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鈴丸
XIANG LING WAN | 更多圖表
出處典籍:《普濟方》卷二二○引《博濟》
熱性指數
寒性指數
複方歸經比例
最後更新日:2024-05-08
方劑組成解釋
香鈴丸中加入茴香,主要考量其以下兩點功效:
- 溫中散寒,理氣止痛: 茴香性溫,具有溫中散寒、理氣止痛的功效,可改善因寒邪入侵引起的胃脘疼痛、腹痛、消化不良等症狀。香鈴丸多用於治療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、腹脹等病症,茴香的溫中散寒之效正好能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,促進氣血流通,緩解疼痛。
- 行氣化濕,健脾開胃: 茴香還具有行氣化濕、健脾開胃的作用,可以促進消化液分泌,增加食慾,改善消化功能。一些寒凝氣滯所致的食慾不振、消化不良等症狀,也可通過茴香的溫脾暖胃、行氣化濕作用得到改善。
香鈴丸中加入苦楝子,主要有以下原因:
- 清熱解毒: 苦楝子性寒,味苦,入肝、肺經,具有清熱解毒、殺蟲止癢的功效。香鈴丸中加入苦楝子,有助於清熱解毒,針對因熱毒引起的各種症狀,如皮膚紅腫、瘙癢等,起到緩解作用。
- 抗菌消炎: 苦楝子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,能夠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,幫助消炎止痛。香鈴丸中加入苦楝子,可以增強藥方的抗菌消炎效果,治療一些由細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。
香鈴丸方劑中包含蕓苔子,主要原因有二:
一、 疏肝理氣: 蕓苔子性溫,味辛,入肝經,具有疏肝理氣、降逆止嘔之效。香鈴丸主治肝氣鬱結,胸悶氣短,脘腹脹痛,或伴隨嘔吐等症,而蕓苔子可助其疏肝解鬱,緩解症狀。
二、 化痰止咳: 蕓苔子亦具化痰止咳功效,對於因肝氣鬱結所致的痰多咳嗽,或痰阻氣道所致的胸悶氣喘等,蕓苔子能有效化痰止咳,改善呼吸道症狀。
香鈴丸中包含附子,其原因主要有二:
一、溫陽散寒:附子性溫熱,入心、腎經,具有回陽救逆、溫通經脈之效。香鈴丸多用於治療陽虛寒凝所致的疾病,如陽痿、宮寒、小腹冷痛等。附子在此起到溫陽散寒,振奮陽氣的作用,提升藥效。
二、驅寒止痛:附子有較強的止痛作用,特別對於寒凝氣滯所致的疼痛效果顯著。香鈴丸中常搭配其他驅寒止痛的藥材,如肉桂、乾薑等,附子的加入可增強止痛效果,緩解病患疼痛。
總之,附子在香鈴丸中起到溫陽散寒、驅寒止痛的關鍵作用,與其他藥材配合,發揮協同作用,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。
香鈴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,主要用於補腎、益精、調理女性健康等。其組成中包含桑螵蛸,這是一種珍貴的中藥材料,來源於蝸牛類的乾製品。桑螵蛸具有獨特的藥理特性,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、鈣、鐵及多種微量元素,能有效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。
桑螵蛸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是一種有助於增強腎功能的藥材,能夠促進精子的生成,增強性功能,並改善婦女因腎虛引起的生理問題。香鈴丸中的桑螵蛸,恰好能友好地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,提升整體的功效。特別是在治療女性月經不調、更年期症狀及其他與腎虛相關的疾病中,桑螵蛸的加入使方劑的治療效果更加顯著,因此成為香鈴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,體現了中醫藥配方中對藥材間相互作用的重視。
香鈴丸中包含馬藺花,主要因其藥性具有以下兩點作用:
- 清熱利濕: 馬藺花性寒,味甘,具有清熱利濕、涼血止血的功效,可用於治療濕熱下注引起的尿路感染、小便不利等症狀,與香鈴丸中其他清熱利濕藥物相輔相成,加強利尿消腫的功效。
- 活血止痛: 馬藺花還具有一定的活血止痛作用,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、瘀血腫痛等症狀,與香鈴丸中其他活血化瘀藥物協同作用,可改善血液循環,促進傷口癒合。
主治功效
香鈴丸
組成:
- 附子,辛、甘,大熱,有毒,入肺、腎經,具有溫裡溫中、散寒止痛、回陽救逆之功。
- 茴香,性溫味甘,歸脾、胃、肝、腎四經。具有溫裡溫中、理氣行氣、驅蟲殺蟲、補腎壯陽、疏肝解鬱、活絡止痛、健脾益氣等功效。
- 桑螵蛸,性溫、味甘、鹹,具有澀精止遺、固澀收斂、補氣、補腎、安神、利水消腫等多種功效。
主治功效:
膀胱、小腸等氣疾:膀胱和小腸的氣血運行不暢,導致疾病。
用法用量:
口服,一次3-6克,一日2-3次。
注意事項:
- 附子有毒,應嚴格按照醫囑服用。
- 孕婦、哺乳期婦女及兒童應禁用。
- 脾胃虛弱者慎用。
總結:
中藥方劑「香鈴丸」,主要成分是茴香、苦楝子、蕓苔子、附子、桑螵蛸、馬藺花。具有溫裡溫中、理氣行氣、驅蟲殺蟲、補腎壯陽、疏肝解鬱、活絡止痛、健脾益氣、澀精止遺、固澀收斂、補氣、補腎、安神、利水消腫等多種功效。主治膀胱、小腸等氣疾。
傳統服藥法
茴香(舶上者,慢火炒令香)1兩,金鈴子(麩內炒過)1兩,芸苔子(炒)1兩,大附子(炮裂,去皮臍)1兩,桑螵蛸(略炒)1兩,馬藺花(醋浸一宿,炒令紫色)1兩。
補助元氣,壯筋骨,進飲食。
上揀令淨,為末,酒煮面糊為丸,如梧桐子大。
每服30丸,空心鹽湯送下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- 本方具有溫陽散寒的作用,因此不宜在夏季服用。
- 本方具有收澀固精的作用,因此不宜在孕婦服用。
相同名稱方劑
香鈴丸, 出處:《普濟方》卷二二○引《博濟》。 組成:茴香(舶上者,慢火炒令香)1兩,金鈴子(麸內炒過)1兩,芸苔子(炒)1兩,大附子(炮裂,去皮臍)1兩,桑螵蛸(略炒)1兩,馬藺花(醋浸1宿,炒令紫色)1兩。 主治:補助元氣,壯筋骨,進飲食。主治:膀胱、小腸等氣疾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