母豬蹄湯

母豬蹄湯

MU ZHU TI TANG | 更多圖表

出處典籍:《三因》卷十八

方劑配方組成

熱性指數

0

寒性指數

15

熱/寒比例

極寒 (0.07)

複方歸經比例

胃經 50%
肺經 50%
胃經
肺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母豬蹄湯中加入通草,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:

  1. 通乳下奶: 通草性味甘淡,入肺、胃經,具有通乳下奶的功效。母豬蹄本身富含膠原蛋白,有助於促進乳汁分泌,而通草則能加強其通乳效果,適合產後乳汁不足的女性食用。
  2. 利水消腫: 通草還具利水消腫的功效,對於產後水腫或乳腺炎引起的腫脹,也有輔助治療作用。母豬蹄本身也有利水消腫的功效,與通草相輔相成,能有效改善產後水腫問題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母豬蹄湯傳統功效分析:
此方出自古代醫籍,主治「乳婦氣少血衰,脈澀不行,乳汁絕少」,即產後氣血虛弱、經脈澀滯所致乳汁分泌不足。其病機核心在於氣血兩虛不能化生乳汁,兼有經脈壅滯,使乳絡不通。

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:

  1. 母豬蹄

    • 傳統認為豬蹄味甘鹹性平,歸胃經,具「補血通乳」之效,為血肉有情之品。其富含膠質與油脂,古代醫家視其能「滋陰潤燥,充養氣血」,直接補充產後虧虛的精血,提供化乳的物質基礎。
    • 現代觀點:豬蹄含豐富蛋白質、膠原蛋白及脂肪,可能促進泌乳素分泌,增加乳汁營養成分。
  2. 通草

    • 傳統功效為「利水通乳」,性甘淡微寒,歸肺胃經。其輕清之性善通乳絡,能「通利九竅血脈關節」(《本草綱目》),針對「脈澀不行」之病機,疏通乳腺管道的壅滯。
    • 現代理解:通草含多醣類及揮發油,或可刺激乳腺組織,改善局部微循環,促進乳汁排出。

配伍思維:

  • 補通兼施:豬蹄補虛為主,通草通絡為輔,一補一通,契合「虛中夾滯」的病機。
  • 氣血津液同調:豬蹄補血填精,通草利水行氣,暗合「血水同源」理論(乳汁為氣血所化,亦屬津液),通過調節水血運行促進泌乳。

潛在機轉推論:
此方可能通過以下途徑發揮作用:

  1. 補充營養物質(如蛋白質、脂肪)以增加乳汁生成的原料。
  2. 改善乳腺組織的血液灌注與代謝,降低泌乳阻力。
  3. 調節神經內分泌(如刺激催乳素),間接提升泌乳量。

附註:
此方體現古代「以形補形」思維(豬蹄形似乳房),結合藥性理論的實用性,簡潔針對產後虛滯並見之乳少證。

傳統服藥法


母豬蹄1只(制如食法),通草4兩。
以水1鬥浸,煮熟,得4-5升。取汁飲,不下更作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...

相關疾病


乳腺炎乳房腺體瘤呼吸氣短言語無力

相同名稱方劑


母豬蹄湯, 出處:《三因》卷十八。 組成:母豬蹄1隻(制如食法),通草4兩。 主治:乳婦氣少血衰,脈澀不行,乳汁絕少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