升朝散

升朝散

SHENG CHAO SAN | 更多圖表

熱性指數

24

寒性指數

10

熱/寒比例

(2.40)

複方歸經比例

腎經 21%
肝經 21%
心經 14%
胃經 14%
脾經 14%
肺經 7%
膀胱經 7%
腎經
肝經
心經
胃經
脾經
肺經
膀胱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升朝散方中包含牡丹皮,主要基於其清熱涼血、活血化瘀的功效。

牡丹皮性寒,味苦,入心、肝、脾經,能清熱涼血,尤其擅長治療熱毒蘊結於血分所致的各種血熱症狀,如發熱、口渴、咽喉腫痛、斑疹等。

此外,牡丹皮還有活血化瘀的功效,能有效改善血瘀阻滯所致的疼痛、腫脹等症狀。

升朝散主治熱毒壅盛、血分有熱,症見發熱、口渴、咽喉腫痛、斑疹等,牡丹皮的清熱涼血、活血化瘀之效,正好可以針對此病症,達到清熱解毒、活血化瘀的作用。

升朝散方劑中包含萆薢,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:

  1. 利水消腫,祛風除濕:萆薢性味甘淡,歸膀胱、腎經,具有利水消腫、祛風除濕的功效。升朝散為治療濕熱下注所致的帶下病方,萆薢可利水滲濕,祛除下焦濕熱,有助於消除帶下病症。
  2. 通淋止痛,排石通絡:萆薢還有通淋止痛、排石通絡的作用。升朝散中也可能包含其他通淋利水的中藥,萆薢可配合其他藥物,共同發揮通淋排石的作用,緩解下焦濕熱所致的疼痛不適。

升朝散方劑中包含白朮,主要原因如下:

  1. 健脾益氣: 白朮味甘性溫,入脾胃經,具有健脾益氣、燥濕利水之效。升朝散方劑多用於治療脾胃氣虛、水濕內停所致的疾病,白朮可以補脾益氣,增強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,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。
  2. 止瀉止汗: 白朮還具有止瀉止汗的作用。升朝散方劑中,白朮可以幫助固攝津液,防止汗液過多流失,同時也能改善脾胃功能,減少腹瀉的發生。

升朝散方劑中包含肉桂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
1. 溫陽散寒: 肉桂性溫,味辛甘,入心、腎、脾經,具有溫陽散寒、通經活絡之效。升朝散方劑主治陽虛寒凝,氣血不通所致的肢體厥冷、面色蒼白等症,肉桂可溫陽散寒,促進血液循環,改善肢體冰冷。

2. 助陽化氣: 肉桂亦有溫補脾腎之功,可助陽化氣,促進氣血運行。升朝散方劑中常配合其他溫陽藥,如附子、乾薑等,共同發揮溫陽助陽之效,以增強陽氣,驅散寒邪,恢復機體功能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【升朝散】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:
此方主治「腰間隱疼挫閃,而不能動者」,即因外傷挫閃或氣血不暢導致的腰部隱痛、活動受限。中醫認為,「挫閃」屬氣滯血瘀或筋絡受損,而「不能動」提示局部氣血痹阻,經絡不通。方中配伍溫通行散、化瘀除濕之藥,應是針對寒濕瘀血阻滯腰府所致之痛症。


【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】

  1. 牡丹皮(去心)

    • 性味辛、苦、微寒,入血分,功擅活血化瘀、涼血散結。此處用之既可消散挫閃後的瘀血,又能防諸溫藥之燥熱傷陰。
    • 「去心」意在減其苦寒之性,專注活血止痛,避免過於寒涼凝滯。
  2. 川萆薢(炒)

    • 苦平微寒,主入肝腎膀胱經,炒製後偏溫,長於利濕濁、舒筋絡。《本草綱目》言其「治白濁,莖中痛,腰脊痛」,此處用之除下焦濕濁,通利關節,紓解腰脊滯重之感。
  3. 白朮(炒)

    • 甘溫健脾燥濕,炒後溫性增強,能固護中焦,助運化水濕。腰疼與濕阻相關者,常需健脾以絕濕源,且白朮能「利腰臍間血」(《本經逢原》),間接緩解氣血不榮之痛。
  4. 肉桂

    • 辛甘大熱,溫補命門之火,散寒通脈。腰為腎之府,腎陽不足或寒凝血滯皆可致痛,肉桂能溫腎陽、通經絡,助氣血暢行,與牡丹皮合用,寒溫並調,活血而不留瘀。

【方劑配伍特點】

  • 動靜結合:牡丹皮活血偏散,白朮健脾偏守,一動一靜,兼顧祛瘀與固本。
  • 寒溫並用:牡丹皮微寒配肉桂大熱,既防溫燥傷津,又避寒凝礙血,共成通絡之效。
  • 標本兼治:川萆薢、白朮除濕治標,肉桂溫腎助陽治本,契合「腰病多濕瘀,久虛及腎」之理。

【治療原理推論】
全方以「通」為要,透過化瘀(牡丹皮)、滲濕(川萆薢)、健脾(白朮)、溫陽(肉桂),使腰府氣血得溫則行,濕瘀得化則痛止,經絡通暢而活動復常。熱酒送服更助藥力走竄,鹽引藥入腎,共奏活絡止痛之效。

傳統服藥法


牡丹皮(去心)、川萆薢(炒)、白朮(炒)、肉桂各等分。
上為細末。
每服2錢,熱酒入鹽少許調下,食前服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,孕婦慎用。

相關疾病


前列腺炎慢性腎衰竭腎絲球腎炎

相同名稱方劑


升朝散, 出處:《聖惠》卷四十四。 組成:桂心1兩,牡丹3分,附子半兩(炮裂,去皮臍)。 主治:膀胱冷氣攻腰胯,疼痛,腎虛腰痛。腰間隱痛挫閃,而不能動者。

升朝散, 出處:《簡易》引《究原方》(見《醫方類聚》卷九十五)。 組成:牡丹皮(去心)、川萆薢(炒)、白朮(炒)、肉桂各等分。 主治:腰間隱疼挫閃,而不能動者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