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蜜花散
MI HUA SAN | 更多圖表
出處典籍:《瘡瘍經驗全書》卷九
方劑配方組成
熱性指數
0
寒性指數
30
熱/寒比例
極寒 (0.03)複方歸經比例
肺經 25%
心經 25%
胃經 25%
大腸經 25%
肺經
心經
胃經
大腸經
最後更新日:2025-07-24
方劑組成解釋
蜜花散中包含金銀花,主要原因如下:
- 清熱解毒: 金銀花性寒,味甘,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,可有效清除體內熱毒,緩解炎症。蜜花散常用於治療熱毒引起的各種疾病,金銀花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。
- 消腫止痛: 金銀花能消腫止痛,對於熱毒引起的腫痛有較好的療效。蜜花散常用於治療咽喉腫痛、牙齦腫痛等疾病,金銀花能有效緩解疼痛症狀。
總之,金銀花在蜜花散中起到清熱解毒、消腫止痛的重要作用,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。
中藥方證辨證推理
主治功效
蜜花散(應作「蜜花丸」)傳統古代功效主治為「渴症」,即用以緩解津液耗傷所致之口渴。其證機或涉及熱邪傷陰、肺胃燥熱,或酒毒蘊熱上灼津液而致渴。
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分析:
金銀花:
- 性味甘寒,傳統用於清熱解毒、涼散風熱。本方特以無灰酒浸製,酒性溫通,可引藥上行並增強宣散之力,使金銀花清熱之功兼達上焦。曬乾後保留輕清透泄之性,尤擅宣透肺胃鬱熱。
- 現代藥理亦證實其具抗炎、抗菌作用,或可調節體內熱性反應,間接改善津液代謝。
煉蜜為丸:
- 蜂蜜甘平,既緩和金銀花寒涼之性,又能潤燥生津,直接緩解口乾。蜂蜜富營養,傳統認為可「和百藥」,並具滋養補益之效,與金銀花協同,清中寓補,針對熱傷氣陰之渴。
酒浸與蜜湯送服:
- 酒浸加強金銀花疏泄熱邪之效,蜜湯助其潤燥養陰。此法兼顧「清熱透邪」與「潤燥止渴」,標本並治。
推論功效機理:
此方設計針對「熱渴」之證,推測其透過金銀花清解內熱、酒製以開鬱透邪,佐蜜潤養,使熱清津生而渴止。然因金銀花性偏寒涼,酒製後稍減其寒,故註明「腸厚者宜服」,蓋腸胃健旺者可耐其涼泄之性,恐虛寒者服之瀉下傷正。整體而言,屬輕清潤燥之劑,適於熱不甚而陰微傷之輕症。
傳統服藥法
金銀花(洗淨,於瓦罐內用無灰酒浸滿,候火一伏時取出,曬乾,末之)5兩。
煉蜜為丸。
渴時蜜湯送下,渴止為度。
此散腸厚者宜服,恐作瀉故也,慎之。
本方方名,據劑型,當作「蜜花丸」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...
相同名稱方劑
蜜花散, 出處:《瘡瘍經驗全書》卷九。 組成:金銀花(洗淨,于瓦罐內用無灰酒浸滿,候火一伏時取出,曬乾,末之)5兩。 主治:渴。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