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生薑汁灌耳方
SHENG JIANG ZHI GUAN ER FANG | 更多圖表
出處典籍: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一五
方劑配方組成
熱性指數
25
寒性指數
0
熱/寒比例
極熱 (25.00)複方歸經比例
肺經 33%
脾經 33%
胃經 33%
肺經
脾經
胃經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方劑組成解釋
生薑汁灌耳方中以生薑為主要組成成分,其原因如下:
- 溫散寒邪: 生薑性溫,味辛,具有散寒止痛、解表發汗之效。對於因寒邪入侵耳竅而引起的耳痛、耳鳴、耳聾等症狀,生薑汁灌耳可溫散寒邪,改善耳部血循環,達到止痛消腫的效果。
- 消炎止痛: 生薑中含有多種抗炎活性物質,如薑辣素、薑烯酚等,可抑制炎症反應,減輕耳部炎症引起的疼痛。同時,生薑汁還具有消腫作用,可緩解耳部腫脹,改善耳部不適。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主治功效
中藥方劑【生薑汁灌耳方】的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如下:
一、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此方專治「百蟲入耳」,即各類小蟲誤入耳道所致的不適。古籍記載其法簡效捷,透過生薑汁灌耳,能促使蟲體自行退出,機制在於生薑的特殊氣味與刺激性,達到驅蟲之效。
二、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
1. 單藥組成:生薑汁
生薑(Zingiber officinale)性辛溫,自古用以驅散風寒、解毒殺蟲。其汁液含揮發性成分(如薑烯酚、薑辣素),具有以下作用:
- 氣味驅蟲:強烈辛竄之氣可刺激蟲體,促使蟲類避開或退出狹窄耳道。
- 局部刺激:生薑汁略具刺激性,能引發耳道輕微收縮或蠕動,間接幫助蟲體移動。
- 解毒特性:古醫認為生薑能「解百毒」,對蟲類分泌物可能引起的局部過敏或炎症有緩解作用。
2. 給藥方式設計
- 少量灌入:強調「少少灌入」,避免大量液體滯留耳內,反使蟲體內竄,體現古人用藥精準。
- 立效觀察:「立出」反映此方用於蟲體活動性強時(如飛蟲、爬蟲初入耳),趁其未深入耳道前快速驅離。
3. 中醫理論佐證
- 「辛以散之」:生薑辛味屬肺,肺開竅於鼻,而耳鼻喉相通,辛氣可透達耳竅。
- 蟲類多喜陰暗潮濕,畏嫌辛溫燥烈之氣,符合「以熱制陰」的治則。
三、現代科學視角的可能機制
- 揮發性成分作用:薑辣素等成分可能干擾蟲體神經傳導,使其活動方向逆轉。
- 物理沖刷:液體流動或可帶動小型蟲體向外排出。
- 黏膜反應:生薑汁刺激耳道黏膜,增加局部血液循環,或引發蟲體不適而逃離。
四、綜合理路
此方體現古代「簡便驗廉」的急救智慧,以單味藥的特性直擊病因(蟲體畏辛),結合給藥技巧(少量緩灌),達到「藥專力宏」之效。現代若遇類似情況,仍可參考此思路,但需注意蟲體性質與耳道狀況(此處不贅)。
傳統服藥法
生薑汁1合。
少少灌入耳中。立出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...
相同名稱方劑
生薑汁灌耳方, 出處: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一五。 組成:生薑汁1合。 主治:百蟲入耳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