煅蔞散

煅蔞散

DUAN LOU SAN | 更多圖表

出處典籍:《醫級》卷八

熱性指數

22

寒性指數

17

熱/寒比例

偏熱 (1.29)

複方歸經比例

胃經 28%
大腸經 21%
肺經 21%
脾經 7%
腎經 7%
肝經 7%
小腸經 7%
胃經
大腸經
肺經
脾經
腎經
肝經
小腸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
方劑組成解釋

煅蔞散中包含瓜蔞,主要原因有二:

  1. 清熱解毒: 瓜蔞性寒,味苦,入肺經,具有清熱解毒、利咽止痛的功效。煅蔞散主治肺熱咳嗽、咽喉腫痛、痰黃黏稠等症,瓜蔞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有效緩解這些症狀。
  2. 利水消腫: 瓜蔞還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,對於因熱毒鬱結引起的胸膈滿悶、小便不利等症,瓜蔞可以起到疏通水道、利水消腫的作用。煅蔞散中加入瓜蔞,可以加強其利水消腫的效果,更全面地治療病症。

煅蔞散中包含輕粉,原因如下:

  1. 驅蟲止癢: 輕粉性寒,善於殺蟲止癢,可有效治療因蟲積所致的皮膚病,例如疥瘡、濕疹等。蔞仁則能清熱解毒,二者合用,相輔相成,能更有效地驅除蟲害,止癢消腫。
  2. 清熱燥濕: 輕粉具有較強的燥濕之力,可與蔞仁、黃柏等藥物共同作用,清熱燥濕,治療濕熱蘊結之皮膚病,如濕疹、膿皰瘡等。

煅蔞散中加入萊菔子,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:

  1. 消食積:萊菔子性味辛溫,入脾、胃經,具有消食積、化痰止咳的功效。煅蔞散中常因脾胃積滯而導致的食積停滯、脘腹脹滿等症狀,萊菔子能幫助消化食物,緩解積滯。
  2. 潤腸通便:萊菔子具有潤腸通便的作用,對於因食積停滯導致的便祕,萊菔子能幫助排泄宿便,改善腸道功能。

因此,煅蔞散中加入萊菔子,能有效地緩解食積停滯、便祕等症狀,提升整體療效。

煅蔞散中加入芥子,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:

  1. 增強散寒止痛功效: 芥子辛溫,能散寒止痛,與方中其他藥物如蔞仁、川芎等配合,能更有效地散寒止痛,治療寒凝氣滯所致的頭痛、牙痛等症。
  2. 助藥力達病所: 芥子性輕揚,能起到引藥上行,使藥力直達頭部,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。

總之,芥子在煅蔞散中起到增強散寒止痛、助藥力達病所的作用,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。

煅蔞散方中加入人中黃,主要基於其二方面的功效:

  1. 清熱解毒: 人中黃性寒,味苦,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,可有效抑制因濕熱、火毒引起的咽喉腫痛、口舌生瘡等症狀。而煅蔞散本身以清熱燥濕、消腫止痛為主,加入人中黃可增強其清熱解毒的力量,更有效地對抗病邪。
  2. 涼血止血: 人中黃還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,可用於治療熱毒瘀血所致的出血症。煅蔞散在治療咽喉腫痛時,亦可因熱毒鬱結而出現出血,加入人中黃可有效止血,避免病情加重。
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

主治功效


煅蔞散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

此方主治「痰積腹滿,窒礙胸膈」,即因痰濕積聚導致腹脹滿悶、胸膈氣機不暢之證。痰濕停滯中焦,阻礙脾之運化,則生腹滿;痰濁上壅胸膈,肺氣宣降失司,則見胸悶氣窒。傳統以煅製法加強祛痰消積之效,輔以降氣通腑之品,共奏滌痰散結、通利胸腹之功。


組成與方義邏輯探討

  1. 黃瓜蔞(煅製)

    • 瓜蔞(栝樓)傳統生用能清熱化痰、寬胸散結,煅製後燥性增強,更擅消頑痰積聚。煅法使藥性沉降,配合泥裹火煅,取其「質重下行」之性,導痰濁從下而解。
    • 配伍邏輯:煅後減其寒滑之性,專攻痰積有形之邪,針對腹滿之實證。
  2. 三子降氣(蘇子、萊菔子、芥子)

    • 蘇子:降氣化痰,止咳平喘,引痰濁下行。
    • 萊菔子:消食除脹,降氣豁痰,通腸腑以助痰濕外排。
    • 芥子:辛溫走散,豁痰利氣,開胸膈之壅塞。
    • 三子協同:針對「痰阻氣滯」病機,以降氣為手段,化胸腹痰濕為目標,符合「氣順則痰消」之理。
  3. 人中黃

    • 為甘草經糞製而成,傳統用於清熱解毒、化痰消積。其性涼降,能中和煅製火氣,兼解痰鬱化熱之潛伏病勢。
  4. 神曲湯送服

    • 神曲健脾消食,助中焦運化,防止痰濕再生,為「治痰先治脾」之輔佐。

治療原理綜論

此方以「煅蔞」為君,滌痰固形;三子為臣,降氣開壅;人中黃為佐,防鬱熱暗生。全方以「消、降、通」為核心:

  1. 消痰積:通過煅製與化痰藥組合,直接分解膠結之痰濕。
  2. 降氣機:利用三子下氣之功,調暢肺胃氣機逆亂。
  3. 通腑實:萊菔子與煅蔞協同,導痰濁從二便出,體現「臟邪以腑為出路」。

其設計體現「上病下取」與「標本同治」思路,既攻已成之痰積,又調氣機防痰復生,契合痰濕實證之治則。

傳統服藥法


黃瓜蔞1個,蘇子3錢,萊菔子3錢,芥子3錢,人中黃2錢。
將瓜蔞切去蓋,傾出其仁,取3錢和前藥拌勻,納瓜蔞中,將原蓋蓋好,用桑皮紙糊之,以黃泥厚塗作團,用文武火煅至煙將盡,取起俟冷,去泥,將藥研細末。
每服2錢,神曲湯調下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本方不宜長期服用,以免傷及脾胃。

相關疾病


下腹脹氣口咽惡性腫瘤(口腔癌)喉聲門之惡性腫瘤(喉癌)胃腸脹氣多痰吞咽障礙

相同名稱方劑


煅蔞散, 出處:《醫級》卷八。 組成:黃瓜蔞1個,蘇子3錢,萊菔子3錢,芥子3錢,人中黃2錢。 主治:痰積腹滿,窒礙胸膈。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