5%
膽經 5%
肝經
胃經
心經
脾經
大腸經
肺經
小腸經
膀胱經
腎經
膽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神仙眼藥方中使用秦皮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清熱解毒,止癢消腫:秦皮性寒,味苦,歸肺、大腸經。其具有清熱解毒、燥濕止癢、收斂生肌等功效。對於眼部炎症、紅腫、瘙癢等症狀,秦皮能有效清熱解毒,消腫止癢,緩解不適。
  2. 收斂生肌,促進傷口癒合:秦皮還具有收斂生肌的作用,可以促進眼部傷口癒合,修復受損組織。對於眼部潰瘍、糜爛等病症,秦皮可以幫助傷口快速癒合,減輕疼痛。

「神仙眼藥」方劑中加入乳香,主要基於以下原因:

  1. 消腫止痛: 乳香性溫,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之效。眼部疾患常伴有腫脹疼痛,乳香可有效改善症狀,減輕患者痛苦。
  2. 促進癒合: 乳香具有促進組織修復的作用,有助於眼部傷患的癒合,減輕炎症反應,加速視力恢復。

因此,乳香在「神仙眼藥」中發揮著消腫止痛、促進癒合的功效,有助於改善眼部疾病,達到治療目的。

神仙眼藥方劑中包含胡黃連,主要因為其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胡黃連味苦寒,入肝經,能清肝熱、瀉肝火,對於眼部紅腫、疼痛、視力模糊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。

此外,胡黃連還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,可抑制細菌感染,對於眼部炎症的治療也有一定效果。因此,胡黃連被列入神仙眼藥方劑,旨在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,改善眼部不適。

神仙眼藥中加入燈心草,主要基於其清熱利濕、涼血解毒的功效。

燈心草性味甘淡,入心、小腸經,具有清熱瀉火、利尿通淋的功效。其清熱作用可以緩解眼部炎症,如紅腫、疼痛等;利尿通淋則有助於排出體內毒素,改善眼部循環。此外,燈心草還有涼血解毒的作用,可以減輕眼部感染引起的紅腫熱痛。

因此,在神仙眼藥中加入燈心草,可以起到清熱解毒、消炎止痛、改善眼部循環的功效,有助於治療眼部疾病。

神仙眼藥方中加入大棗,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:

  1. 補益氣血,滋養肝腎: 大棗味甘性溫,歸脾、胃經,具有補中益氣、養血安神、緩和藥性等功效。眼部疾患多與肝腎不足、氣血虧虛有關,大棗可補益氣血,滋養肝腎,改善眼部血液循環,緩解眼部疲勞。
  2. 和中健脾,增強藥效: 大棗能健脾和胃,促進營養吸收,增強藥物療效。神仙眼藥多為滋補性藥物,加入大棗可增強藥效,使藥物更易於吸收,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。

神仙眼藥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,廣泛用於眼部疾病的治療。其組成中包含斑蝥,這是一種具有特殊藥理作用的昆蟲。斑蝥含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,如蝥毒素,這些成分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通經活血、散瘀消腫的功效。因此,在眼藥中加入斑蝥可以促進眼部血液循環,減輕眼部紅腫與不適,對於某些眼疾如結膜炎及視網膜病變有輔助療效。

此外,斑蝥的外用效果較為顯著,能夠直接作用於眼部組織,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。然而,由於斑蝥還具有一定的毒性,使用時須謹慎,必須控制劑量並遵循醫生的指導。因此,在使用神仙眼藥時,患者需對其成分有清晰的瞭解,並確保在專業醫療人員的監督下進行,才能安全有效地發揮斑蝥的治療作用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一、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
神仙眼藥主治「眼疾」,依古代醫籍所載,此方多用於治療目赤腫痛、翳膜遮睛、流淚羞明等眼瞼與角膜病變。其名「神仙」,暗示其效速而顯,可能針對急慢性眼疾均有應用,尤以熱毒或瘀阻所致者為主。


二、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

(一)藥物組成分析

  1. 秦皮(3錢):

    • 性苦寒,歸肝、膽經,清熱燥濕、收澀明目。
    • 主治目赤腫痛,古代用於濕熱上攻之眼疾,現代研究證實其含秦皮甲素有抗炎作用。
  2. 乳香(如棗大):

    • 性辛溫,活血行氣、消腫生肌。
    • 在此方中可能用於促進眼部氣血流通,緩解瘀滯腫痛,並助他藥穿透組織。
  3. 胡黃連(3錢):

    • 性寒味苦,清虛熱、瀉火解毒。
    • 輔助秦皮清肝膽濕熱,針對內熱上炎之目疾。
  4. 燈心(7寸長一握):

    • 性甘淡微寒,利水通淋、清心降火。
    • 引熱下行,減輕眼部充血腫痛。
  5. 棗子(3個):

    • 甘溫,補脾和胃、調和藥性,緩和他藥峻烈之性,防寒涼傷胃。
  6. 斑蝥(1個,去翅足):

    • 辛熱有大毒,破血逐瘀、攻毒散結。
    • 古代外用治癰疽、瘰癧,此方取其刺激性,助藥力穿透眼表組織,但需嚴格控量。
  7. 古老錢(7文):

    • 古人認為銅錢(含銅綠)能殺蟲解毒,主治目翳。
    • 可能利用其礦物成分收斂消炎。
  8. 輔料(空青、鵬砂):

    • 空青:碳酸鹽類礦物,清肝明目、退翳,主治青盲翳障。
    • 鵬砂(硼砂):清熱解毒、防腐,助消眼部痰熱瘀滯。

(二)配伍邏輯

  1. 清熱解毒為主:秦皮、胡黃連、燈心、古老錢合用,清肝膽濕熱,瀉火解毒,針對「熱毒上攻」病機。
  2. 活血化瘀為輔:乳香、斑蝥活血散結,改善眼部氣血瘀滯,促進藥力滲透。
    3.礦物藥增效:空青、鵬砂直接作用於眼表,退翳明目,加強局部療效。
  3. 調和藥性:棗子緩和斑蝥毒性及他藥寒涼之性。

(三)治療原理

此方透過:

  1. 清熱瀉火:消除眼部紅腫熱痛。
  2. 活血散瘀:改善微循環,促進代謝廢物排出。
    3.解毒退翳:礦物與蟲類藥直達病所,化解翳膜。
  3. 黏膜滲透:斑蝥、乳香等助藥力穿透眼表屏障,增強局部作用。

(四)適用證型推論

可能對以下眼疾有效:

  • 肝經濕熱型結膜炎、角膜炎(目赤澀痛)。
  • 早期角膜翳或瞼緣炎(因古老錢、空青退翳)。
  • 瘀血阻絡型目疾(伴見血絲纏繞、久病不癒)。

(五)外用製劑特點

  • 濃縮煎膏:兩次煎煮濃縮,確保有效成分提取。
  • 絹布過濾:去雜質減少刺激,適合嬌嫩眼區。
  • 密閉儲存:防藥效揮發,延長使用期限。

三、小結

此方以清熱解毒、活血退翳為核心,結合植物藥、蟲類藥、礦物藥三重作用,體現「表裏同治」「標本兼顧」思路,尤其注重局部滲透與整體調節並行。其組方思路反映古代對眼疾「熱、毒、瘀」複合病機的認知,而斑蝥、古老錢等藥的運用,則顯示傳統「以毒攻毒」「取象比類」的用藥哲學。

傳統服藥法


秦皮3錢(去粗皮,銼細),乳香1塊(如棗大),胡黃連3錢,燈心1握(7寸長),棗子3個,斑蝥1個(去翅頭足),古老錢7文(不銼)。
上為粗末。
入無釉器中(砂器尤佳),用井華水1大碗,熬去半碗,用縮絹擠過,再將滓以水半瓷碗,煎取1盞,入擠過汁同煎,汁入新碗中,熬似稠粥樣,入小瓷盒中或角盒中盛,將空青並鵬砂1塊(如2豆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,孕婦、小孩、體虛者慎用。

相關疾病


面部疼痛

相同名稱方劑


神仙眼藥, 出處:《中藏經·附錄》卷八。 組成:秦皮3錢(去粗皮,銼細),乳香1塊(如棗大),胡黃連3錢,燈心1握(7寸長),棗子3個,斑蝥1個(去翅頭足),古老錢7文(不銼)。 主治:眼疾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