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香丸

通香丸

TONG XIANG WAN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9

寒性指數

6

熱/寒比例

偏熱 (1.50)

複方歸經比例

肝經 25%
脾經 20%
心經 13%
肺經 11%
膽經 9%
大腸經 6%
三焦經 4%
心包經 4%
腎經 4%
肝經
脾經
心經
肺經
膽經
大腸經
三焦經
心包經
腎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通香丸方中加入遠志,主要基於其 解鬱安神、開竅醒神 的功效,與方劑整體開竅醒神、化痰通竅 的功效相契合。

遠志性味苦、辛,歸心、肺經,具有 行氣解鬱、開竅醒神 的作用。方中加入遠志,可 疏通心肺之氣,化解鬱結,使神志清明,痰濁消散,進而達到開竅醒神、化痰通竅的目的。

通香丸中加入石菖蒲,主要原因有二:

一、開竅醒神: 石菖蒲性辛溫,入心、脾、腎經,具有開竅醒神、化濕開竅之功效。通香丸以開竅醒神為主要功效,石菖蒲可助其達到開竅醒神之效,改善神志不清、記憶力減退等症狀。

二、化濕止嘔: 石菖蒲亦有化濕止嘔之效,可治療濕濁中阻、脾胃不和所致的嘔吐。通香丸中常配伍其他化濕止嘔藥物,石菖蒲可增強化濕止嘔的效果,使療效更顯著。

通香丸中加入酸棗仁,主要是因為酸棗仁具有安神、養血、斂汗的功效,與方劑中其他藥材相輔相成,起到以下作用:

  1. 安神定志:酸棗仁能滋養心脾,安神定志,與方劑中其他具有安神功效的藥材,如茯苓、遠志等,共同作用,加強安神效果,用於治療心神不安、失眠多夢等症狀。
  2. 養血斂汗:酸棗仁能養血斂汗,與方劑中其他具有補氣益血的藥材,如黃芪、黨參等,共同作用,可以改善氣血虧虛、自汗盜汗等症狀。

總之,酸棗仁的加入,不僅加強了方劑的安神功效,同時也起到養血斂汗的作用,使通香丸整體功效更加全面。

通香丸中加入柴胡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:

  1. 疏肝解鬱,理氣止痛:柴胡味苦辛,性微寒,入肝膽經,具有疏肝解鬱、和解表裏、升舉陽氣的功效。通香丸常用於治療肝鬱氣滯、胸脅脹痛、脘腹痞滿等症,柴胡可有效疏解肝鬱之氣,緩解胸脅脹痛,理氣止痛,使氣機通暢,達到治療目的。
  2. 昇陽舉陷,助脾胃運化:柴胡亦有昇陽舉陷的功效,可幫助脾胃升清降濁,促進消化吸收。通香丸中常加入健脾和胃的藥材,柴胡則能協同其他藥材,增強脾胃運化功能,使藥效更佳,更好地改善脾胃虛弱、消化不良等症狀。

通香丸是中藥方劑中常見的一種,主要用於改善血液循環,緩解疼痛等症狀。在通香丸的組成中,蓖麻子(也稱為「麻子」)的加入有其特定的原因。蓖麻子來源於蓖麻植物的種子,具有獨特的藥理特性。它富含蓖麻油,能夠促進腸道蠕動,增進排便,對於一些因血液循環不良而導致的腸道問題,特別有幫助。

此外,蓖麻子也被認為具有解毒作用,可以幫助體內排出多餘的毒素,進一步改善身體的代謝狀況。在通香丸中,蓖麻子的配伍使整個方劑不僅能夠活血化瘀,還能增強消化及排毒的功能,從而達到寬腸通便的效果,讓整體療效更為出色。然而,需注意的是,蓖麻子用量過多可能導致不良反應,因此應在專業指導下使用,以確保安全有效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通香丸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

此方劑主「小兒啞不能言」,乃針對小兒言語發育遲緩或無聲之證。古代醫家認為,小兒啞症多與心腎不足、竅閉神蒙相關,心主神明,開竅於舌,腎藏精而絡舌本。若心腎之氣不充,或痰濁蒙蔽清竅,則舌機不利,言語難成。此方通過開竅醒神、調暢氣機以促言語功能。

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探析

  1. 遠志、石菖蒲

    • 遠志苦辛性溫,入心腎經,能「通腎氣上達於心」,安神益智兼化痰開竅。
    • 石菖蒲辛香走竄,豁痰醒神,專開「九竅之閉」,二藥相配,共奏開竅醒腦之效,為治啞症之核心。
  2. 棗仁、柴胡

    • 棗仁養肝血、寧心神,助遠志安神定志,使心神得養而言語有主。
    • 柴胡疏肝解鬱,調暢氣機,《內經》云「肝主語」,肝氣條達則氣血上榮舌本,促發音聲。
  3. 蓖麻子(連殼)

    • 按歲數定量使用,取其「通利諸竅」之功。蓖麻子性善走竄,能「開通關節毛孔」,助藥力透達竅絡,尤適小兒稚陰稚陽之體。
  4. 豬肝為引

    • 豬肝甘苦溫,入肝經,以肝補肝,養血滋陰。肝藏血,血足則腦竅得濡;且肝為「血室」,能載藥上行,引諸藥入肝脈而達舌本。
    • 紙包煨熟,既存藥性,又取其溫潤之氣,緩和蓖麻子峻烈之性。

綜論
此方以「開竅醒神」為主軸,結合養血疏肝、通絡利竅。遠志、菖蒲直攻竅閉;棗仁、柴胡調和氣血;蓖麻子破滯通絡;豬肝為使,標本兼顧。古人認為「啞症多屬竅閉」,故以辛香走竄之品搭配血肉有情之質,既能激發竅機,又防傷正,體現「通補兼施」之思維。

附註:方中蓖麻子需連殼使用,或取其緩和毒性;然古法用量謹慎,以年齡遞增,亦見因人制宜之妙。

傳統服藥法


遠志1錢,石菖蒲1錢,棗仁1錢,柴胡1錢,蓖麻子(連殼)每一歲用1粒。
上為末。
用豬肝1個,將藥末摻入豬肝內,紙包,煨熟,搗丸服。日3-5次至7日,即效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本方有開竅醒神的功效,陰虛火旺者慎用。

相關疾病


麻疹

相同名稱方劑


通香丸, 出處:《嵩崖尊生》卷十五。 組成:遠志1錢,石菖蒲1錢,棗仁1錢,柴胡1錢,蓖麻子(連殼)每1歲用1粒。 主治:小兒啞不能言。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