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保救膏
BAO JIU GAO | 更多圖表
出處典籍: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五
方劑配方組成
熱性指數
0
寒性指數
57
熱/寒比例
極寒 (0.02)複方歸經比例
大腸經 25%
脾經 25%
心經 25%
肝經 25%
大腸經
脾經
心經
肝經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方劑組成解釋
保救膏中加入馬齒莧,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特性:
- 清熱解毒: 馬齒莧性寒,味甘酸,歸心、肝、大腸經。其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的功效,能有效治療熱毒瘡瘍、濕熱下痢、吐血、便血等症狀。保救膏主要針對外傷感染、熱毒瘡瘍等,馬齒莧的清熱解毒功效能幫助消炎止痛,促進傷口癒合。
- 生肌斂瘡: 馬齒莧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、礦物質和多糖類物質,具有促進細胞再生、加速傷口癒合的作用。保救膏中加入馬齒莧,可以促進創面肉芽組織生長,加速傷口癒合,防止感染。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主治功效
【保救膏】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
一、傳統功效主治
此方載於《普濟方》,主治「諸腫毒」,即各類癰疽瘡瘍、皮膚腫痛化膿之症。古代以「掃藥」或「軟帛貼之」的外用法,具消腫散結、清熱解毒之效,適用於未潰或已潰之熱毒性瘡瘍。
二、組成藥物分析
楸葉
- 性味苦涼,歸肺、大腸經。
- 《本草拾遺》載其「搗敷瘡腫」,能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。現代研究顯示其含生物鹼及酚類,具抗菌消炎作用。
馬齒莧(連根)
- 性味酸寒,入肝、大腸經。
- 《本草綱目》稱其「散血消腫,利腸滑胎」,善治熱毒血痢與癰腫。含大量黏液質、黃酮類,可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等,促進組織修復。
三、配伍邏輯與治療原理
協同清熱解毒
兩藥皆性偏寒涼,楸葉偏於消腫散結,馬齒莧長於涼血解毒,合用能增強清熱消腫之效,針對熱毒壅滯所致的紅腫熱痛。煎煮濃縮增效
- 慢火久煎濃縮(五斗煮至一斗),使有效成分充分析出,黏稠膏體易附著患處,形成藥膜保護創面。
- 「柳木篦攪」可能因柳木性涼(《本經逢原》載柳枝「祛風消腫」),加強清熱作用。
外治機理
- 直接作用於病灶:藥物透過皮膚滲透,抑制細菌生長、減輕局部炎症反應。
- 馬齒莧黏液質形成屏障,減少感染;楸葉收斂作用或助膿瘡早潰。
四、推論延伸應用
結合兩藥特性,此膏可能對下列症狀有輔助效果:
- 癰腫初起(未成膿階段)→ 清熱散結防化膿
- 潰後瘡面紅腫 → 消炎生肌
- 暑癤、丹毒等急性熱毒性病變 → 涼血解毒
此方體現「簡效並舉」的傳統外治理念,以常見草藥通過製劑工藝提升療效,符合中醫「瘍科外治」重視局部直接作用的思維。
傳統服藥法
楸葉5斤,馬齒莧(連根)3斤(各淨洗,切,焙)。
上用水五斗,慢火煮,時將柳木篦攪,至一斗許,住火放冷,濾去滓,將汁再熬合濃,以新瓷罐子盛。
用時以雞翎掃藥。如瘡腫痛,以軟帛貼之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...
相同名稱方劑
保救膏, 出處:《聖濟總錄》卷一三五。 組成:楸葉5斤,馬齒莧(連根)3斤(各淨洗,切,焙)。 主治:諸腫毒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