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劑組成解釋
中藥方劑[玄明粉丸]的組成中,包含[罌粟殼],因為罌粟殼具有鎮靜和止痛的作用。罌粟殼能夠有效緩解由痛症引起的不適,並且對於改善焦躁和失眠等症狀有顯著的效果。罌粟殼的鎮靜作用使得[玄明粉丸]在處理由痛症和焦躁引起的問題時更為有效,提升方劑在舒緩痛症和改善睡眠方面的整體療效。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主治功效
中藥方劑「玄明粉丸」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
一、傳統古代功效主治
此方劑主要用於「小兒疳瀉」,即小兒因疳積(消化吸收功能障礙伴隨營養不良)引起的慢性腹瀉。其特徵為大便稀溏、反覆發作,或夾雜未消化食物,患兒多形體消瘦、食欲不振。古人認為疳瀉與脾胃虛弱、腸道積滯有關,故此方結合收澀、通下、醒脾之法調理。
二、組成與邏輯推理
主要藥物分析
- 罌粟殼:
性味酸澀、微寒,入大腸經,具強力收斂作用,能「澀腸止瀉」,適用於久瀉滑脫不禁。針對疳瀉腸道失固之標症,快速減少泄瀉次數。 - 玄明粉(芒硝經風化製成):
性味鹹寒,歸胃、大腸經,能「軟堅瀉下」,此處與罌粟殼形成「通澀並用」之配伍。推測其用意有二:一者輕微瀉下以除腸道積滯(疳積易伴隨內停穢濁),二者以鹹寒之性制約罌粟殼溫燥之偏。 - 麝香:
辛溫芳香,通行十二經,能「開竅醒脾」。小兒疳積多伴氣機鬱滯,麝香可振奮脾胃功能,助消化吸收,並引藥直達病所。 - 豬膽汁:
苦寒清熱,與玄明粉協同清泄腸道鬱熱(疳積久瀉可能化熱),且作為賦形劑能緩和諸藥辛燥之性。
- 罌粟殼:
輔助用藥與送服法
- 陳皮湯送服:
陳皮理氣和中,適用於一般疳瀉兼輕微腹脹者,助運化水濕。 - 米飲送服:
米湯養胃氣,針對水瀉傷津,保護胃腸黏膜。 - 罌粟殼湯送服:
加強收澀之力,適用於泄瀉嚴重、滑脫無度者。 - 石榴皮湯送服:
石榴皮酸澀止瀉,專治瀉下物黏滯不爽(澀滯不暢),改善肛門墜脹感。
- 陳皮湯送服:
三、治療原理
此方體現「標本兼治、通澀並行」思路:
- 治標:以罌粟殼澀腸止瀉,迅速控制症狀;
- 治本:玄明粉清泄積滯,麝香醒脾助運,豬膽汁清熱,從根源改善消化功能。
透過收澀與通下的矛盾配伍,避免單純止瀉導致「閉門留寇」,同時針對小兒「易虛易實」體質,以輕靈之劑調和氣機。
總結
「玄明粉丸」透過多層次配伍,既止瀉又除積,兼顧疳瀉患兒常見的虛(脾胃弱)、實(積滯內停)、寒(久瀉傷陽)、熱(鬱久化熱)等複雜病機,展現中醫復方「對立統一」的用藥智慧。
傳統服藥法
罌粟殼。
上為末,再入玄明粉一錢,麝香少許,再取豬膽汁煮粉為丸。
每服50丸,陳皮湯送下;如水瀉,米飲送下;煩渴,罌粟殼湯送下;澀,石榴皮湯送下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...
相同名稱方劑
玄明粉丸, 出處:《普濟方》卷三八二。 組成:罂粟殼。 主治:小兒疳瀉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相關典籍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