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肺散

羊肺散

YANG FEI SAN | 更多圖表

出處典籍:《千金》卷六

熱性指數

23

寒性指數

7

熱/寒比例

(3.29)

複方歸經比例

胃經 18%
脾經 12%
心經 12%
肝經 12%
肺經 12%
腎經 12%
膽經 6%
心包經 6%
大腸經 6%
胃經
脾經
心經
肝經
肺經
腎經
膽經
心包經
大腸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羊肺散中包含白朮,其主要原因有二:

  1. 健脾益氣: 羊肺散旨在治療肺虛咳嗽,而白朮性溫,味甘,入脾胃經,具有健脾益氣、燥濕利水之效。肺虛多因脾虛氣虛所致,白朮能補脾益氣,使脾胃運化正常,從而改善肺氣不足,達到止咳平喘之效。
  2. 固表止汗: 肺虛之人易汗出,而白朮能固表止汗,減少汗液流失,有助於恢復肺氣,提高機體抗病能力。

綜上所述,白朮在羊肺散中起到健脾益氣、固表止汗的作用,有助於治療肺虛咳嗽,提高療效。

羊肺散中加入肉蓯蓉,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:

  1. 補腎益精,潤燥滑腸: 羊肺散主治肺虛燥咳,而肉蓯蓉性溫,味甘鹹,入腎、肺、大腸經,具有補腎益精、潤燥滑腸之效,可改善肺虛導致的咳嗽、乾咳無痰等症狀,同時有助於滋潤腸道,緩解便祕。
  2. 相輔相成,增強療效: 肉蓯蓉與羊肺散中的其他藥材如百合、麥冬等,共同起到滋陰潤肺、清熱化痰的作用,互相協調,增強療效,從而更有效地治療肺虛燥咳。

羊肺散中加入通草,主要基於其利水通淋的功效。通草性味甘淡,入肺、膀胱經,具有通利水道、清熱利濕的作用。羊肺散主要用於治療肺熱咳嗽、痰多、胸悶等症狀,而通草能幫助疏通肺氣,利濕化痰,使痰液容易咳出,配合其他藥材,達到治療目的。此外,通草還有利尿消腫的作用,有助於緩解肺熱引發的胸悶不適,進一步促進患者康復。

羊肺散中加入乾薑,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:

  1. 溫肺化痰:乾薑性溫,味辛,入肺、脾經,具有溫肺散寒、化痰止咳之功效。羊肺散常用於治療肺寒咳嗽、痰多清稀等症,乾薑能溫肺散寒,促進痰液排出,緩解咳嗽症狀。
  2. 配合其他藥材:羊肺散中其他藥材,如百合、川貝母等,多偏涼性,加入乾薑可起到溫和藥性、防止寒涼之氣傷脾的作用。同時,乾薑的辛溫之性也能促進其他藥材的藥力發揮,提高療效。

羊肺散中加入川芎,主要源於其以下兩方面功效:

  1. 活血化瘀: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、通經止痛的功效,能改善血液循環,促進瘀血消散,對於肺部氣滯血瘀、痰多咳嗽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。
  2. 疏散風寒: 川芎亦具疏散風寒、止痛的作用,可以幫助驅散外感風寒,緩解肺部寒邪入侵引起的咳嗽、胸痛等症狀,起到溫肺散寒之效。

因此,羊肺散中加入川芎,旨在通過活血化瘀、疏散風寒,改善肺部氣血循環,達到治療肺部疾病的目的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羊肺散之傳統功效與主治分析

此方載於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》,主治「肺虛壅塞,鼻生瘜肉,不聞香臭」。其病機核心為肺氣虛弱,津液輸布失調,導致痰濕瘀滯鼻竅,日久形成瘜肉(鼻息肉),阻塞氣道而失去嗅覺。中醫認為「肺開竅於鼻」,肺虛則衛外不固,易受外邪侵襲,或內生痰濁,壅塞鼻竅。

方劑組成與治療原理

  1. 羊肺(乾製)

    • 《本草綱目》載羊肺「補肺氣,止咳嗽,通水道」,以臟補臟,直補肺虛。其性潤,能益肺陰而調氣道,適合虛損兼痰濕者。
  2. 白朮(4兩)

    • 健脾燥濕,助肺氣宣降。肺虛多因脾土不生金,白朮健運中焦,斷痰濕之源,兼能固表益氣。
  3. 肉蓯蓉(2兩)

    • 補腎陽、益精血。肺氣根於腎,腎虛則肺失溫煦。蓯蓉溫而不燥,通過補腎助肺納氣,改善虛寒性壅塞。
  4. 通草(2兩)

    • 利水通竅,《神農本草經》言其「通利九竅」,引濕濁下行。鼻竅壅塞需通利之品,通草輕清,不傷正氣。
  5. 乾薑(2兩)

    • 溫肺化飲,散寒通滯。肺虛易生寒痰,乾薑辛熱,能溫化寒濕,與白朮協同振奮陽氣。
  6. 芎藭(川芎,2兩)

    • 活血行氣,「上行頭目」兼祛風。鼻瘜多夾氣血瘀滯,川芎疏通經絡,助他藥消瘜透竅。

配伍邏輯與治療思路
全方以「補肺為本,通竅為標」,標本兼顧:

  • 補益:羊肺、白朮、蓯蓉分補肺、脾、腎,扶正固本,尤其側重溫補肺脾之陽。
  • 疏通:通草利濕、川芎活血、乾薑溫散,針對痰濕瘀血等實邪,開泄鼻竅壅滯。
  • 劑型設計:原方以米飲送服,米飲和胃氣,助藥力上行;《三因》改良用法將藥灌入羊肺煮熟,強化「同氣相求」之效,使藥性直達肺系。

推論延伸
此方不僅限於鼻瘜,凡「肺虛兼寒濕壅竅」之證,如慢性鼻淵(鼻竇炎)、久咳痰黏難咯者,或可加減運用。方中乾薑、川芎之溫通,佐以通草之淡滲,體現「溫陽化濕,氣血同調」治法,契合古代對鼻瘜「本虛標實」的認知。

傳統服藥法


羊肺1具(乾之),白朮4兩,蓯蓉2兩,通草2兩,乾薑2兩,芎藭2兩。
上為末。
每服5分匕,加至方寸匕,食後以米飲送下。
《三因》本方用法:為細末,以水量打稀稠得所, 灌肺中煮熟,研細,焙乾為末。食後米飲服一二錢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。

相關疾病


鼻息肉

相同名稱方劑


羊肺散, 出處:《千金》卷六。 組成:羊肺1具(乾之),白朮4兩,蓯蓉2兩,通草2兩,乾薑2兩,川芎2兩。 主治:肺虛壅塞,鼻生瘜肉,不聞香臭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