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痰止嗽膏

消痰止嗽膏

XIAO TAN ZHI SOU GAO | 更多圖表

出處典籍:《同夀錄》卷二

方劑配方組成

熱性指數

0

寒性指數

15

熱/寒比例

極寒 (0.07)

複方歸經比例

心經 16%
胃經 16%
肺經 16%
肝經 16%
脾經 16%
腎經 16%
心經
胃經
肺經
肝經
脾經
腎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消痰止嗽膏中添加豬油,主要原因有二:

1. 潤燥軟化:豬油性潤滑,能軟化痰液,使其更容易咳出,對於痰稠難咳的咳嗽症狀,有很好的輔助效果。

2. 增進藥效:部分中藥材,如川貝母、半夏等,需經油脂的萃取才能更好地發揮其藥效。豬油作為天然的載體,能增強藥物的滲透性和吸收率,提高藥效。

「消痰止嗽膏」方劑中加入茶葉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清熱解毒: 茶葉性寒,味苦,具有清熱解毒、生津止渴的功效。對於痰熱咳嗽、咽喉腫痛等症狀,茶葉能有效清熱解毒,緩解炎症,起到輔助止咳的作用。
  2. 利尿消腫: 茶葉中的茶鹼具有利尿消腫的功效,可以促進體內水分代謝,排出積聚在體內的毒素,進而達到緩解咳嗽、痰多等症狀的效果。

因此,茶葉在「消痰止嗽膏」方劑中起到清熱解毒、利尿消腫的輔助作用,有助於更有效地緩解咳嗽症狀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消痰止嗽膏組方分析

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
消痰止嗽膏傳統主治為「咳嗽」,尤其針對痰飲積聚所致之咳喘症狀。此方適用於脾肺功能失調,痰濕內生的咳嗽證候,其特點為:

  • 痰多色白、質黏易咯
  • 咳嗽反覆發作、纏綿難愈
  • 可能伴有胸悶氣短、納呆等症狀

組方邏輯與可能功效

藥物組成解析

  1. 米白糖(一斤)

    • 甘潤補中,能健脾益肺
    • 甘味有緩急止咳之效
    • 質地潤澤可潤肺燥
    • 與油脂相配增強滋潤效果
  2. 豬板油(四兩)

    • 潤肺化痰的傳統重要賦形劑
    • 能「潤五臟,利血脈」(《本草綱目》)
    • 富含動物性油脂,對燥痰、久咳有潤化作用
    • 能載藥上行,助藥力達於肺系
  3. 谷雨前茶葉(二兩)

    • 取其早春生發之氣,清輕宣透
    • 微苦能降,微寒能清
    • 有清熱化痰、降氣止咳之功
    • 含有茶多酚等成分,可能有抗菌消炎作用

配伍與製法之理

  • 「糖油相濟」:米白糖與豬板油相配形成甘潤之性,既可滋潤呼吸道,又能健脾助運,杜絕生痰之源。
  • 「茶煎取清」:先煎茶葉取其清輕之氣,既可制約糖油之膩滯,又能宣通肺氣。
  • 「緩圖見效」:膏劑劑型適宜慢性咳嗽調治,緩緩見效。

治療原理推論

  1. 健脾化痰:通過甘味藥物提振脾氣,減少痰濕生成。
  2. 潤肺止咳:利用油脂潤澤肺部,緩解乾咳、燥咳。
  3. 清輕宣降:茶葉的輕清之性可宣通肺氣,苦味能降氣止咳。
  4. 標本兼治:一方面消除症狀(止嗽),一方面調整體質(消痰)。

此方呈現「潤而不膩、清而不寒」的特性,適合痰飲兼有輕微肺燥的咳嗽證候,為標本兼顧的傳統經驗方。

傳統服藥法


米白糖1斤,好豬板油4兩,谷雨前茶葉2兩。
上用水四碗,先將茶葉煎至二碗半,將板油去膜切碎,連苦茶、米糠同下熬化,聽用。
每服數匙,白滾湯沖服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...

相關疾病


咳血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咳嗽多痰

相同名稱方劑


消痰止嗽膏, 出處:《同夀錄》卷二。 組成:米白糖1斤,好豬闆油4兩,谷雨前茶葉2兩。 主治:咳嗽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