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劑組成解釋
槲葉散中加入地榆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收斂止血: 地榆性寒,味苦澀,具有涼血止血、收斂止痛之效。與槲葉同用,可加強止血效果,適用於因熱毒或外傷導致的出血。
- 清熱解毒: 地榆亦能清熱解毒,可有效抑制細菌感染,促進傷口癒合。與槲葉的清熱解毒功效相輔相成,有助於治療熱毒瘡瘍、口舌生瘡等症。
槲葉散中加入木賊,主要是因為其具有清熱解毒、止血生肌的功效,與方劑主治的濕熱瘡瘍、腫毒、外傷出血等症狀相契合。
木賊性寒,味苦,入肺、肝經,具有清熱解毒、止血生肌的功效。其清熱解毒之力,可有效控制濕熱瘡瘍的發展;其止血生肌之力,可促進傷口癒合,減少出血。因此,木賊的加入,可增強槲葉散的清熱解毒、止血生肌功效,使之更有效地治療濕熱瘡瘍、腫毒、外傷出血等病症。
槲葉散中加入赤芍,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:
- 清熱涼血,活血化瘀: 赤芍性寒,味苦酸,入肝經,具有清熱涼血、活血化瘀的功效。槲葉散主治熱毒壅盛,肺氣不利所致的咳嗽、喘息、咯痰等症,赤芍可清熱解毒,涼血止血,同時也能活血化瘀,緩解肺氣鬱滯,輔助治療咳嗽、喘息等症狀。
- 調和藥性: 槲葉散中含有辛溫之品,如紫菀、款冬花等,赤芍的寒涼之性可以起到調和藥性的作用,避免藥性過於偏燥,防止損傷脾胃。
槲葉散中包含伏龍肝,主要是因為伏龍肝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的功效。
槲葉散主要用於治療外感風熱,症狀如發熱、頭痛、咳嗽、咽喉腫痛等。而伏龍肝,又稱「龍肝」,性寒,味甘,具有清熱解毒、涼血止血的功效。它能有效地清除體內熱毒,同時止血止痛,減輕發熱、頭痛、咽喉腫痛等症狀,與槲葉散中其他藥材協同作用,達到治療效果。因此,伏龍肝成為槲葉散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。
主治功效
中藥方劑「槲葉散」,主要成分為地榆、木賊、赤芍、伏龍肝,主治功效為時氣,是指流行性感冒或其他傳染病,大腸實熱,是指大腸積累過多熱量,通常是由飲食不當或感染引起的,下血不止,是指排便時出血,且無法自行停止,臍下(疒丂)痛,是指肚臍下方疼痛,通常是由腸道問題引起的。
赤芍具有清熱涼血、活血化瘀、利水消腫、補腎、清熱利尿、止血、活絡止痛、補血養肝等功效。它可用於治療各種疾病,包括溫毒發斑、吐血衄血、目赤腫痛、肝鬱脅痛、經閉痛經、癥瘕腹痛、跌撲損傷、癰腫瘡瘍、水腫、淋巴水腫、膀胱炎、尿路感染、血熱瘀滯、月經不調、貧血、肝炎等。
中藥地榆具有止血、清熱解毒、清熱涼血、斂瘡、排膿等功效。地榆涼血止血之效顯著,尤宜於下焦血熱所致的便血、痔血、血痢、崩漏等症;能清熱解毒,治療燙傷、濕疹、瘡瘍腫毒等熱毒壅滯之疾;能清熱涼血,可用於治療熱毒性疾病、出血等症狀;斂瘡之效顯著,可治療外傷出血、瘡瘍腫痛、痤瘡等症;能排膿止痛,促進瘡口癒合,消腫止痛,是治療瘡痍、癰腫、疔瘡、膿瘍等膿血疾病的良藥。
木賊具有散風熱、發汗解表、退翳、止血、透疹等功效。它可以治療目生雲翳、迎風流淚、腸風下血、血痢、脫肝、瘧疾、喉痛、癰腫等症狀。木賊中的有效成分具有促進血液循環,活化細胞,消除眼部浮腫等作用,可舒緩眼部疼痛和炎症,進而改善視力。此外,木賊還可以收斂止血,促進血液凝固,並幫助將體內積聚的毒素排出,從而緩解牛皮癬的症狀。
中藥方劑「槲葉散」具有清熱解毒、活血化瘀、止血、消腫的功效,可以治療時氣、大腸實熱、下血不止、臍下(疒丂)痛等疾病。
綜上所述,中藥方劑「槲葉散」具有清熱解毒、活血化瘀、止血、消腫的功效,可以治療時氣、大腸實熱、下血不止、臍下痛等疾病。
傳統服藥法
壺葉1兩,地榆3分(銼),木賊3分(銼),赤芍藥3分,伏龍肝3分。
上為細散。
每服2錢,以粥飲調下,不拘時候。
注意事項及副作用
本方具有涼血止血的功效,因此孕婦、哺乳期婦女、月經期間及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。
相關疾病
相同名稱方劑
槲葉散, 出處:《聖濟總錄》卷六十八。 組成:槲葉不拘多少。 主治:吐血。
槲葉散, 出處:《聖惠》卷十六。 組成:壺葉1兩,地榆3分(銼),木賊3分(銼),赤芍藥3分,伏龍肝3分。 主治:時氣,大腸實熱,下血不止,臍下(疒丂)痛。
相關典籍
討論留言
載入中...