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銀花露

JIN YIN HUA LU | 更多圖表

出處典籍:《中藥成方配本》

方劑配方組成

熱性指數

0

寒性指數

30

熱/寒比例

極寒 (0.03)

複方歸經比例

肺經 25%
心經 25%
胃經 25%
大腸經 25%
肺經
心經
胃經
大腸經

最後更新日:2025-01-23

方劑組成解釋

金銀花露以金銀花為主要組成成分,其原因如下:

  1. 清熱解毒: 金銀花性寒,味甘,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,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,對於熱病、瘡瘍、咽喉腫痛等症狀具有明顯療效。
  2. 抗菌消炎: 金銀花富含抗菌消炎成分,可抑制細菌、病毒的生長繁殖,對於各種炎症、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。

因此,金銀花露以金銀花為主要成分,充分發揮其清熱解毒、抗菌消炎的藥效,廣泛應用於治療各種熱性疾病。

主治功效


金銀花露主治功效分析

古文內容分析:

金銀花露主要用於治療以下幾種情況:

  1. 溫邪、暑邪、熱毒: 多篇醫案中提到金銀花露用於治療溫邪、暑邪、熱毒所致的症狀,如發熱、頭暈、口乾、舌燥、唇血、咽痛、斑疹、自利、神昏等。例如《類證治裁》中記載多例溫邪、暑濕熱邪所致病症,均用到金銀花露;《兒科要略》提到發熱煩悶加金銀花露;《葉天士醫案精華》中多個醫案使用金銀花露治療溫病;《臨證指南醫案》中也記載了多例溫邪、疫毒傳染之症使用金銀花露。

  2. 瘡瘍腫毒: 《瘍科心得集》中“猴疳化毒丹”用於治療幼兒遍體胎火胎毒、臀赤無皮等,方中用到金銀花露;《竹亭醫案》中一則醫案也用金銀花露治療瘡瘍。

  3. 津傷液耗: 《兒科萃精》中一則醫案提到小兒恣食肥甘,傷津耗液,治以生津為主,方中用到金銀花露;《王旭高臨證醫案》和《環溪草堂醫案》中均提到溫邪燔亢之餘,陰津必受其戕,用到金銀花露養陰生津。

  4. 心經有火,腸胃有實熱: 《醫驗隨筆》中一則醫案提到“心經有火,腸胃有實熱”,用到金銀花露。

  5. 痢疾: 《醫學課兒策》中提到孕婦痢疾裡急後重,金銀花露宜多服;《醫驗隨筆》中一則醫案提到暑熱內蘊變為紅痢,用到銀花炭。

  6. 白喉: 《白喉條辨》中一則醫案的藥方中,金銀花露分沖。

  7. 痘疹: 《竹亭醫案》中痘疹醫案用到金銀花露。

  8. 產後病: 《醫驗隨筆》中伍麟趾婦產後病咳嗽身軟無力醫案有間接提到銀花。

  9. 臌脹: 《醫驗隨筆》中伍麟趾婦產後病咳嗽身軟無力醫案有間接提到銀花。

治療原理分析:

從上述古文內容可以看出,金銀花露的應用廣泛,其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點:

  1. 清熱解毒: 金銀花性寒味甘,具有清熱解毒、疏散風熱的功效。在多個醫案中,金銀花露與清熱解毒藥物如連翹、黃芩、石膏、犀角等配伍,用於治療溫病、熱毒等症狀,體現了其清熱解毒的作用。

  2. 芳香宣竅: 金銀花露作為一種芳香水劑,具有芳香宣竅的作用。在治療溫病、暑濕等症時,金銀花露常與石菖蒲、鬱金等芳香開竅藥同用,以助於開閉、醒神。

  3. 滋陰生津: 金銀花露本身具有一定的滋潤作用,且常與滋陰生津藥物如麥冬、生地、石斛等同用,可以起到滋陰生津、緩解口渴、咽乾等症狀的作用。

  4. 輕揚宣透: 在《臨證指南醫案》等多篇醫案中,提到金銀花露與其它藥物配伍,“輕揚理上”,體現金銀花露具有一定的輕揚宣透作用,有助於將病邪從上焦透出。

  5. 引藥上行: 金銀花露作為一種藥引,可以引導其它藥物上行至頭面、咽喉等部位,增強治療效果。

總結:

金銀花露作為一種傳統中藥製劑,具有清熱解毒、芳香宣竅、滋陰生津、輕揚宣透等功效,在古代臨床上廣泛應用於治療溫邪、暑邪、熱毒、瘡瘍腫毒、津傷液耗等病症,並常與其它藥物配伍使用,以增強治療效果。其具體的治療原理與金銀花的藥性、炮製方法以及配伍用藥密切相關。

傳統服藥法


山銀花1斤。清熱解毒。
用蒸氣蒸餾法,每斤乾銀花吊成露4斤。
每服2兩,隔水燉溫服,日3次。
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

...

相同名稱方劑


金銀花露, 出處:《中藥成方配本》。 組成:山銀花1斤。 主治:清熱解毒。主治:暑溫,瘡癤,熱毒。

相似配方組成方劑


相關典籍


討論留言


載入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