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亂蜂膏
LUAN FENG GAO | 更多圖表
出處典籍:方出《千金》卷六,名見《普濟方》卷三○○
熱性指數
1
寒性指數
5
熱/寒比例
寒 (0.20)複方歸經比例
肝經 33%
胃經 33%
腎經 33%
肝經
胃經
腎經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方劑組成解釋
「亂蜂膏」方劑中加入「血餘炭」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收斂止血: 血餘炭為動物血經炭化後的產物,具有收斂止血的作用。亂蜂膏常用於治療外傷出血、創傷感染等,血餘炭的加入有助於止血,防止傷口持續出血,並促進傷口癒合。
- 活血化瘀: 血餘炭亦有活血化瘀的功效,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,促進瘀血消散。對於因外傷導致的瘀血腫痛,血餘炭能起到一定的消腫止痛作用,配合其他藥材,增強治療效果。
亂蜂膏方劑中包含露蜂房,乃取其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之效。
露蜂房為蜂房經雨露滋潤後,蜂蠟溶化,所剩之蜂房殘骸,性涼,味甘,入肺經。其主要功效為清熱解毒,消腫止痛,常用於治療疔瘡腫毒、蜂螫傷等症。
亂蜂膏方劑本身多用於治療外傷感染、癰疽腫毒等病症,而露蜂房的藥性與方劑主治相契合,可增強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之功效,有助於促進傷口癒合。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主治功效
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「亂蜂膏」主治「唇黑腫,痛癢不可忍,亦治沈唇」。「沈唇」(亦稱「緊唇」或「唇風」)是古代中醫對唇部腫脹、硬結或潰爛等症狀的描述,類似於現代所稱的慢性唇炎、皸裂性唇炎或局部感染。其症狀特點為唇部色澤暗沉、腫脹疼痛、發癢難忍,甚至反覆脫皮或滲液。此方通過外敷,旨在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、斂瘡生肌。
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
1. 藥物組成及特性
- 亂髮(血餘炭):
頭髮煅燒成炭後稱「血餘炭」,性味苦溫,歸心、肝、腎經。傳統用於止血化瘀、收濕斂瘡,外敷可促進傷口癒合,減輕炎症。《本草綱目》載:「療瘡痍,滅瘢痕。」因其炭化後具吸附性,能吸收瘡面滲液,緩解腫脹。 - 蜂房(露蜂房):
為胡蜂巢,性味甘平,有毒,歸胃經。外用能攻毒殺蟲、消腫止痛,《神農本草經》稱其「治驚癇瘛瘲,寒熱邪氣」。現代研究顯示,蜂房含蜂蠟及抗炎成分,可抑制局部細菌生長,減輕痛癢。 - 六畜毛:
泛指牛、馬、豬等家畜的毛髮,燒灰後類似血餘炭,具有收斂瘡面、吸附滲液的作用,可能加強方劑的物理性保護效果。 - 豬脂:
即豬油,性涼滑潤,為傳統外用膏劑基質,能滋潤裂口、軟化痂皮,並助藥物附著患處。
2. 配伍邏輯
- 清熱解毒:蜂房為君藥,以毒攻毒,針對唇部熱毒腫痛;血餘炭為臣藥,輔助清熱斂瘡。
- 消腫止痛:六畜毛灰與血餘炭協同,吸附滲液、減輕腫脹;豬脂潤澤,緩解乾裂疼痛。
- 修復黏膜:血餘炭與豬脂合用,形成保護層,促進唇部黏膜修復,適用於慢性潰爛。
3. 治療原理推論
此方通過三種「燒灰」藥物(亂髮、蜂房、六畜毛)的炭化特性,產生以下作用:
- 物理作用:炭質細粉覆蓋患處,隔絕刺激,減少摩擦;吸附滲液以消腫。
- 藥理作用:蜂房抗炎鎮痛,血餘炭改善局部微循環,豬脂滋潤護膚。整體針對「熱毒鬱結」或「血瘀濕蘊」所致的唇部病變,體現「腐去新生」的傳統外科思路。
總結
「亂蜂膏」以動物藥與油脂配伍,體現古代「以形治形」思維(如髮毛對應體表病變)。全方側重外治,通過抗炎、收斂、潤膚三重機制,緩解唇部急性腫痛或慢性潰爛,符合中醫「外科消法」與「煨膿長肉」的理論框架。
傳統服藥法
亂發、蜂房、六畜毛。
上燒作灰。
豬脂和,敷之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...
相同名稱方劑
亂蜂膏, 出處:《千金》卷六。 組成:亂發、蜂房、六畜毛。 主治:唇黑腫,痛癢不可忍,亦治沈唇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