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膚膏

保膚膏

BAO FU GAO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1

寒性指數

5

熱/寒比例

(0.20)

複方歸經比例

肝經 33%
胃經 33%
腎經 33%
肝經
胃經
腎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「保膚膏」方劑中添加「露蜂房」,其原因主要有二:

  1. 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: 露蜂房性寒,味苦,入肺經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功效。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皮膚炎症、痘痘、濕疹等,露蜂房能有效抑制炎症反應,緩解疼痛和腫脹,促進皮膚癒合。
  2. 活血化瘀、生肌止癢: 露蜂房還具有活血化瘀、生肌止癢的功效。對於皮膚損傷、潰瘍、瘙癢等症狀,露蜂房能促進血液循環,加速傷口癒合,並有效緩解瘙癢。

因此,露蜂房作為保膚膏的組成部分,能有效改善皮膚炎症、損傷等問題,達到保膚護膚的目的。

保膚膏中添加血餘炭,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:

  1. 收斂止血: 血餘炭性寒,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,能幫助皮膚傷口止血,並促進傷口癒合。對於皮膚出現破損、出血、潰爛等情況,血餘炭能起到很好的止血消炎作用。
  2. 清熱解毒: 血餘炭還具備清熱解毒的特性,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皮膚問題,如濕疹、瘡瘍等,能起到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作用。

因此,保膚膏中添加血餘炭,能有效治療皮膚問題,並促進皮膚健康。

保膚膏中添加香油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滋潤肌膚: 香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E,能有效滋潤乾燥的肌膚,並形成保護膜,鎖住水分,預防水分流失,使皮膚保持柔軟光滑。
  2. 抗炎消腫: 香油具有抗炎消腫的功效,能減輕皮膚發炎、紅腫、瘙癢等症狀,對濕疹、皮炎等皮膚病有一定的療效。

此外,香油也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,能延緩肌膚衰老,保持皮膚健康狀態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保膚膏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
此方載於古代醫籍,主治「湯泡火燒及臁瘡、禿瘡」,即現代所稱之燙傷、火傷、下肢慢性潰瘍(臁瘡)及頭部真菌感染(禿瘡)。其應用特點在於:

  1. 湯火傷:煅石膏、白及能斂瘡生肌,輕粉、白礬可清熱解毒,適用於淺表燙傷滲液者。
  2. 臁瘡(下肢潰瘍久不癒):密陀僧、輕粉具燥濕殺蟲之效,助腐去新生。
  3. 禿瘡(頭癬):白礬、輕粉抑制濕癢,密陀僧收濕止癢,合攻風濕熱毒。

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

  1. 煅石膏(31克)
    • 性涼,煅後收澀力強,能吸水燥濕、斂瘡生肌,為外傷潰瘍要藥。
    • 主導方劑之「收斂固澀」作用,減少創面滲液。

  2. 白及粉(15克)
    • 黏潤質地可護瘡成膜,促進肉芽生長,與煅石膏協同增強生肌之效。

  3. 密陀僧(3克)
    • 氧化鉛礦物,性燥烈,善殺蟲止癢,針對禿瘡之濕癢、臁瘡之腐穢。

  4. 輕粉(3克)
    • 氯化亞汞(Hg₂Cl₂),毒性強但外用可攻毒逐濕,治頑瘡癬癩,抑菌去腐。

  5. 柏白礬(6克)
    • 白礬經煅製,燥濕解毒力增,收斂瘡口,抑制創面真菌與細菌。

加減邏輯
膿水淋灛:直接撒布藥粉,利用礦物藥吸濕拔毒。
慢性濕疹加紅粉(0.6克):紅粉(含氧化汞)強化殺蟲攻毒,但須慎用於糜爛處。

配伍特點
全方以「礦物藥」為主,煅製後毒性稍減,核心機理為:

  • 燥濕吸水(煅石膏、白礬)→ 控制滲液。
  • 殺蟲解毒(輕粉、密陀僧)→ 針對感染源。
  • 生肌護瘡(白及)→ 促進修復。

治療原理總結
此方為「收斂解毒型」外治方,透過礦物藥之燥性與毒性,直接作用於濕爛感染創面,屬「以毒攻毒、燥濕生肌」之法,適用於滲出性皮膚潰瘍或頑固癬瘡,然組方偏峻,須辨證施用。

傳統服藥法


煅石膏31克,白及粉15克,密佗僧3克,輕粉3克,柏白礬6克。
上為細末。
有膿水淋灕者,可用藥粉於撒創面;慢性濕疹,可加紅粉0.6克,研細加入,臨用時以香油或凡士林調成50%軟膏外用。
忌用溫水或肥皂水洗滌,不宜大面積應用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孕婦慎用。

相關疾病


濕疹麻疹臁瘡

相同名稱方劑


保膚膏, 出處:《外科大成》卷四。 組成:大蜂房1個,血餘1丸,香油半斤。 主治:湯泡火燒及臁瘡、禿瘡。

保膚膏, 出處:《中醫皮膚病學簡編》。 組成:煅石膏31g,白及粉15g,密佗僧3g,輕粉3g,枯白礬6g。 主治:慢性濕疹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