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貼凹散
TIE AO SAN | 更多圖表
出處典籍:《幼幼新書》(古籍本)卷九引《張氏家傳》
熱性指數
6
寒性指數
7
熱/寒比例
偏寒 (0.86)複方歸經比例
腎經 18%
肝經 18%
脾經 18%
肺經 18%
膀胱經 9%
心經 9%
大腸經 9%
腎經
肝經
脾經
肺經
膀胱經
心經
大腸經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方劑組成解釋
「貼凹散」中包含「石燕」的原因主要有二:
- 消腫生肌: 石燕性寒,味甘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腫生肌之功效。對於跌打損傷、外傷瘀血、瘡瘍腫痛等症狀,石燕能有效消散瘀血,促進傷口癒合,達到貼敷治療的效果。
- 活血化瘀: 石燕入肝經,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,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環,促進組織修復。對於因外傷或其他原因導致的凹陷傷口,石燕能幫助活血化瘀,促進組織再生,修復凹陷部位。
綜上所述,石燕在「貼凹散」中發揮消腫生肌、活血化瘀的功效,有助於治療跌打損傷、外傷瘀血、瘡瘍腫痛等症狀,並促進傷口癒合,恢復組織功能。
貼凹散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,主要用於治療瘡癤、皮膚潰爛等問題。其中,硃砂作為其重要成分之一,具有獨特的藥理作用。硃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,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的效果。在貼凹散中,硃砂能夠幫助消腫止痛,促進局部血液循環,並抑制炎症反應。它的抗菌特性使其在對抗皮膚感染方面尤為有效,能有效幫助清除病原微生物,促進創口癒合。
此外,硃砂在中醫理論中也被認為有安神的作用,可減輕由疼痛或潰爛引起的焦慮情緒,有助於患者的整體康復。在使用貼凹散治療時,需注意硃砂的用量及其適應症,以避免不良反應。綜上所述,硃砂在貼凹散中的運用,不僅體現了中醫藥的綜合療法,也突顯了其在外科用藥中的重要性。
貼凹散中包含蓖麻子,主要原因如下:
- 消腫止痛: 蓖麻子性溫,具有消腫止痛、散瘀生肌的功效。對於外傷引起的腫痛、瘀血、傷口難癒等症狀,能起到顯著的治療作用。
- 活血化瘀: 貼凹散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、骨折、瘀血腫痛等症,而蓖麻子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,能促進血液循環,加速瘀血消散,有助於傷口癒合。
因此,貼凹散中加入蓖麻子,能發揮其消腫止痛、活血化瘀的藥效,提升治療效果。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主治功效
一、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「貼凹散」(又稱「神效貼凹散」)原載古籍,主治 「急慢驚風」。
- 急驚風:多因熱極生風,症見高热抽搐、目睛上視、牙關緊閉等,屬實證、熱證。
- 慢驚風:多因脾虛肝旺或陰虛風動,症見肢體蠕動、神疲乏力、抽動緩慢,屬虛證或虛中夾實。
此方外貼於 「山根上凹中」(即鼻梁根部凹陷處),以「鼻尖汗出」為見效指標,推測其通過經絡外治,達到開竅熄風之效。
二、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
1. 藥物分析
- 石燕(燒紅醋淬):
石燕為化石類藥材,性寒,傳統用於清熱利濕、鎮驚。醋淬後增強其收斂潛陽之性,推測可降上亢之肝風,適用於急驚風之熱邪亢盛。 - 艾心葉:
性溫,能通經絡、散寒開竅。此處用少量(7片),或取其溫通之力,助藥性滲透皮膚,並制約石燕之寒,防其過涼凝滯。 - 朱砂:
重鎮安神、清心熄風,為古代治驚風常用藥。其汞成分可抑腦部異常放電(以現代觀點臆測),但此方僅用「皂子大」微量,且外敷減毒性。 - 蓖麻子:
具滑利透竅之效,古代外敷常用其「引藥上行」。此處助他藥穿透皮膚,刺激穴位(山根為督脈所過),促發汗以泄風邪。 - 薄荷汁調敷:
薄荷辛涼走竅,能疏散風熱、醒神,加強藥物透皮吸收,並協同清熱熄風。
2. 配伍邏輯
- 寒溫並用:石燕、朱砂清熱鎮驚為主,佐以艾葉溫通,防寒涼遏邪。
- 開竅與鎮降並行:蓖麻子、薄荷開洩腠理,引邪外透;朱砂、石燕內鎮肝風,標本兼顧。
- 外治取效關鍵:
- 山根穴屬督脈,為「神庭」之根基,外貼可調陰陽、醒腦神。
- 「鼻尖汗出」反映藥力激發衛陽,風邪隨汗而解,符合中醫「汗法」治驚風思路(如《小兒藥證直訣》曾用「浴體法」發汗治驚)。
3. 推測適用證型
此方更傾向於 急驚風實熱證,因:
- 石燕、朱砂偏重清熱鎮驚;
- 薄荷、蓖麻子透散風熱,符合熱極生風病機。
若慢驚風屬 虛風內動,需搭配內服補益藥(如六君子湯),單用此方恐力有不逮。
三、方劑特色
- 簡便外治:避開小兒服藥困難,透過穴位刺激與藥物透皮吸收取效。
- 汗法變通:以局部發汗代全身發汗,安全度較高,尤適小兒稚陰稚陽之體。
- 重鎮與透散並用:既內熄肝風,又外透邪氣,體現「給邪出路」思路。
(以上分析基於古籍記載與中醫傳統理論推衍,僅供學術探討。)
傳統服藥法
石燕2個(燒紅醋淬乾為度),艾心葉7個,朱砂皂子大,蓖麻子7粒。
上為末。
每用1錢,薄荷汁調貼山根上凹中。睡著候鼻尖汗出安。
本方方名,原書人衛本作「神效貼凹散」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貼凹散有一定的毒性,孕婦、小兒及體弱者慎用。
相關疾病
麻疹四肢抽搐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